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原料化工景气已过 精细化工“遭遇”黄金发展期
2007年11期 发行日期:2008-12-01
作者:张明森
原料化工景气已过  精细化工“遭遇”黄金发展期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张明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石油化工、碳-化工为主的原料化工行业也是飞速膨胀。由于市
场需求的极度旺盛以及价格的一路上涨,原料化工产品以其短缺性和垄断性持续保持着自身的高利润。而以原料
化工产品作为原料的精细化工行业,由于其产品是没有垄断性和短缺性的买方市场,价格的上涨会受到下游用户
的打压而放慢一段时间,所以,当面对上游原料也就是原料化工产品涨价时,精细化工行业需要自我消化一段价
格上的“时间差”。
    然而,原料化工行业过度发展所导致的过剩效应目前开始显现,激烈的竞争必将导致新一轮原料化工产品(精
细化工的原料)的降价,此时,精细化工行业也将迎来一段“时间差”。不同的是,此次“时间差”对于精细化
工行业来说,不是让其消化原料涨价的成本,而是让其享受原料降价的利润,由此,精细化工将“遭遇”黄金发
展期。
                  原料化工与精细化工互为渗透
    在原料化工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经过精细化工行业的转化才能为终端用户所接受。比如甲醇,除了一
部分作为燃料直接消费外,大部分要经过甲醛制成各种树脂、胶粘剂、多元醇(最终变成油漆)等,进入终端市
场。同时,一部分精细化工产品不进入终端市场,而是为原料化工和中间加工过程提供助剂。比如典型的原料化
工中所用的各种催化剂,中间加工步骤中所用的添加剂等。因此,精细化工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原料化工的影
响。
  精细化工与原料化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图示加以说明。
    原料化工的产品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大通道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
  乙烯通道  石油化工中的乙烯通过环氧乙烷、醋酸乙烯、苯乙烯3条主要通道被大量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
丁烯通道  丁烯进入精细化工领域涉及的品种比较多,但目前的产量不是很大。正丁烯目前主要的衍生物是仲丁
醇和甲乙酮,已经形成单套装置数万吨规模。而异丁烯中的大部分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用作无铅汽
油的辛烷值增加剂。
  苯通道  苯是石油化工到精细化工的另一个重要通道。苯经卤代制备各种卤代苯,是各种医药、农药、燃料、
颜料的中间体。苯经硝化加氢得苯胺,苯与长链烯烃烷基化得烷基苯,用于生产烷基苯磺酸钠,是洗衣粉的主要
原料。
  甲醇通道  甲醇既可以制备各种酸的甲酯,也可以氧化到甲醛,然后进行精细化工应用。如各种树脂:酚醛
树脂、脲醛树脂、糠醛树脂、聚甲醛工程塑料、多元醇等。还可以与羰基合成制备醋酸。
  原料化工的生产加工过程主要需要以下几方面的精细化工产品:
  催化剂  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有关资料,仅中石化内部所用的且已经达到国外同类水平的催化剂就有
600多个品种牌号。其中规模大、价值高的催化剂基本都用于石油化工、煤和天然气化工等原料化工领域。
  橡胶塑料助剂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的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和纤维,都必须经过中间的加工步骤才能走
向终端市场,而在生产及加工步骤中则需要大量的助剂,这就是精细化工产品在原料化工中的另一个巨大的市场。
  油品添加剂  炼油行业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以及各种润滑油,一般由原料油经过添加各种添加
剂配置成最终产品。这里也需要精细化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助剂。
  总而言之,原料化工既需要精细化工的转化,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一个重要消费市场。应该说,原料化工与
精细化工互为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原料化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然对精细化工的现在及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原料化工无序“膨胀”
    原料化工包括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的碳一化工、以及一些以无机矿物为基础的化
学矿。在此主要介绍石油化工和碳一化工的发展概况。
    1. 石油化工
  炼油行业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炼油能力9000万t/a,同时淘汰低效炼油2000万t/a,净增7000
万t/a,达到3.8亿t/a左右。炼油项目也在近期新增不少,比如:青岛1000万t/a;大连西太平洋1000万t/a;
大连石化2000万t/a;兰州石化1000万t/a;抚顺石化1000万t/a;独山子石化1000万t/a。
  乙烯行业 “十一五”规划乙烯新增产能:1058万t/a;乙烯产能总量:1810万t/a左右;2005年乙烯当量
消费:1882万t,缺口1087万t;2010年预计乙烯当量消费为:2700万t,缺口仍然为1077万t。具体的乙烯
在建、拟建及改扩建项目见表1和表2。
  
    表1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建、拟建乙烯项目    万t/a
企   业            地址    规模          计划投产日期
中海壳牌    惠州     80        2006年1月
福建炼化    福州     80        2007
四川乙烯    彭州     80        2009
镇海乙烯    镇海    100        2008
天津乙烯    天津     100        2008
其它                180
合计                620

