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
我国农药企业面临 的挑战及应对方略
□江苏农药信息中心 张为农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灾害常年发生面积为60亿亩左右,损失粮食1600万t,全国每年需要80多万t化学农药
防治农业病虫草害。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大国,有20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约250种农药原药,800余种农
药制剂,2005年我国农药总产量达103.9万t,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所占比例较低,杀虫剂在各类
农药中所占比重较高,且50%以上是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对食品源头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003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关于削减生产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请示后,削
减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工作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为期3年的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
推广项目已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全线展开,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禁用,
替代产品的开发及低毒高效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我国高毒有机磷农药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面临转产和产品结
构调整以及如何在适应绿色环保时代新要求中准确定位的重要时期。
一、高毒农药禁用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环保政策的相继出台,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农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
要引起重视的重要课题,环境评估是生产企业必须接受的重要关卡。随着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甲
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禁用也在情理之中。
1. 入世后“绿色壁垒”已取代“关税壁垒”
中国入世后,关税壁垒已经被绿色壁垒取代。国际公约、技术标准化等方式已经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
碍,如《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及农药在国际贸易中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和《限制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具有
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等,对我国农药出口影响很大。列入欧盟高毒、高残留禁用名单的农药达450多种,其
中涉及我国正在生产、使用及出口的氧乐果、稻瘟灵、丁草胺、莠去津等60多个品种,涵盖杀虫剂、杀菌剂和
除草剂。
2. 跨国公司在中国推行EHS责任关怀体系
责任关怀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在全球石化化工企业推行的一种企业理念,其宗旨是实现自愿改善健康、
安全和环境质量,目前已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责任关怀”理念的推行,对促进全球石化、化工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跨国公司着力在我国推行EHS(环境、健康、安全)为核心的责任关怀体系,
并将EHS体系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如拜耳作物科学在采购农药前对生产企业实施EHS体系认证,在农药使
用环节推行的“关爱农业”,利用安全用药培训等提高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
3.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
据统计,世界范围已经商品注册的农药化合物有2800多个,商业应用之中的约有1300余个,常用化学品有
650种。其中,常用品种中部分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每年有75万人农药中毒。人类已经意
识到高毒农药的使用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药是农业生态系统的
外来物质,有潜在的干扰生态系统的危险,包括土壤、微生物以及高等动物。②农药残留在食物链积累,是引起
人类过敏症、致癌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③农药生产过程中由于常规的泄漏和农药生产事故可能导致对环境的
严重污染。
二、企业要有危机意识,适应绿色环保时代的新要求
低毒高效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药生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不容回避的挑战。对适应快、药剂换代
符合要求的企业,意味着无限商机;对反应慢、工艺落后、研发品种不对路的企业,无疑将会被淘汰,这是因为:
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进口农药的使用量逐步上升
业内人士分析了农药进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世界各国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日渐关注,发
达国家把药残、疫病等检测标准和环保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日趋加剧,而食品
中的农药残留则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个主要障碍,为使出口产品的“药残指标”达到进口国的要求,我
国农民在农业种植中将国产农药和进口农药进行比较后,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农药,如锐劲特、安打、除尽、米
螨、菜喜、莫比朗、尼索朗等。另外近年来中央不断出台措施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收入,促使农民有信心提
高生产投入,加之进口农药以环保和低毒为主,在乳化、雾化效果和使用剂量上优于国产农药,对农民的劳动保
护效果更好。国外农药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使国内企业面临较大挑战。
2. 在农药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中优胜劣汰
