化工矿业绘就“十一五” 发展蓝图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
目前我国化工矿山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磷、硫、钾盐、硼、砷、芒硝、重晶石、制碱灰石和电石灰石、天然碱等
20多种,产品除各种原矿石、精矿外,还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品9大类140多种。全国现有化工矿山开采企业2600
多家,年产化工矿石量9800多万t,其中重晶石、芒硝矿、硫铁矿产量居世界首位,磷矿产量居世界第2位,仅
次于美国,化工矿产年创汇6.8亿美元。
截至2004年底,国家已累计向化工矿山投资160多亿元,形成磷矿生产能力2236万t/a(标矿,下同),硫
铁矿生产能力1249万t/a,钾肥生产能力150万t/a,硼矿生产能力102万t/a。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化工矿
物原料生产基地,基本上满足了化肥、化工及相关工业对化工矿物原料的需求。
一、现存六大问题
1. 化工矿业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化肥生产的需要,应当超前发展的基础产业没有超前发展。
2. 矿山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进步缓慢,生产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除大型矿山主要设备能达到国外20
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外,多数矿山装备停留在70年代水平。在中低品位磷资源的利用及硫铁矿、钾盐等开采过程
中的伴生资源综合回收等方面科研手段落后。
3. 乱采滥挖,无序开采,造成了对国有资源的极大破坏。重晶石、萤石等矿产乡镇矿山的产量达90%以上,
乡镇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安全及工业卫生得不到保障;造成化工矿
产品市场混乱,竞相压价,恶性竞争。
另外,由于近几年的“国退民进”改革,大部分地方中小国有矿山已进行了改革,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开采的宏
观调控力度在削弱,市场恶性竞争将加剧。
4. 企业负担沉重,行业经济效益差,化工矿业发展步履艰难。
5. 化工矿产品出口大多是初级产品,造成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利润大量外流。
6. 探明资源开采难度加大,部分矿种资源严重不足。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步伐缓慢
二、现有储量保障不足20年
1. 需求及预测
目前磷矿生产基本上可满足化肥工业及其他工业的需求,但适合制取高浓度磷肥的优质磷矿不足。钾肥受资源
条件的限制,尽管伴随青海盐湖和新疆罗布泊钾盐资源的开发,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但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
要,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钾肥第一进口国。我国萤石年消费量在80万~120万t,萤石是我国
的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上占40%~50%的份额。世界上大约有90%的重晶石产品用于油气勘探,我国重晶石主要用
于油气钻井的泥浆加重剂和钡化工产品生产,每年产量在320万t左右,年消费量120万~130万t,其余可供出
口,我国重晶石出口占世界市场60%以上的份额。
预计2010年我国需磷标矿(P2O5 30%)5237万t,需硫1720万t(硫酸消耗硫1600万t,非酸120万t),
钾盐(K2O,下同)910万t;2020年需磷标矿6000万t,需硫2100万t(硫酸消耗硫1950万t,非酸耗硫150万
t),钾盐1158万t。
预测2010年需硼标矿(B2O3 12%,下同)178万t,重晶石285万t,萤石225万t;2020年需硼标矿250万
t,重晶石345万t,萤石263万t。
2. 资源保障程度
磷矿 根据需求预测并考虑选矿损失,现保有储量只能保证18年,而且适合制取高浓度磷复肥的富矿资源不
足。
硫矿 根据需求预测并考虑选矿损失,硫铁矿和伴生硫保有储量能保证16年,届时需从中东、中亚、加拿大
等国家进口硫磺解决。
钾盐 根据钾盐需求预测,现有储量只能保证12.5年。2010年和2020年分别缺口676万t和810万t。
硼矿 现有储量只能保证13年。由于硼镁石资源不足,预测2010年和2020年分别缺口28万t和50万t。
萤石 根据国内需求预测,考虑选矿回收率,目前储量可保证10年。我国萤石资源潜力大,只要加强地质工
作,是可以保证未来需要的。
重晶石 现有储量可保证18年,我国重晶石资源找矿潜力较大,只要加强地质工作,重晶石资源是可以保证
的。
三、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步伐缓慢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2年的统计,世界化工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磷酸盐岩储量170亿t,储量基础500
亿t,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
南非、约旦和我国,按目前产量,探明储量静态可保证128年。世界硫储量13亿t,储量基础35亿t,主要分布
在北美、中东、前苏联、欧洲和我国等国家,按目前产量,探明储量静态可保证23年。世界硼矿储量约1.7亿t,
储量基础约4.7亿t,主要分布在除非洲以外的各大洲,土耳其、美国、俄罗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五国储量约
占世界总量的90%。世界钾盐资源极为丰富,2002年世界钾盐储量(氧化钾)83亿t,储量基础170亿t,绝大部
分为地下固体钾盐,少部分为含钾卤水,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南美、中东和亚洲泰国等国家,按目前产量探明
储量静态可保证307年。国际市场化工矿产资源的充足,为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
我国化工矿种利用国外资金、资源的步伐比较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加开始合作开发湖北宜昌磷资源,建
立磷复肥基地,由于资金不落实,直到2005年初才小规模起步。老挝钾资源的风险勘探虽已完成,但资源状况和
建矿条件不理想,给开发国外钾资源带来了难度。到泰国风险勘探钾资源虽进行了多次考察,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也
仅在2004年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矿产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对我国化工矿产资源开发来说,应考虑国家长远利益,参与国际竞
争与合作,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于国内相对短缺的钾盐要考虑“走出去”,
