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项目——在双赢机制中获利
□本刊记者 吴军
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缔约国代表经历了两个星期的艰难谈判,
就在谈判几乎破裂的最后时刻,一直执意拒绝“巴厘岛路线图”的美国最终同意加入,才使得此次会议有了一
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巴厘岛路线图”的绘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首次将美国纳入到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未来新协议的谈判进
程之中,要求所有发达国家都必须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4以上的美国如果不被纳入未来的谈判,控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
果。
除此以外,巴厘岛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3个在以前国
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表示,“巴厘岛路线图”这次
把减缓气候变化问题与另外3个问题一并提出来,就像给落实《公约》的事业“装上了四个轮子”,让它可以奔
向远方。
巴厘岛线路图的通过无疑给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希望和机遇。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开展
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提供了更加坚强的后盾。
我国的CDM项目已经逐渐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共有976项,在CDM执行
理事会成功注册的共有140项,已获得CERs签发的共有28项。其中,成功注册的石化类CDM项目有27项,占
总注册数的13%,获得签发的石化类CDM项目有10项,占总签发数的35.7%。这10项已签发的项目中分解温室
气体HFC-23类项目7项,甲烷回收利用类项目共3项。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CDM项目中,石化类的项目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其中包括石油
开采过程中废气的回收利用、利用垃圾填埋产生的废气发电以及大部分锅炉燃料改造或替换,如将以前使用煤
作为燃料的锅炉改换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等。另一类是石化生产中副产的高二氧化碳当量气体如N2O、HFC-23、SF6
等的分解。还有一类是生物质发电项目,如利用秸秆发电等。
据清华大学环境系王灿博士介绍,目前我国开展CDM项目具有很多优越的条件,不管是从国家政策、项目
管理还是技术的提供方面目前都已经比较成熟,国内CDM项目咨询市场也比较活跃,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专业
的CDM项目咨询公司,项目业主自身承担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
CDM发展机制为我国的石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可以获得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资
助,企业通过这些资助来调整产业结构,并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温
室气体的排放,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可以说CDM机制是一种双赢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