        表2   “十一五”期间我国乙烯改扩建计划      万t/a
企  业               现有产能    计划新增    计划投产时间
中石油吉林石化        53     22        2006
中石化茂名石化        38     42        2006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    22    100        2008
中石油抚顺石化        14     80        2010
中石油兰州石化        24     46        2006
中石油大庆石化        60     40        2008
中石化广州        20     80        2008
辽宁华锦        16     20
合计               247    438
  
  聚乙烯  2005年产量529万t,表观消费:1050万t,预计2010,900万~1000万t,表观消费:1400万~
1500万t。
  聚丙烯  2005年产量523万t,表观消费:823万t,预计2010年,750万t,表观消费:1260万t。
    2. 煤及天然气化工
  煤及天然气化工近几年得到了巨大发展,应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其中主要集中在煤经电石到乙炔从而生产
聚氯乙烯产品链的发展和甲醇的发展。
  乙炔法聚氯乙烯  我国2002年在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刚刚开始时,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仅为475.9万t/a,产
量为338.9万t/a,表观消费560.3万t,其中进口了225.14万t/a。2003年以后,由于巨大的市场缺口加上石
油价格的不断升高,以乙烯为主要原料的聚氯乙烯价格不断升高,从4000~5000元/t猛升到2003年底~2004
年上半年的9000~10000元/t,并且还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导致各地大规模上聚氯乙烯项目。
电石乙炔法聚氯乙烯主要以煤和食盐为原料,根据煤与食盐的价格不同,聚氯乙烯的生产成本比乙烯法普遍低
1000~2000元/t不等,而售价仅低300~500元/t,其利润空间巨大。于是,已经被世界化工界公认为是能耗高、
污染重,建议淘汰的电石乙炔法聚氯乙烯工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只要有煤炭资源
的地区无不在积极规划上电石乙炔法聚氯乙烯。20万t/a、30万t/a已经成为小装置,50万t/a、60万t/a,还
觉得不够大。到2005年底,企业数从2002年的40多家增加到90多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030万t/a,预计到
2006年底生产能力将达到1150万t/a,而消费量预计只有800万t左右。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比例由2002年的40%,
一次增加到2003年的56%,再增加到2004~2005年的70%。
  其实,聚氯乙烯的前景不容乐观。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下降,乙烯法聚氯乙烯重新找回自己的优势,如此多的
电石乙炔法工艺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如果石油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乙烯法将会困难重重。即使两者达到一个有效
的平衡,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会异常激烈。
  甲醇  2005年6月1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中国碳一化工与洁净煤技术应用研讨会”
上讲到:目前甲醇在建项目至少1377万t/a,拟建项目2049万t/a,前期准备1440万t/a,合计5000多万t/a,
而2004年全球的甲醇产量才是4400万t/a。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最近统计的一些已经确定的甲醇项目如表3所示。

表3  不完全统计的已经确定的甲醇项目      万t/a
项目名称         装置规模   原料路线
中海化学(海南)    60    气
重庆三菱瓦斯        85    气
宁夏宝塔石化        60    煤
河南中原        30    气、煤
四川泸天化        40    气
山西潞城化工        30    焦炉气
云南云维        20    焦炉气
山西丰喜        36    煤
青海格尔木        30    气
陕西神木        20    煤
哈伊煤气        25    煤
内蒙天野        20    煤
新疆石油        20    气
榆林天然气        20    煤
大连化工        30    煤
安徽淮北        50    煤
山西焦化        12    焦炉气
山西渭化        20    煤
河北新奥        60    煤
土哈油田        16    气
河南中原大化        45    煤
山西交城        60    焦炉气
浩良河化肥        10    煤
河南开祥化工        40    煤
河南永城煤电        80    煤
陕西投资集团        52    煤、气
河南鹤壁煤业        50    煤
兖矿集团(榆林)    60    煤
山西同煤        60    煤
山西晋城煤化工        40    煤
晋城无烟煤矿业        60    煤
山西丹峰化工        30    煤
中新化工(焦作)    20    煤
山东久泰(鄂尔多斯)   150    煤
四川达州(港资)    40    气
内蒙古博源化工           100    气
新疆联合        10    气
陕西能源        60    煤
香港捷美(宁夏)    45    煤
香港惠生(南京)    20    气
黑龙江鹤岗矿业        60+60    煤
河南安阳        20    煤、气
上海焦化(宁夏)    30+30    煤
新疆克市        20    气
新疆兵团        80    气、煤
兖矿邹城        50    煤
河南天安        50    煤
皖北煤电           120    煤
甘肃玉门        10    气
合计              2246

