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时期的冷与热
——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专题报道
近五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景气上升期,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时期。
在此期间,原油价格连续暴涨,由2003年的30多美元/桶上升到2007年目前的90美元/桶左右,并一度距100
美元/桶只有一步之遥。在油价攀升的同时,石油和化工行业将如何应对,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何判断?如何
把握和如何创造繁荣,并用冷静和长远的目光审视时代发展成为新的课题。12月1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协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在北京召开,繁荣时期的冷与热成为这次会议的主
题,会上,各位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分析探讨。
2008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石化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 李勇武
2007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1.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和产品增速逐步回落。
全行业实现了利润大幅度提高,石油和化工行业、新型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工业如有机
硅、有机氟、信息化学品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轮胎子午化率已经达到74%,成为行业发展亮点和强劲的增长点。
2007年全行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0.75%,贡献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这一经济现象说明,石油和化学工
业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代价低、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而
且发展空间很大,发展后劲强劲,发展前景美好。
2.节能减排受到全行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
全行业加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淘汰力度,关停并转了一大批落后产能,通过控制总量、结构调整、技
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链延伸,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3.技术进步取得很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191项成果获得了行业年度科技奖,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一等奖。在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硕果累累,形
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对支撑和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大力倡导责任关怀,树立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良好形象。
推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健康、清洁生产为主旨的责任关怀,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大举措。
2008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
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二是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三是要优化产业和产品结
构,大力发展新型石油和化工产业;四是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五是要积极倡导责任关
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明年经济运行要密切关注六大重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 孟全生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年工业产值(现价)预计完成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1.8%;销售收入预计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利润预计5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亏损企业亏
损额预计下降60%;产品销售率预计98.6%,与上年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
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3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了全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自主创新有所突破,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08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保持两位数字增长。石油和化工总
供给与总需求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原油、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国内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仍
然要依靠进口,预计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47%,有机化工原料20%,三大合成材料约在30%以上。无
机盐、化肥、农药、烧碱、纯碱、涂料、染料、橡胶制品等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
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行业经济运行中要密切关注以下六个重点:
1.密切关注行业运行态势,引导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预计2008年主要产品产量:原油1.89亿t、天然气760亿m3、化肥6000万t、乙烯1150万t。满足国内
市场供应、保持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平稳运行,是明年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保障市场急需产品供应方面,要积极组织好合成树脂,特别是高型号的合成树脂以及专用料,合成橡胶、
合纤原料等市场缺口较大的产品生产;对化肥、农药等支农物资除保障供应外,要争创名牌,搞好农化服务;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此外,明年欧盟REACH
法规开始实施,要在商务部、质检总局领导下,帮助企业做好化学品预注册工作,以免出口欧盟产品受到影响。
2.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形势相当严峻。
国家已经明确了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在确保“十一五”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其中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要力争到2009年末提前完成上述目标。
3.关注“两高一资”产品投资增长偏快。
4.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5.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责任关怀”任重而道远。
6.继续关注安全生产。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 白颐
有机原料行业进入结构调整期
近年来,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原料行业的进步,一批采用先进
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装置陆续建成投产,使有机原料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有机原料的生产能力
已有较大提高,行业发展已从单纯满足供给转向节能、降耗、减排与环保、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提升技术水
平为主题的结构调整时期。2006年我国有机化工原料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399亿元,约占全行业15.67%;
利润总额128亿元,约占11.50%,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2006年我国33种重点有机原料总产量约为
2842万t,表观消费量为4614万t,市场规模巨大,在世界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我国有机原料行业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有机原料的市场中心。乙二醇、对苯二甲酸的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异氰酸酯、甲
醇、丙烯酸及酯、丁辛醇、丙烯腈和醋酸等有机原料的消费量也居世界前列。且上述产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