对于磷矿、重晶石、萤石等优势矿产,要采取市场控制战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限制原矿及初级产品的出口,发
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四、“十一五”发展目标
磷资源 根据磷矿成矿分布规律,开展扬子准地台磷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资源潜力,扩大已知成矿区,
寻找新的成矿区;根据磷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大型矿肥基地建设,实现资
源优化配置,努力增加高浓度磷复肥的产量,逐步减少磷复肥进口;对磷矿开采实行严格管理,制止乱采滥挖行为,
逐步引导乡镇矿山实现规模经营,对资源浪费较大和损失率超过设计要求及有安全隐患的矿山要限期改正,不断提
高资源利用率;研究并采用适合磷矿赋存特点的先进采矿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加强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加工试
验研究,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加大磷矿石出口的宏观调控力度,逐步减少优质磷矿石出口。
硫资源 加强硫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寻找和勘查多金属硫铁矿和富硫铁矿;充分利用国内的硫资源,包括冶
炼回收、石油精炼、天然气回收、煤化工、磷石膏和伴生硫等,使国内硫自给率不低于65%,进口硫总量控制在35%
左右(我国硫磺进口总量不宜超过国际总贸易量的25%);硫铁矿既是硫资源又是铁资源,要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地
综合利用,提高硫铁矿资源的利用水平。
钾资源 以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国内资源开发为辅,争取在今后10~15年内,我国钾盐供应形成国内
开发、国外开发、国外进口1:1:1的格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逐步建立钾肥储备制度。
硼资源 加强硼矿资源找矿和勘查工作,增加后备资源;加大对西藏、青海盐湖硼矿的开发研究工作,加强地
质勘探,以保持硼矿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萤石资源 加强萤石资源的找矿和勘查工作,增加后备资源基地;对我国萤石生产实行总量控制,逐步建立国
家级萤石保护区和限采区;稳定萤石出口政策,调整出口结构,严格控制出口总量,增加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出口。
重晶石资源 加强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陕西、四川等地的重晶石资源调查评价和找矿勘查工作;根据国内外
需求,合理控制开采总量,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加强矿山开采监督管理,科学办矿,提高采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采选回收率;控制出口总量,调整出口结构,增加钡盐产品出口,逐步减少原矿出口。
五、开发利用总体思路和重点区域
1. 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化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磷、硫、钾为重点,兼顾硼矿、萤石和重晶石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于磷、硫两矿,严格按照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低开采规模(磷矿10万t/a、硫铁矿5万t/a)进行开采;对
于钾、硼、萤石和重晶石资源,通过调研,制定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最低开采规模。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是:
① 依托现有大型磷、硫、钾矿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
量,提高产品质量,并配套建设高浓度磷肥、复合肥及其他相关的化工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大型矿肥
和矿化基地,使其向跨地区、跨行业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特大型联合加工企业发展。即在云南昆阳、贵州开阳、
瓮福、四川德阳、湖北宜昌建立磷矿生产基地;在广东云浮、安徽铜陵、江西永平等建立硫铁矿基地;在青海格尔
木和新疆罗布泊建设钾肥基地。
② 大力加强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为化肥工业和相关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程度较高
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应放在化工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丰富和已开发利用的地区,以及资源枯竭的危机矿山的深部和外
围,为危机矿山勘查接替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国外钾盐的前期风险勘探工作。
③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化工矿山行业的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实行矿肥结合、矿化结合,使化学
矿山企业由单一原料生产型向与深加工并重的方向转移;减少萤石、重晶石等原矿出口的份额,增加高附加值产品
出口,规范出口经营秩序,提高化学矿山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④ 坚持走科技兴矿的道路,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提
高化工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⑤ 继续高度重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发展化工矿产资源的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2. 重点区域
我国优势化工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地区。优质磷矿100%在中西部,钾盐100%
在西部,重晶石90%以上在中西部,硼矿90%以上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
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将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因此,“十一五”期间,
