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贸易保护主义 维护和谐贸易环境
——专访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巡视员宋和平
编者按: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的同时也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贸易
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深受其害。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
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1~10月,各国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已经达到
99起,涉及金额116亿美元。贸易战火愈燃愈烈,我国产业界该如何应对?成为重灾区的石油和化工产业又面临
怎样的贸易形势?本期我们特别专访了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宋和平巡视员、请他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贸易形势及
产业应对措施,以飨读者。
——记者 宫艳玲
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周刊】宋巡视员您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国际市场发展持续低迷,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请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对国际贸易形势产生着怎样的影响?
【宋和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深刻的变革。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均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转暖信号,但我们看到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仍然十分脆弱。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内需疲软,国际市场萎
缩,企业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增加非关税措
施、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当前,全球贸易摩擦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已经构成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严重威胁。
据英国贸易问题研究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歧视性贸易法案的数量远超自由贸易法案,呈6:1的一
边倒势态,全球逾90%的贸易商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而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模型预测,2009
年世界各国各地区发起的反倾销案数量将达437起,为2008年的2.1倍,为历年来发起反倾销数量之最。
2009年1~9月,美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
表1)。其中,巴基斯坦增幅最大,2009年1~9月共启动26起反倾销调查,同比增加24起;其次是印度,增加
11起。此外,美国增加2起,欧盟、澳大利亚均增加1起。
表1 2009年1~9月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全球贸易救济立案情况
美国 欧盟 印度 澳大利亚
国家(地区) 2009① 2008② 2009 2008 2009 2008 2009 2008
反倾销 12 15 12 14 16 15 5 4
反补贴 9 5 5 2 1 0 1 1
保障措施 0 0 0 0 9 0 0 0
特保 1 0 0 0 5 0 0 0
合计 22 20 17 16 26 15 6 5
加拿大 土耳其 南非 巴基斯坦
国家(地区) 2009 2008 2009 2008 2009 2008 2009 2008
反倾销 5 3 6 18 1 3 26 2
反补贴 1 3 0 1 0 2 0 0
保障措施 0 0 1 1 0 0 0 0
特保 0 0 0 0 0 0 0 0
合计 6 6 7 20 1 5 26 2
注: ① 时间段为2009年1~9月,其他同;
② 时间段为2008年1~9月,其他同。
数据来源: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
【周刊】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深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害,遭遇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请问近两
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案件特点是怎样的?
【宋和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为推动全
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连续14年成为WTO
成员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对象。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国家不从自身寻找应对办法,而是对其他
国家的进口产品实施限制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激增,使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一)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激增,案值越来越大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8年1月~2009年9月,国外对华启动反倾销137起,反补贴20起,特别
保障措施10起,涉华保障措施29起。其中,2008年反倾销80起,创历年对华反倾销之最;反补贴11起,成为
自2004年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年份(图1)。
2009年1~9月,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见表2),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
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有102亿美元。涉案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有17起。
今年上半年,我出口同比减少1448.6亿美元,其中仅“两反两保”调查就直接影响出口82.76亿美元,占同比出
口减少总金额的5.7%。再加上各种贸易壁垒,影响出口金额将更大。
表2 2007年1月~2009年9月国外对华贸易救济立案情况
年份 反倾销 反补贴 保障措施 特保 合计
2007 61 8 8 0 77
2008 80 11 14 3 108
2009年1~9月 57 9 15 7 88
(二)贸易救济措施多样化,反补贴和“特保”渐成焦点
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保护国内产业,不再局限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而是尽可能运用多种贸易救济措施
保护国内产业。2008年1月~2009年9月,国外对华共启动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
启动。例如印度历史上首起反补贴调查即针对中国产品;美国自2005年之后,又开始对华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调
查。此外,南非、澳大利亚也都是自2008年开始对华启动反补贴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双重打击我国出口
产品,不仅如此,反补贴调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我国内外经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今年我国已遭受7起特保调查(美国1起、印度5起、多米尼加1起),其中美国轮胎案、印度铝制品案征
收最终“特保”税。
(三)我遭遇贸易救济调查近九成由G20成员发起
2008年1月~2009年9月,在国外对华启动的136起反倾销调查中,印度和阿根廷启动的案件数位居首位,
均为23起;其次是美国,为17起。
