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回眸“十一五”染料工业科学理性发展
2011年14期 发行日期:2011-04-12
作者:康宝祥 田利明
回眸“十一五”染料工业科学理性发展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康宝祥   田利明
   “十一五”期间染料工业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全行业生产、销售和进出口情况都保持了良性
发展的趋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整个行业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从“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过渡
为“十一五”期间的平稳持续增长;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数量、经济规模的增长,发展为注重品质、品牌的提升。
特别是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行业的发展更趋于重科学性、理性化。“十一五”期间染料工业的良性发展,为
我国染料工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染料工业经过多年的整合,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生产集中度得到进一步
提高。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等主要品种的生产、市场都集中在几个大公司中。
从主要产区看,我国染料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及上海等三个省市,其中浙江省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
大的染料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染料年生产量40余万t,占我国总产量的60%以上,占世界染料总量
的1/3。上述三省市染料产量、出口量占我国总量的90%以上。
  行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环境容量、环保政策、企业升级改造等
多重因素的影响,多数有实力的染料企业完成了企业搬迁改造、设备升级、环保治理改造、清洁生产技术和综
合利用技术的实施和应用。在此期间,多数重点企业从城镇、市区迁往环境容量大、治理设施完善的化工园区,
从南方发达城市迁往滨海、临江的发展中地区。在解决了环境容量和“三废”治理问题同时,又靠近了下游市
场。通过政策引导,“十一五”期间行业产能实现了平稳转移,行业总体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有利于行业的长远
发展。
  行业投资趋于理性  “十一五”期间,染料企业在顺利完成搬迁转移进入化工园区的过程中,行业的产能
增加得到有效控制。除个别品种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产能有所扩充外,多数品种都维持了原有的规模,企业
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化,规模扩张比“十五”期间有了明显减少。科技投入加大,到“十一五”末,染料行业已
经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
  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推广  “十一五”期间,染料工业重点实施推广了采用膜过滤、原浆干燥清洁生产制备
技术等多项重点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每年减少废水产生1500万t以上,同时大量减少了废渣的产生。“十
一五”期间制定了“染料行业清洁生产示范推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四项减排效果明显、推广普及意义
重大的清洁生产技术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染料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技术需求及应用推广目录(第一批)》(工信
部节[2010]104号)。
  行业品牌培育初见成效  在2006年的中国名牌评比中,湖北华丽染料工业有限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
东港工贸集团公司“染八”牌活性染料、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科华素”牌活性染料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中
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生产平稳增长  集中度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染料年产量保持在68万~76万t,约占世界总量的70%;染料年出口量保持在23万~
28万t;每年从国外进口5万~8万t;表观消费量50万~55万t。由此分析,我国染料产量70%以上用于满足
国内市场需求,染料生产总体上供略大于求。根据纺织行业振兴规划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纺织纤维的产
量将会达到4000万~5000万t,染料和纺织印染助剂年消耗量将接近100万t左右,这将带动染料工业生产持
续增加。
  “十一五”期间,染料产量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大约有10万t左右的波动(染料生产、进出口及
国内表观消费情况见图1)。其中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染料产量为5年间的最低点,国内外市场需
求急剧下降。“十一五”期间染料出口走势和生产情况相一致,但波动相对较小,体现了国际染料市场的刚性需
求相对稳定;染料进口走势和出口及染料生产总量保持相同,但进口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分散染料  是我国所有品种染料中产量最高、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最多的品种。几年来,产量基本稳定在30
万t左右,占全行业总产量的40%以上;出口量稳定在9万t左右,占出口总量的40%以上;出口金额3亿~4
亿美元,占总金额的40%左右。分散染料重点企业生产统计见表1。
  硫化染料  “十一五”期间,我国硫化染料生产总体布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硫化染料的主要生产企业
由“十五”期间的3家发展为4家。其中内蒙中盐雅布赖凭借靠近原料产地、劳动成本低、环保等有利因素,
近几年发展迅速,到“十一五”末产量已经接近2万t,打破了原来硫化染料生产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2010
年我国硫化染料重点企业生产统计见表2。
  活性染料  是“十一五”期间所有染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市场供需两旺,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8
家。产量由2006年的10万t,发展到“十一五”末的近20万t,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9%,成为我国除分散染
料外的第二大染料品种。2006~2010年我国活性染料重点企业统计生产见表3。
  有机颜料  “十一五”期间有机颜料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到“十一五”末年总产量已经超过22万
t。江苏北美、浙江杭州百合、富林特化学品(中国)、河北美利达、山东龙口太行、上海捷虹、上海泗联等主
要企业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到“十一五”末年产量超过万吨的企业达到7个。2006~2010年有机颜料重点企
业生产统计见表4。

表1  2006~2010年我国分散染料重点企业产量统计       t
  企业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浙江龙盛    175618     123083      111526   173765   190585
浙江闰土    124663     108806       97487   145734   139230
浙江杭州吉华     91209     103792       73572    87741    96571
江苏亚邦     21850      20925       21414    75405    29061
浙江杭州帝凯     15783      12947        9535    10148     8243

表2  2006~2010年我国硫化染料重点企业产量统计       t
   企业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山西临汾染化     28699      28028       24418    28625    28407
辽宁大连染料     24316      27366       29431    32710    16428
天津染分     18000      28631       17836    19290    19976
内蒙中盐雅布赖      5635       7009       12033    18283    27631