化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区域应放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磷矿 在“十一五”期间,以云南晋宁矿区、贵州开阳极乐矿段、贵州织金矿区、湖北宜昌矿区为重点,建立
大型矿肥结合基地。计划新增磷矿生产能力1400万t/a。其中,云南环滇池聚磷区700万t/a,贵州开阳、瓮福等
聚磷区400万t/a,湖北宜昌、保康和四川马边三聚磷区300万t/a。
钾盐 “十一五”期间,钾盐开发以新疆罗布泊的资源为主。
另外,云南已完成对老挝钾资源的风险勘探,先期拟合作开发建设20万t/a氯化钾。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目前
正在进行泰国钾资源的风险勘探。
在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的区域,应鼓励大强度开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矿山的劳动生产率,限制、规范小型
矿山或乡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禁止乡镇企业及个体矿点在国家规划矿区内开采。
硫铁矿 硫酸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硫资源的需求。目前,国际市场硫磺价格比较坚挺,为硫铁矿的发展提
供了空间。按照国内硫资源自给率65%左右的定位, “十一五” 期间的发展将主要是大中小硫铁矿企业产能的恢
复以及有色工业发展副产硫的利用。重点支持广东云浮100万t/a改扩建项目。
硼矿 重点开发区域为辽宁省,辽宁硼矿的保有储量大,具备建设大型硼矿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十一五”
开始,应加大对西藏、青海盐湖硼矿的开发研究工作,加强地质勘探,以保持硼矿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萤石 随着我国氟化工的快速发展,萤石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萤石资源的开采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浪费,出
口的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因此,“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是在浙江建立我国氟化工加工基地,改善出口结构,减
少萤石出口。
重晶石 以贵州乐纪矿区为重点,该矿体储量大、品位高、交通相对便利,急需国家建设一个集采矿与深加工
为一体的大型生产基地,供出口创汇。
六、技术进步和创新重点
产业化重点是:缓倾斜中厚磷矿体的露天和地下开采技术;露天矿的陡帮开采技术;先进的采掘穿爆设备;磷
矿浮选、重介质技术;硫铁矿烧渣综合选铁技术;地下光卤石的水采技术,光卤石选择性溶解选矿技术。
引进和开发的重点是:中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技术和悬浮药剂;风化矿的圈定方法和擦洗技术设备;共、伴生
多金属硫铁矿和煤系硫铁矿的综合利用技术;难溶钾矿处理技术。
七、重大工程研究
1. 重要化工矿产调查评价工程
磷矿 全面开展我国磷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我国磷矿资源潜力。
硫资源 加强对硫资源成矿远景较好的华北地台北缘、长江中下流和粤桂湘赣成矿带的地质研究和资源潜力评
价工作,寻找和勘查可供工业利用的多金属硫铁矿和富硫铁矿资源。
国内钾资源 国内找钾重点放在晚震旦—寒武系和石炭系,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和石炭系,以及西部新
生代,特别是罗北凹地外围晚第四系、塔里木西部晚白垩和莎车古近系海相盐盆地以及柴达木新近系含钾石油卤水。
此外,还需注意其他有利成钾区地质工作,如四川三叠系富钾卤水和风火山古近系盐丘带。
硼矿资源 继续加强在辽东—吉南地区寻找和勘查易加工利用的硼镁石资源,随着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
要重视和加强西藏盐湖固体富硼矿的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并在东南沿海地区适当加强火山沉积硼矿的地质研究和
找矿工作。
重晶石、萤石资源 加强我国重晶石、萤石资源的地质工作,以保持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萤石资源要重点加
强浙江西部地区的找矿工作,寻找新的矿床类型。重晶石要在成矿条件较好的贵州、湖南、陕西等地开展找矿工作,
重视和加强西部地区重晶石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
2. 化工矿山建设工程
依托现有大型化工矿山企业,建设大型磷、硫矿生产基地和磷化工加工基地,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大中型
矿山的产能达到全国磷矿产量的60%以上。
3. 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工程
加快云南等地中低品位矿石的选矿研究,提高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研究适合矿石加工的生产工艺,
如窑法磷酸工艺;硫铁矿既是硫资源,又是铁资源,要合理综合利用;盐湖钾资源共伴生Mg、Li等多种组分,要
加强研究,综合利用,要积极推广我国已研制成功的冷结晶选矿工艺生产氯化钾,提高钾盐选矿的回收率;开展辽
宁翁泉沟硼镁铁矿的加工利用研究工作,同时应加强盐湖型液体硼矿综合利用研究。
4. 境外风险勘探开发工程
我国钾盐资源短缺,必须确立以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的战略,加快在境外进行钾资源风险勘查和开发步伐,
建立比较稳定的钾盐供应基地。目前,国际上钾盐能力过剩,这为我国在境外开发钾资源提供了机遇。除充分开发
国内外两种资源外,在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合理的情况下,还需适当进口钾肥,实行总量控制,并建立钾肥储
备。
5. 战略储备开发利用工程
国内化工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不断下降,部分矿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对某些
战略性化工矿产品进口的依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实施重要化工矿产储备工程显得十分必
要。重晶石、萤石等矿产资源,要实施矿产品储备。对于钾肥的储备主要是防止突发事件引起供应中断。国家应建
立重要矿产品储备制度。
6. 循环经济工程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应针对化工矿产资源的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为:一是硫铁矿制酸烧渣铁资源的回
收利用及硫铁矿制酸过程中的余热利用,以提高硫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中低品位磷资源的利用和其伴生
资源的回收,如铁、硫、碘等资源;三是磷矿石制磷铵产生的磷石膏的利用,如联产制硫酸、水泥以及制造建材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