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山城论剑 汽车橡胶制品方兴未艾——“2010(第三届)汽车橡胶制品市场及新品开发研讨会”前瞻
2010年18期 发行日期:2010-05-12
山城论剑  汽车橡胶制品方兴未艾
——“2010(第三届)汽车橡胶制品市场及新品开发研讨会”前瞻
    2010年5月20~23日,以“投资促进、全球采购”为主题的重庆市第十三届“渝洽会”将隆重召开。作为
本届渝洽会精彩配套活动之一,“2010(第三届)汽车橡胶制品市场及新品开发研讨会”将拉开帷幕,重庆市对
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协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将为橡胶行业奉上专业研讨会、供需洽谈会、汽车与配件企业联欢晚宴、
参观重庆汽车制造基地等一系列精彩活动。通过对会议的前瞻,不难发现专业特色、汽车名城、技术升级、市场
潜力、上下游密切合作、信息平台等几大关键词贯穿于全部活动……
                   往届回顾  传承特色
  2008特种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市场及应用技术研讨会(7月,大连)——上下游大聚会,捕捉新需求,寻找
增长点。
  2009(第二届)特种橡胶与制品市场及应用技术研讨会(7月,青岛)——权威专业的技术信息,全面精准
的产业趋势,商贸洽谈的绝佳平台。
  两届特种橡胶系列会,先后数十位知名专家及企业精英的发言,300多名国内外企业代表的热情参与,国际
合成橡胶制造商学会(IISRP)、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帝斯曼、埃克森美孚、埃尼欧洲化工、朗盛、大金氟化工、
LG化学、三井、电气化学、住友商事、台橡、SK能源、迈图、苏威、阿科玛、瑞翁、道康宁、中石油、中石化
等公司的鼎力支持,形式多样的企业形象展示,气氛热烈的洽谈交流场面,让我们更加期盼第三届会议的隆重召
开。
  特种橡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下游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强力推动,因此第三届特种橡胶系列会在重庆市对外贸易
经济委员会和重庆相关产业园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配套了参观考察重庆汽车产业基地等系列活动,为橡胶生
产企业、供应商与下游橡胶制品企业、整车厂商等代表提供更广泛深入的交流机会。
                                  汽车名城  孕育重庆大市场
  重庆是汽车产销居全国第四位的汽车名城。2009年重庆市汽车产销量超过160万辆,同比增长60%;汽车工
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8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4.4%;同比增长25.2%,汽车工业产值增量占全市工业增量
贡献度高达58.6%;全市汽车工业实现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2.7%。
  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促进,另一方面,国家将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
造业基地,并且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重庆列为国家汽车工业重点布局的城市之一,也极大地促进了
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重庆市龙头汽车企业如长安汽车、力帆汽车、庆铃集团等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9年,重庆市汽车产量同比增幅比全国高出13.5和12.2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重庆市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
200万辆,同比增长18%;摩托车产销量1000万辆,同比增长5%。
  活力焕发的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给橡胶配件带来了充满希望的市场。根据估计,每百万辆汽车约需橡胶
配件额(不含轮胎)5亿美元。2009年重庆市汽摩零部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达928亿元,同比增长25.3%。
重庆市汽车用橡胶配件量逐步增加,并以其高价值的特点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技术升级  面临挑战
  汽车是橡胶工业最重要的配套服务对象,销售额占到整个橡胶工业的约2/3,耗胶量则占据70%以上。多年
来,汽车橡胶制品在生产技术上一直发挥橡胶工业领头羊的作用,象征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汽车上使用的橡胶制品约占其重量的5%(不含轮胎),一辆汽车装配着100~200种、数量达200~500件的
各类橡胶零部件,遍及汽车的发动机、车身、车桥、车轮各个部位以及减震、密封、刹车、液压、燃料、润滑和
空调等系统,主要包括车用胶管、胶带、减震制品、骨架油封、密封胶条、刹车皮碗、皮膜、安全气囊等。仅以
现代普通轿车来说,每辆即要耗用100kg左右的橡胶材料,几乎涉及所有天然和合成橡胶胶种。
  近年来,随着汽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转子发动机的普及、燃料油的升级、尾气排放的限制、空调制冷剂
的换代,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的日趋严酷,对所用橡胶制品性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前后不过10年左右
的时间,由于汽车内部的工作温度已由110~130℃提高到150~200℃,工作介质由汽柴油发展到乙醇汽油等混
合燃料油,制动液由醇型液改为合成液,制冷剂由R12、CFC-12换代为R134a、CO2等,而导致传统的橡胶制品
已根本无法适应,在耐热性和耐介质性等方面普遍提高了1~2个等级。
  因此汽车橡胶制品业面临不断解决新课题、满足新要求的压力。在新技术发展中,汽车燃油胶管和空调软管
迫切需要更新换代。而汽车性能的提高和安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橡胶制品的可靠性,制动皮膜、隔膜质
