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轰轰烈烈发展下的“冷思考”
□本刊编辑部
【煤变油顶风而上调控政策难抑投资冲动】
7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一纸“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将近两年跃跃欲试、
热情高涨的煤化工项目紧急叫停,并提出了初步规划:国家将制定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并得
到国家发展改革部门确认之前,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并要求各地“不批准规模在300万t/a以下的煤制油
项目、100万t/a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t/a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然而,“通知”并没有有效抑制当前
普遍开花、急于追赶“煤化工”这趟“豪车”的投资、引资冲动,随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煤化工尤其煤制油的政
策底线屡屡被破,众多项目仍然在蠢蠢欲动,唯恐落于人后。
7月26日,广东侨兴集团考察在鄂尔多斯或呼伦贝尔建设煤变油项目一事,该项目设计规模是200万t/a,而
国家发改委设定的门槛是300万t/a。目前,内蒙古已经吸引了大唐集团、鲁能集团等国内外的投资者前来考察洽
谈;另一个煤炭富集区山西吸引的项目更多,在近期召开的2006年山西投资洽谈会期间,共引资257亿美元,其
中煤变油项目就占135亿美元,占总引资额的54.4%。外资也大举涌入我国煤制油领域:荷兰壳牌于7月11日与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合资开发宁东煤炭液化项目;而美国博地能源、陶氏化学等企业正在广泛活动;新奥燃气拟在内
蒙古鄂尔多斯市建设1座约40万t/a的二甲醚生产工厂,耗资3.05亿美元。然而,目前众多煤转油项目除神华、
兖矿、潞安3家得到发改委的批准外,其余还都属于自行其是。
由此看来,在煤化工产业政策出台之前,地方政府以及怀揣巨资的各方企业仍然不会放弃对煤化工项目的热情。
鉴于此,我国的煤化工产业政策的尽快出台,对热潮涌动下行业发展的大力规划成为当务之急。
【冷眼审视煤化工的高风险】
目前世界石油价格接近80美元/桶,煤化工的经济优势开始凸显,经济效益的可观,再加上能源多元化战略的
推动,国内外“煤化工热” 骤然升温。目前我国具有煤炭资源的省份和地区纷纷集资、引资或合资建设和开展大
型煤化工、煤变油、煤基甲醇制烯烃、甲醇、二甲醚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
已有30多个煤化工项目规划建设(详见表1),这些项目若能全部建成投产,油品生产规模将达到3529万t/a,烯
烃756万t/a,甲醇4288万t/a,二甲醚663万t/a,其中仅生产油品年耗煤量就超过1.4亿t。
煤化工、煤制油等发展已显示出一种无序状态,且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
条件要求较高。面对“煤化工热”,行业及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煤制油从根本上说是将一种资源转化成另一种资源,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产生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投入
巨大、转换过程中产生巨大环境污染的风险。从根本上说,煤制油不能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发展新能源才是最好
的出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认为:“在目前,将煤制油大批量用作石油替代品还不
现实”。
2.煤制油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需增加很大的外部成本。煤炭碳含量高、氢含量只有5%,将煤炭转
化成运输燃料时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原油精炼工艺的7~10倍,势必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
3.煤制油项目从立项到生产大约需5年时间。虽然现在国际油价还在上涨,但其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
较大,5年后的油价走势无法准确预测,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而且煤制油还面临国内煤炭价格波动的风
险,近年来国内煤炭的井口价格从20~30元/t上涨到240元/t,今后一段时间煤价还将持续上涨,这将给煤制油
的成本增大不确定性。
4.水资源是建设新型煤化工工程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型煤化工项目
用水量巨大,如150万t/a油品的间接液化工厂原水供应量为5.5万m3/d。此外,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必然要
配套生活区的建设,数十万人口的生活用水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且煤制油项目多数地处北方缺水地区,将加剧这些