内仍将保持较高的消费增长速度,有机原料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
②行业集中度提高,规模趋于大型化。近年来建成投产的基本有机原料装置规模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
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一步到位。
③外资和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基本有机原料行业。
④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建成投产的一批有机原料项目广泛采用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一些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品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⑤原料路线多样化。多年来,有机原料生产的上游原料主要是依靠乙烯和芳烃装置提供,发展受上游原
料制约较大,原油资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对有机原料发展和竞争力都有十分敏感的影响。近几年开始采用煤基
原料路线和生物质原料路线。
⑥环境保护有很大改善。
今后我国有机原料行业的发展重点是:
①解决有机原料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重点有机原料的技术开发、示范装置建设和产业化,使中国
基本有机原料行业发展呈现特色,成为支撑行业的基础。
②扩大原料来源渠道。鼓励国内外投资商开辟海外原料供应基地,进口基础原料解决国内基本有机原料
生产对原料的需求。
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充分研究基本有机原
料产品发展方案,包括原料路线、装置规模、能耗与排放、市场需求情况和发展前景等。推行“节能、降耗、
减排”措施,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和平衡。
原油价格再创新高 推动勘探开发投资进一步增长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张卫忠
200年,世界勘探开发行业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全球上游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球油气发现仍不乐
观;原油产量增长乏力;世界上游资产及公司并购保持活跃;上游成本进一步上升;上游行业竞争格局出现新
变化。
2008年原油价格将再创新高,推动勘探开发投资进一步增长。据路透社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因预期冬季
将寒冷,美元走软,许多机构对明年美国原油均价预估上调至每桶74.43美元的纪录高点。2008年伦敦布伦特
原油均价预计为每桶72.88美元,比2007年高出2.6美元。法国巴黎银行资深分析师预计原油均价将在冬季高
峰时达到100美元。高油价推动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进一步增长。2008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增长11%,达
到332亿美元左右。
影响勘探开发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技术服务价格、勘探开发地区转移等因素。这些因素在2008年依
然不乐观。从目前趋势看,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在2008年不会得到明显缓解,虽然工程技术服务价格上升有放缓
趋势,但仍然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紧张将使人员费用进一步提高;北美和欧洲老区产
量继续下降,深海投资快速增长也会提高勘探开发成本水平。因此,2008年上游成本仍有上升空间。
此外,2008年原油产量预计有较大幅度增长。据EIA预测,2008年,世界原油产量将从2007年的8486万
桶/d增加到8739万桶/d,增长3.6%。其中,欧佩克产量从3499万桶/d增加到3657万桶/d,增长4.5%;非欧
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从4987万桶/d增加到5082万桶/d,增长了2%,增长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加拿大、俄罗
斯和阿塞拜疆。
2008年合成橡胶产能增长明显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高春雨
受世界及我国经济向好影响,乙烯需求仍快速增长。2007年1~9月我国乙烯产量为792.9万t,当量消费
为1577万t,2007年乙烯产量增加较多的企业主要为茂名石化、兰州石化和中海壳牌,这些企业均在2006年
有新装置投产。2007年1~9月国内五大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11.1%;合成纤维供需增长速度明显增加,
产量同比增长18.5%,表观消费量1598万t,同比增长15.8%,主要合纤原料产量同比增长39.7%,表观消费量
同比增长23.2%;合成橡胶生产供应继续增长,产量同比增长15.4%,表观消费量253万t,同比增长10.7%。
预计到2008年底,国内将增加乙烯产能120万t/a,届时国内乙烯产能将达到1111.5万t/a。 根据乙烯
下游产品需求量折合,2008年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约为2180万t,比2007年增长5.8%,2008年底国内聚乙烯生
产能力将达到815万t/a,聚丙烯将达到831万t/a。2008年国内合成纤维及其原料需求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的
基础下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可能略低于2007年。预计2008年,国内合纤需求量将达2440万t,较2007年
提高10.8%。其中涤纶需求量为2041万t,增长幅度约为9.5%,腈纶需求量为132万t,增长幅度为1.5%。2008
年将是我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增加较多的一年,预计新增能力56万t/a,届时我国合成橡胶总能力约为258万
t/a。
7月1日起国家降低了2831种产品出口增值税退税率,其中涉及三大合成材料的产品很多,合成树脂及部
分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3%或11%统一下调到5%(电器组装用不在此范围);部分服装、玩具等出口退税
由13%下调到11%;合成橡胶以及轮胎、管带等橡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先前的13%下调到5%。预计出口退税
将使得国内三大合成材料制品出口形势发生变化。
加快主导产品发展步伐 提升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
中国化工集团社团联络办公室主任 郭有智
2007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企业内涵式增长,不断加强生产、销售
与管理,全面建设和谐企业。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主导业务更加突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10月份中国
化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约910亿元,利润总额2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0%和100%。预计全年可完成销
售收入115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7.5%和160%。
有机硅 受国内反倾销胜诉因素的刺激,国内几大有机硅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和提高各自的市场竞争力。
2007年1~10月份,国内几大有机硅生产厂家总产量约为18万t,产品自给率约为50%。预计2008年国内有机
硅单体产能将达到74万t/a,硅氧烷产能约为37万t/a。国内硅氧烷需求量如按20%增长率计算,届时市场需
求量约为38万t,国内自给率大大提高。市场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一些小厂家将会面临利润薄弱甚至亏本的
局面。集团公司天津新材料基地40万t/a有机硅单体已正式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集团有机硅总产能将达到
82万t/a,将超过迈图跃居世界第二。
PVC 电石法原料路线已占据我国PVC生产的主流地位,预计到2007年末,我国PVC总产能可达到1447万
t/a,其中乙烯法工艺约占总产能的14%,电石法工艺约占86%。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电石法PVC生产能力将达
到150万t/a以上,占全国总产能的10%以上,作为集团公司的主导产品,集团公司正集中科研、生产力量,在
节能减排上下大力气,力争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实现“零排放”。
化工新材料 作为集团公司的拳头行业,化工新材料及其配套原料新建装置将在2008年大规模投放市场,
包括9万t/a双酚A、2万t/a环氧氯丙烷、5万t/a环氧树脂、4万t/a聚甲醛、1万t/a聚苯醚、6万t/a PBT、
5.5万t/a BDO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装置运行后,我们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以上所
有生产装置我们都已规划了扩能的方案。
2008年,是“十一五”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国化工集团将继续秉承“老化工、新材料”的宗旨,
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加快发展步伐,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化工行业的发
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者注:本次大会同时邀请了氯碱、氮肥、农药、橡胶、涂料等各大协会的领导,他们对各行业的发展情
况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本刊将陆续进行报道,敬请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