量的好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对汽车橡胶制品的耐热性、耐油性、耐介质性、耐动态疲劳性等提出了
更新、更高的要求。
  环保意识的加强及新的尾气排放法规的推出,致使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燃烧效率不断提高,相关橡胶制品需要
在更高的强度下工作,传统的橡胶制品已经难以承受;在禁止使用含铅硫化助剂后,替代品大多为新型助剂,要
求使用强度更高的胶管,大大增加了橡胶制品的制造成本。
  当前,汽车橡胶制品正在走上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安全化、节能化、环保化和低成本化,并成为汽车安全、
节能、环保的重要一环。汽车橡胶制品倍受汽车部门的关注,与汽车本体的关系日臻紧密。
                    市场宽广  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贸易有较快发展,2006年非轮胎橡胶制品首次实现出口大于进口的可喜
现象,扭转了多年来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一直超过出口的局面。2005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为12.5亿
美元,2008年已达到25.2亿美元,3年时间翻了一番,发展速度相当快。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非
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贸易也受到波及,2009年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为20.7亿美元,同比减少17.6%。但我国
每年仍有20多亿美元的各种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这一巨大市场也值得关注。
  同时,由于汽车橡胶材料及制品业属于汽车零部件范畴,目前国外生产商不断涌入,且趋于独资设厂,使得
国内汽车橡胶材料及制品市场的竞争呈白热化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影响的非轮胎汽车橡胶制品外资
已经达到70多家,来自美、日、欧等国的外资近40家,港澳台资企业30多家,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企业,品种
涵盖汽车橡胶制品的各个领域。
  而外资比例的迅速增长对传统零部件企业的冲击力度愈来愈大,合资或独资企业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产品质
量好、生产专业化,在汽车配件行业地位日益突出。例如密封条产品中,合资企业的产量已占一半以上,合资或
外资企业的骨架油封生产能力也占到40%。外商投资我国汽车零部件力度继续增强,他们掌握着部分关键零部件
产品的核心技术,基本垄断了为整车配套的市场。
                   密切联系整车厂  实现同步开发
  我国汽车零部件虽然已基本摆脱了过去“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但总体技术水平低还有待提高。
当前汽车车型的更新频率快、周期短,可供相应零部件产品开发和试验的时间随之缩短,给企业的产品设计及配
套能力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汽车厂家已不满足橡胶厂按图纸加工橡胶件的配套要求,而是希望橡胶厂家能按新车
型的构思独立进行新产品开发。据了解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领先于整车企业,在推出的新车型中,
有近2/3的知识产权属于零部件企业,这正是国内产品开发落后的最大症结。
  另一方面,随着汽车零部件向全球采购和模块供货方向发展,汽车橡胶制品生产企业整体水平要求更高。各
大跨国公司纷纷将其零部件企业独立出去,在配套选择上采取全球化择优供货举措,并促使零部件企业实施系统
供货和模块化生产,使零部件企业最大限度参与保证整车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和今后服务的工作,与整
车企业共同承担风险。例如北美的一些汽车密封条生产厂家已经突破了仅仅生产销售密封条零件的传统模式,开
始向一些汽车制造厂提供一种同时装有导槽和侧条等密封条的组合框架,甚至还包括车门整件、风窗玻璃总成等,
应证了当代汽车零部件工业向模块供货方向发展的潮流。
  为适应这种国际采购和模块化生产,国外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都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强大的科研实力,有先
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管理系统。这也是我国汽车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并及早应对的
问题。
                     对外合作  打造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是支持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次会议主办方中国化工信息中心(CNCIC)是我国最权威的化
工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从去年开始成立的CNCIC特种橡胶信息研究中心(China Specialty Rubber Information
Center)正在发展壮大。依托CNCIC强大丰富的信息资源库,特种橡胶信息研究中心正面向国内外特种橡胶及其
制品的生产、加工应用等领域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资讯产品(含数据及特种文献服务)、信息订制、研究咨
询、市场监测、第三方推广及会展活动多项业务……在经历2009年的初步尝试后,特种橡胶研究中心推出的“特
种橡胶及制品电子期刊”将全新出炉,同时英文版newsletter也在发行中。在与国际合成橡胶制造商协会(IISRP)
密切合作中,中小型橡胶市场英文调研报告Elastomer Bulletin已陆续出版、销售。
  我们相信,随着特种橡胶行业的迅猛发展,客观性、前瞻性的信息情报必将成为企业、贸易商进行战略制定、
商业推广、整合兼并等业务发展腾飞的臂膀。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