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适度增长
投资增幅回落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
2004年影响我国投资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包括:
(1)国际环境继续改善,三大经济体经济继续向好;
(2)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函数,二者相
互促进相互影响,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投
资较快增长。2003年经济的高增长(在8.6%左右)将为2004年奠定基
础;
(3)企业效益大幅提升。2003年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持续提高,
企业实现利润较快增长,对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扩大投资产生
有利影响;
(4)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投资活力增强。城乡改革、经济
不同领域改革、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协调
推进;
(5)物价水平持续回升,通缩阴云逐渐散去。
2004年投资中也将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一是2003年基数较高;
二是货币信贷政策收紧。这些将对银行贷款依赖性很强的投资增长产
生重要影响。
民间投资加速增长
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上升
2004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长将继续加快,预计全年投资增长19%左右,
同比增加近3个百分点,并且首次超过国有及其他投资,占全社会投
资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26.3%上升到26.7%。主要原因有:
(1)政策环境进一步宽松,民间投资的空间和领域将更加广阔。
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放宽市场准入,允
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
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
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
步增强民间投资活力;
(2)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民营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较大
规模投资的能力,投资方式也逐步从以前的粗放型、以扩大生产规模
为主,向集约型、以提高技术含量为主转变,这不仅促进了产品、技
术的升级换代,而且为民间投资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东中部地区投资快于西部
地域非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2004年,即使面临基数较高、大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但中东部地
区投资前景依然较西部地区更为乐观,投资增长快于西部地区。原因
在于:
(1)中央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减弱;
(2)企业自主性投资依然不强。从近年地区投资增长中我们发现,
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投资对国家政策尤其是国债资金的依赖
性很强,如果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减弱,那么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将出
现明显下降;
(3)新开工项目相对较少。西部地区投资增长的后劲明显弱于中、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投资扩大的潜力明显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
的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对消费和出口的依赖程
度很小,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来拉动。因此,2004年西部地区投资
增幅的下降将对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将更加不利于
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注意。
更新改造较快增长
集约型增长趋势增强
2004年更新改造投资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
因为:
(1)由于当前投资扩张并没有带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
步提高投资效益和质量,国家的技改贴息政策不仅不会取消,而且其
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2)近两年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率偏高,并且部分地区和部分行
业出现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对投资乃至整个经济的健康
运行构成威胁。国家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充分运用经济
手段,引导和调节投资,防止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死灰复燃;
(3)2003年企业效益增长加快,对2004年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
术改造奠定了资金基础;
(4)虽然2003年我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所缓解,但供大于求
的总格局依然不会改变,迫使企业加大设备投资,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和产品档次。
综合判断,预计2004年更新改造投资增幅将在19%左右,占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加快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2004年,第三产业投资将出现恢复性反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较去年有所增强,理由在于:一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为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二是随着开放程
度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三是第三
产业发展缓慢,对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人们多种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国家将出台一系列促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
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今年基数较低,也有利
于2004年增速的提高。
央行信贷政策影响有限
房地产投资继续高增长
尽管房地产业在土地批转和购置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房地产业总
体发展依然是健康的,2004年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不会因121
号文件而变化。这是因为:
(1)虽然当前房地产增长很快,但这种高增长有需求支持;
(2)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是拉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3)为刺激多年萎靡不振的消费经济,2004年我国将继续采取扩
大消费政策,其一就是继续发展消费信贷政策,这对人们加大购房力
度,刺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04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20%左右,继
续保持较快增长。
外商投资稳定增长
外资并购进一步活跃
2004年外商进入我国的脚步不会放慢,我国利用外资的前景依然广
阔,将迎来新一轮利用外资的新高潮。一是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我国高增长的经济、巨大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稳定社会
环境是对国际资本最大的诱惑所在;三是非典疫情对利用外资的不良
影响逐步消除;四是2003年外商投资的基础较低。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政府调控投资的主要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实现了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良好
局面,但从中观、微观方面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依然很突出,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1)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
(3)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件接连不断。促进社
会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作为2004年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
在投资方面,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在实施方向上将更加注重对
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
部分行业结构性矛盾缓解
低水平重复建设初步解决
2003年在投资快速增长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由于投资
需求强劲,市场上出现了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和产品的紧俏
现象,导致这些行业和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上扬,行业结构性供求矛
盾比较突出;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新抬头,与供求格局变化、
价格上升紧密相联系,钢铁、电解铝、水泥、纺织和汽车等行业存在
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
2004年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缓解部分行业的结构性矛
盾,彻底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国民经济的
持续健康增长。
投资体制改革将有重大突破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进行了多年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成为“经
济体制改革中最为滞后的一部分”,主要原因还在于它“秉承”了计
划经济最核心的内容(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
不仅严重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弱化国有企业持续投资的能力,而且不
利于民营企业筹措资金和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
为此,《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
加快和完善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