  甲醇的价格从2002年以前的1200~1500元/t,猛增到2005年的3000元/t以上,进入2006年以后,基本
稳定在2000~2500元/t。但是进入下半年以后,甲醇价格又突然上升,10月份最高达到3900元/t以上,一般
也在3500元/t左右。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本来由于资金等原因处于徘徊状态的项目规划,更加坚定了要上的
决心,因此预计总生产规模还得有一个较大的扩张。
                                         原料化工行业隐患初现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高峰期。与以往的经济景气有些不同,本轮经济
景气的特点是以石油、煤炭等能源及资源型原料的大幅度涨价为基本特征。
  在正常卖方市场的运行模式下,一个行业原材料价格不断升高的过程是行业运行中比较困难的时期。因为受
下游市场的影响,原料价格升高与产品价格升高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该时间差内,企业需要自己设法消化原材
料上涨引起的利润减少。但是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基本都是大公司垄断,加上其石油产品高度供不
应求,因此,原料的价格上涨不但没有导致行业利润下降日子难过,反而是石化企业利润大增。原因很简单,当
原料价格升高时,行业利用其垄断地位,同一时间对下游产品进行涨价。而石油化工的大规模的特点决定了企业
要储存一定量的石油,因此,所用的原料石油可能是在几个月以前低价购进的原油。利用低价原油生产出的产品
以高价原油做参比定价,石化行业倒赚了这个时间差。
  石油化工的持续高利润,对社会资金和地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于是各地纷纷设法建大化工项目,即
原料化工项目。但是石油化工仍然受到国家垄断、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回报期较长等高门槛的限制,因此,一
般企业无法跨越上述门槛的制约,各地只能争取中石油、中石化或中海油在自己的地方上大项目。而中石油、中
石化、中海油的规划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各地方政府对项目的需求,于是各地政府的积极性一下子都转到了
门槛较低、不受国家垄断、并且与石油化工有一定联系的煤化工领域。于是煤化工哄然兴起,主要集中在上文提
高的甲醇和电石两个方面。
  原料化工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其发展的惯性和投资周期决定未来5年之内,还会有大幅度发展。但是种种
迹象表明,原料化工的这一个景气周期已经达到最高点并开始下降,其不利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
  1.国家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项目在减少
  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完成,青藏铁路完成,三峡工程接近完工,除了南水北调以外,国家近期没有巨型工程上
马。奥运会项目只是局部项目,新农村建设的走向还不十分明朗。
  2.城市大规模住宅建设逐渐平稳
  随着一个个城市的房地产热的降温,表明房地产业已经结束了疯狂发展期,开始进入稳定和理性发展阶段,
因此,市场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会保持平稳甚至降低。
  3.取消农业税的长远效应难以预料
  由于税负降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拉动农资用量增加。同时取消税收导致地方政府对组织农民发展大农
业的积极性降低,诸如万亩板栗、千亩樱桃之类的项目没有政府的积极策划和组织将不再出现。这种不利因素几
年之后可能显现,影响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农资的高价格也导致农民毛收入增长而净收入增长困难,
使取消农业税产生的推动效应难以持久。
  4.国际社会竞争
  从国际因素看,虽然我国的化工原料市场缺口比较大,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市场并没有那么大的缺口,我
国现在的缺口都由国外进行了补充。而要想自己补上这块缺口,就得把国外的产品挤出去,这样市场竞争将更加
激烈。中东的一些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国已经不满足于只卖原料,他们纷纷利用自己的原料优势发展石油和天然气
化工,原料及资金的富足与技术支撑的缺乏导致大部分产品都只是大路货常规品种,与我国的情况不是相补而是
相对,这更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去年7月份以后,石油价格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到11月10日美国优质轻油的价格已经跌破60美元/桶。
化工原料方面,除甲醇等由于特殊因素导致价格再次升高以外,其它大部分基本化工原料的价格及其利润也开始
下降。应该说,本轮化工景气周期已经越过最高峰的迹象逐渐明确。
  原料化工,尤其是乙炔法聚氯乙烯、甲醇等以煤为原料的化工行业近几年超常规的发展已经为以后的运行埋
下了巨大隐患。随着本轮经济景气高峰的过去,这些行业将面临自己与自己、自己与石油化工行业剧烈的市场竞
争,其惨烈程度将不亚于以前的家电大战。幸好,政府自去年开始已经着力调控,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否则后果
将更加严重。
                   精细化工需抓住“时间差”
    原料化工行业发展到目前的状况,精细化工行业应该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机会。
  从原料来看,未来3.8亿t/a炼油,副产C4约740万~930万t/a;1811万t/a乙烯,副产C4约724万t/a,
以及大量的C5等。保守估计,3000万t/a甲醇按30%作为燃料(当前为15%)计算,其余有2100万t/a要经过
精细化工转化为终端产品。同时,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丙烯腈、丁二烯等也会以
相同比例大幅度提高,它们中的相当部分必须要通过精细化工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为终端市场接受,这给精细化工
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市场看,大量的炼油、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橡胶、纤维等的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塑料助剂、橡胶助
剂、燃料油助剂、润滑油助剂、催化剂、石油化工加工助剂等,这为精细化工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
  从价格规律来看,当上游原料涨价时,由于其短缺和垄断性,会立即引起其产品(精细化工的原料)涨价,
但是精细化工的产品一般是买方市场,价格的上涨会受到下游用户的打压而放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精细化
工最困难的时期,也就是2002年到2005年初这段时间。然而,这段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精细化工产品已经
在高价原料情况下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原料化工与精细化工的时间差规律见图2。
    下一阶段,随着原料化工的大规模发展,激烈的竞争必然导致新一轮原料化工产品(精细化工的原料)降价,
同样,从原料降价到产品降价也有一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就是精细化工的黄金时段,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机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