地区水资源的缺乏,且与农业争水,对生态环境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大。建设100万t/a油品的液化工厂投资约80亿~100 亿元。煤化工联产系统有
利于减少建设资金投入,应加强项目融资筹划研究,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需实行投资主
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6.新型煤化工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是应用多领域高新技术和实施大规模工程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重
视组织管理和培育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实行先进、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7.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还处于发展初期,要实现快速发展还有赖于大量核心技术的突破。煤制油品和煤基甲
醇制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还存在技术和工程放大风险。国内神华集团正在引进国外核心技术建设示
范工厂,国内有关研发机构正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以及专用高效催化剂等关键技术。国
内对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已有20年的历史,目前正在开发浆态床低温合成工艺及专用催化剂,另外进行了引进国
外技术建设工业示范厂的前期研究。
8.我国未来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石油的可靠供应问题。如果大量上马煤制油项目,我国本来就稀少的
“高品质煤”将很快消耗殆尽。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资源将是未来几十年战略机遇期的能源支柱,大量的煤
制油项目上马将长期影响我国石油、煤炭供应的双份安全压力。
9.我国应对能源压力,应把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目前能源消费还有巨大的节能空间,如果采取强
化节能、提高能效的政策,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可减少15%~27%。如果实施燃油税政策以及旨在提高汽车燃
油经济性的燃油效率标准,并逐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到2020年,我国汽车可节约原油8700万t。此外,在建筑
部门也存在着很大的节能潜力,与同纬度、气候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和空调能耗约高出2倍。
我国的能源战略应该依托国情,以全民节能为制定重点,而不应简单依靠煤制油。
表1 我国各地拟上煤化工项目统计 万t/a
项 目 油品 烯烃 甲醇 二甲醚 总投资/亿元
神华集团内蒙鄂尔多斯煤制油 500 — — — 245
神华煤制烯烃 — 60 180 — 124
兖矿集团鲁南煤化工基地 — 50 125 — 120
兖矿集团榆林能源重化工 520 50 230 — 624
兖矿集团内蒙伊泰煤制油 500 — — — 600
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 22 52 183 — 150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壳牌煤化工 320 — — — 400
神华集团在新疆黑山煤制油 320 — — — 375
新疆新汶矿业集团 — 180 540 — 300
新疆克拉玛依煤化工 — 26 80 — 70
河南永城煤电龙宇煤化工 — 50 100 — 113
内蒙古庆华集团煤化工 45 — 130 — 110
内蒙古特大煤化工 — — 420 300 210
鄂尔多斯市荣程能源煤化工 — — 100 — 50
中美整体煤气化 100 — 160 — 300
广东香江华研公司煤化工 — — 100 — 45
廊坊新奥集团鄂尔多斯煤化工 — 48 240 40 200
晋煤集团煤制油 10 — — — 13
山西天成大洋能源化工公司 — — 40 20 23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 — 20 100 46
山西益兴焦化公司煤化工 — — 60 — 54
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规划 — — 200 20 100
宝泰隆焦化有限公司 — — 20 — 10
亿达信煤焦化能源公司 — — 20 — 10
贵州六盘水市煤化工发展规划 200 — 170 80 150
甘肃省白银市煤化工 — — 60 3 27
山西大同煤化工 80 — 70 — 70
鲁能集团内蒙伊泽矿业煤化工 — 140 360 100 780
云南先锋煤矿煤直接液化 102 — — — 55
内蒙锡林郭勒多伦一期煤制油 500 — — — 250
辽宁阜新煤化工 — — 400 — 120
安徽煤基合成油工业 10 — — — 13
安徽阜阳凯迪煤化工公司 — 100 — — 300
上海金山山阳镇煤制油 200 — 180 — 400
新疆伊犁煤电、煤液化 100 — 100 — 200
合计 3529 756 4288 663 6657
(注:不含合成氨、尿素、电石、乙炔、聚氯乙烯、1,4-丁二醇等煤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