金融危机以来的三次G20领导人峰会均承诺要致力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包括G20成员在内的一些国家
已经喷涌出台以及拟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却表明,世界贸易形势更趋严峻化。今年1~8月,G20成员共对我
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3起,同比增长27%,占我同期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90%;涉案金额约100.53亿美
元,同比增长128%,占我同期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总额的99.9%。其中美国对我发起14起调查,涉案金
额58.4亿美元,分别占我同期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18%和58%;印度对我发起23起调查,涉案金额24
亿美元,分别占比28%和24%(详见表3)。
表3 2008年1月~2009年9月G20中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立案前8位的国家(地区)
排名 国家(地区) 反倾销 反补贴 保障措施 特保 合计
1 印度 23 1 11 5 40
2 美国 17 11 1 0 24
4 土耳其 10 0 2 0 12
5 欧盟 11 0 0 0 11
6 加拿大 6 4 0 0 10
7 澳大利亚 4 3 0 0 7
8 俄罗斯 4 0 2 1 7
(四)钢铁、纺织、化工、机械等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产品
2008年1月~2009年9月,在国外对华启动的137起反倾销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的案件数为24起,位居
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纺织产品,为22起;位居第三位的是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均为20起。在国外对华启动的
20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9起,位居首位。
而在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有所不同。在10起特保案件中,涉及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位居首位,为3起;其次
是轻工和纺织产品,均为2起。在33起保障措施调查中,涉及纺织和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位居首位,均为6起。
突围贸易保护主义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周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形势,我们如何才能维护和谐的贸易环境?
【宋和平】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干预贸易活动,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是行不通的死胡同。在全球经济仍陷于困境
中的今天,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不仅不能缓解危机,反而会使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更加恶化。在WTO于2009年发
布的第一份贸易监督报告中指出,因金融和经济危机而增加实施的贸易限制和贸易扭曲措施的作用被证明是有限
的。以近期的美国轮胎特保案为例,仅就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盟测算,如果通过加征关税将中国产品排除在美国
之外,这一措施每保护一个就业岗位,美国就将另外损失25个岗位。同时美国消费者每年还要多支出6亿~7
亿美元。
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维
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已经实施的刺激经济计划中,中国遵守WTO相关规定,平等对待国内外产品,为外国企业提
供了大量商机。今年以来,中国还先后组织多个投资贸易促进团赴欧美,扩大对相关国家的进口和投资贸易合作,
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反对保护主义的鲜明立场。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始阶段,各国协调政策,共克时艰,可谓“抱团取暖”,但是,随着进入“后危机”时
期,一些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开始“摩擦生热”。各国应充分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威胁,
加强合作,按照G20峰会达成的共识,慎重出台贸易救济措施,坚决不出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努力减少贸易
摩擦,为世界经济的尽快复苏共同创造和谐的贸易环境。
【周刊】在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形势下,我国产业界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请问政府相关部门及产业界如何
才能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重围,获得长远的健康发展?
【宋和平】贸易保护主义使中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公正的市场环境。我们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突
围贸易保护主义,为产业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首先,要在各种场合,尤其是国际多边场合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抨击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贸易保护主
义形成道义上的压力。充分利用WTO规则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必要时坚决将违背和滥用WTO规则的贸易保护
主义行为诉诸争端解决机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多边规则下的的自由贸易。
其次,积极开展行业民间交流、对话和磋商,化解贸易摩擦。针对本轮金融和经济危机成因复杂、企业竞争
激烈等特点,应更加重视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化解国际贸易摩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行业组织的民间对话和磋
商化解矛盾,建立国际行业、产业间的合作共赢模式。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等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内
产业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对重点敏感产品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患于未然。重点行业应未雨绸缪,尽早建立产业
损害预警机制,做好重点敏感产品的进口预测、预警、预案、预控工作。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应搭建和利用产业
预警通气会的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第四,抓紧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贸易调整援助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因贸易或产业转移而遭受
利益损失的产业、企业及其工人进行补偿和扶助的政策,在美国、欧盟都有成熟的法律和实践。在当前金融危机
形势下,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对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环境
具有深远意义。
最后,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才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所在。可
以预见,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之前,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势头很难遏制。我们的产业必须学会在危机中求生存,
从贸易保护中胜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