我国有2000多家农药企业,大部分为小企业,且老产品所占比例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生产过程中
环保措施严重不足。随着外资和中外合资农药企业的增多以及我国政府“高毒农药削减计划”的实施,我国农药
行业的竞争明显加剧,一些国内有实力和有远见的企业势必要努力拓宽产业领域,进行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和
抗风险能力。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将减少到300家左右,国家将重点培育50个大型生
产企业,使这50家大型企业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50%以上,并大幅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
3.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药生产将逐步丧失生存空间
我国农药企业多年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以杀虫剂为主,除草剂和杀菌剂的产量较小。目前,我国杀虫剂
产品中有机磷的主导地位在削弱,高效、低毒产品投产速度很高,但部分高毒有机磷品种在植保领域还是担当了
重要角色。除了2007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禁止的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5种高毒农药
外,大吨位高毒农药品种还有氧乐果、水胺硫磷、甲拌磷、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甲基硫环磷、乙基硫环磷、
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溴甲烷、磷化铝等,对这些高毒农药国家将逐步采取禁限用措施,生产企业应提前作
好转产的准备。
三、高毒农药禁用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契机
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即将被全面禁用,那么,过去拥有高毒有机磷产品并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将如何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出路在何方?笔者认为:
1. 农业部推荐的替代产品应成为企业的首选
企业淘汰有机磷高毒农药后,首先可以从农业部推荐的第一批替代高毒农药品种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生产的品
种上马,但是新上马的项目需特别注意专利保护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工艺问题。推荐的17个品种都是进行
了室内生物测定筛选、田间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大田药效示范、天敌风险评估、水生生物风险评估和抗药性风险
评估后筛选出的精品。此外,专家们还看好乙酰甲胺磷、杀虫单、丙溴磷、氯胺磷等低毒高效品种,企业也可选
择生产。
由于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杀虫谱广的优势,加上传统用药观念影
响,对高毒农药替代造成一定的阻力,但从今年情况来看,几个替代产品毒死蜱、吡虫啉、三唑磷、阿维菌素等
品种通过推广后,全国使用量和出口量均呈上升趋势。
2. 进行高毒品种低毒化改造
农药生产企业应该在加快新品种研发的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加快改造传统生产工
艺及检测设备,将高毒品种进行低毒化改造,以适应新型农药的大批量生产。如,山东华阳农药将原来的涕灭威
改造为氧化涕灭威,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毒性;克百威改造成丁硫克百威后毒性减小药效增加;对灭多威进行改造
后生产的硫双威,产品毒性也大大降低。
另外,可以改进剂型,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淘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剂型,发展一批对环境友好的悬浮
剂、水乳剂、可溶性颗粒剂等农药新剂型,如锐劲特5%悬浮剂等。
3. 推荐品种外的低毒高效农药受企业青睐
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及制剂的使用量占农药总使用量的25%左右,此类品种的退出将为新型低毒、
高效、低残留、环保型农药留下很大的替代空间,在短期内为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提供了
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除替代品种外,被企业广泛看好的产品有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生物杀虫杀螨剂。此外,
国外涌现出的几个有机磷新品种也值得企业关注,如甲基毒虫畏,可防治二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小菜蛾、
菜青虫等;甲基噁唑磷,一种二化螟特效药;甘氨硫磷,主要防治各类螨虫;吡唑硫磷,可防治鳞翅目、鞘翅目、
蚜虫、螨、线虫等。
为适应开发高效、低毒农药的要求,农药企业应根据相互协作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自身具有核心竞争能力
的产品,同时通过与具有互补性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而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
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农药企业由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向专业化、高起点、
大批量的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药行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
四、总结
面对低毒绿色农药时代的到来,农药生产企业要有危机意识,要能适应时代要求。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了
新的产业政策,明确表示,按照国家“能进能出”产业发展的趋势,不仅将陆续要求原有的农药企业提高注册资
本,强化安全及环保处理能力,而且还将逐步淘汰现有乳油单一的生产企业和品种。除了部分不能或不宜做成水
基化剂型的品种,现有乳油制剂相关生产企业应未雨缪绸,及早开发替代品种和新型剂型。同时,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农药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对农药企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系
列新的要求,必将导致农药品种、剂型、药械新的变化,也给农药研究、植保技术研究带来许多新课题,农药研
发在新形势下必将大有可为。这是我国农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农药工作者面向市场需求,应对国际竞
争自强自立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