表3  2006~2010年我国活性染料重点企业产量统计        t
  企业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湖北华丽    50000     37226    29327     44479       40968
浙江龙盛    28271     34906    33152      40535       43242
江苏锦鸡    20160     27268    31344     37860       38267
浙江舜龙     9563     12150    11856     14342       11500
上虞亿得     9226     15516    12320     17260       23930

表4  2006~2010年我国有机颜料重点企业产量统计        t
  企业名称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增长/%
江苏北美        22000    31500   31826   30996   36272    13.31
浙江杭州百合        14097    17004   17723   20527   22109    11.91
富林特化学品(中国)  13081    17392   15642   13293   15201     3.83
河北美利达         9383    10205    9049    9560   10710     3.36
山东龙口太行         7000     7500   10000    9800   10500    10.67
上海捷虹         6152    13352   11840   18360   19265    33.03
江苏双乐化工         5130     7921    7927    8361   10301    19.04
上海泗联         5035     8810    8869    8869    9170    16.17

                  活性染料成出口亮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染料出口稳定平稳增长,出口量年均增长2.04%,出口金额年均增长9.95%;有机颜
料出口量年均增长2.62%,出口金额年均增长13.31%。“十一五”期间各类染料、有机颜料出口统计见表5。
  在各类染颜料出口统计中,分散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的出口都保持了4%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
活性染料的年增长速度接近7%,是所有品种染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染料、有机颜料的出口量都保持了2%以上
的发展速度;出口金额除其他类染料外全部保持了正增长,活性染料的金额年增长速度接近16.7%,是所有染料
品种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金额的增长明显高于出口量的增长。
                 进口下降  产品替代成绩突出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进步,染料、有机颜料进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散染料、碱性
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有机颜料的进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下降速度,染颜料替代进口取得了突出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类染颜料中除了硫化染料、其他类染料进口正增长外,全部实现了负增长。染料
进口年平均下降4.7%、有机颜料进口年平均下降9.4%。其中还原靛蓝进口下降幅度最大,进口量下降57.5%。
但染料、有机颜料进口金额都出现了4%以上的增长,说明我国对高端染颜料进口的依存度还比较高。2006~2007
年我国染料、有机颜料进口统计见表6。


表5  2006~2010年我国染料、有机颜料出口统计         t
产品类别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增长/%
分散染料       88545.4     98191.1   89545.1   92471.2  105109.2      4.38
酸性染料       24188.7     24334.9   18155.6   16275.9   21853.4     -2.51
碱性染料       19080.1     18241.7   14609.3   14635.8   15946.4     -4.39
直接染料       11271.9     11399.2    9911.2   10309.8   12902.1      3.43
还原染料       23918.4     29654.3   24053.1   21741.6   28648.6      4.61
  靛蓝           18021.2     21358.0   16599.5   16475.3   21137.1      4.07
活性染料       33754.1     46942.1   42738.3   38960.9   44075.5      6.90
硫化染料       40571.9     46570.1   35218.2   41564.4   42535.1      1.19
  硫化黑       36194.7     41419.3   30840.8   36503.1   37418.8      0.83
其他染料       10255.2      9069.1    2047.2    1579.5    1732.6    -35.89
染料合计      251585.7    284402.5  236277.9  237538.9  272802.9      2.04
有机颜料合计  138617.7    161872.4  152086.5  120302.6  153749.2      2.62

表6  2006~2010年我国染料、有机颜料进口统计         t
产品类别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增长/%
分散染料       3720.4     3258.0       3156.5    1789.7    2486.3     -9.58
酸性染料      13605.7   12858.6      12227.9   10253.6   13326.1     -0.52
碱性染料       2669.7     2287.2       1413.5    1008.8    1277.8    -16.82
直接染料       7410.1     5918.2       4336.3    2868.4    3537.6    -16.88
还原染料       1377.1     1801.7       1961.9    1219.3    895.9    -10.19
  靛蓝            656.9      585.4        668.7     112.3     21.5    -57.47
活性染料      30532.1   32853.1      30145.2   23194.5   23514.0     -6.32
硫化染料    784.6     1245.8       1539.5    1179.1    1350.8     14.55
  硫化黑    426.5      367.0        572.7     342.6    320.8     -6.87
其他染料    720.2     6776.1       5498.0    4453.8    3763.3     51.19
染料合计      60819.8   66998.7      60278.8   46422.1   50151.7     -4.71
有机颜料合计  34334.5   15857.4      23293.1   19042.5   23183.4     -9.35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十一五”期间,染料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国家取消出口退税(其中染颜料由13%降到0)、禁止加工贸易等宏
观调控的影响;经历了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政策限制;经历了行业多数重点企业进行产能转移、设备升级改造,
进入化工园区等大的行业调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染料行业出口严重下滑的重大考验。染料工业经过全
行业的共同努力,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加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力度,依然保持了
“十一五”期间平稳运行态势,行业的发展更加趋于科学化、理性化。
  今后行业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把产品创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
环保治理、清洁生产、综合治理等关系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的优势和作用,与专业院校紧密合作,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要更加注重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研究和
吸收发达国家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先进理念,注重人身健康与安全;要更加注重专业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行
业培训机制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