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泄漏事故频发 化工带压堵漏行业肩负重任
2011年46期 发行日期:2011-11-30
作者:赵正宏
泄漏事故频发  化工带压堵漏行业肩负重任
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 总工程师   赵正宏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化学工业飞速发展,而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以及与人民日常生
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产业。但是,在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破解安全生产的魔咒,事故总量居高
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不止,其中由于泄漏引发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和环境破坏,可谓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与蓬勃发展的化学工业经济形势极不和谐。
  带压堵漏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的高效手段,在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而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大形势下,化工带压堵漏行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  展  机  遇
  1. 带压堵漏技术应用日益得到重视
  带压堵漏是一项相当危险的作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带压堵漏还是一项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章操
作。如1990年,原劳动部就明文规定:“压力容器内部有压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直到1993年,
中国石化总公司制订了《带压堵漏技术暂行规定(试行)》,带压堵漏技术才正式登台亮相。
  带压堵漏技术一经运用,就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带压堵漏技术迎
着新世纪的曙光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重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第一次将带压密封正式列入可以用于紧急处置的维修技术,2009年以来更是加强相关技术标准
的制定,相继出台《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4-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
道》TSGR001-2009、《承压设备带压密封技术规范》GB/T 26467-2011、《承压设备带压密封剂技术条件》GB/T
26556-2011、《承压设备带压密封夹具设计规范》GB/T 26468-2011等一系列标准,带压密封技术作为一项实用
高效技术无可置疑地成为处置化工泄漏事故的关键技术,化工带压堵漏行业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2. 带压堵漏技术地位重要,需求广泛
  近些年来,由于泄漏导致的重特大事故屡见不鲜,触目惊心。
  1998年3月5日18时40分,陕西西安某液化石油气管理所一球形罐底部球阀受损泄漏,由于缺乏基本的
堵漏技术和装备,最终2个400m3球罐爆炸,造成11人死亡,31人受伤,附近10万居民恐慌大逃亡。
  2004年4月15日晚,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冷凝器穿孔溢出氯气事故,在泄漏处置
过程中,排污罐发生爆炸,全厂停产,并随之发生多次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被紧急疏散,
经济损失达亿元。
  这是早年发生的因泄漏引发的典型重特大事故。但是,时至今日,事故依然频发不止,后果依然严重,影
响依然恶劣。2011年以来,赫赫有名的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都漏了,而且,一桶比一桶
漏得厉害。
  中国海油
  2011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的合作方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报告,在蓬莱19-3油田B平
台发现漏油,之后,几经采取封堵措施,历经二个月,也未封堵成功,最终只有停产。由于康菲公司诸多不负
责任的表现,此次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11年7月11日凌晨4时10分,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一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
封泄漏着火。大火燃烧13小时后才被扑灭。
  2011年7月12日13时30分左右,位于渤海辽宁湾的中海油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发生故障,全油
田生产中断,原油泄漏入海。
  中国石油
  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炼油装置一三蒸馏转换发生泄漏引发火灾,大火燃烧
了6个小时后才被熄灭。因该公司于2010年7月16日发生油管爆炸,导致1500t原油泄漏入海,造成大面积
海洋污染,受到媒体炮轰,该公司总经理因此被免职。
  中国石化
  2011年5月10日下午1时,中国石化广州石化一汽油罐在进油过程中油气泄漏,发生闪燃爆炸,共造成7
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2011年9月23日晚,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高桥炼油厂炼油三部2号延迟焦化装置焦碳塔顶盖泄漏发生火灾,
大火持续燃烧3个小时才被扑灭。
  三桶油前仆后继地泄漏,烟火连天。道路运输也不消停,从南到北地凑热闹。
  2011年9月4日16时40分,甘肃省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四氯化硅的汽车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雾状
气体,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陇西至鸳鸯镇间接触网受到腐蚀,供电跳闸,造成陇海铁路上行线客车T114
次(兰州 杭州)、T54次(乌鲁木齐 上海),下行线客车K595次(杭州 乌鲁木齐)三趟列车在该区间停车,陇海铁
路中断7小时。
  2011年9月14日凌晨4点20分,河南省民权县双塔乡黄寨路段310国道发生6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20t
液化气罐泄漏,20余人被困,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难看出,由于泄漏导致的事故是当前化工安全事故的主流,已成为导致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一大主
因,迫切需要运用便捷高效的带压堵漏技术进行应急处置,避免事故的恶化升级。带压堵漏工作者在现代化工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大有用武之地。
  3. 带压堵漏技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广  近几年来,国家安监总局以科技为引导,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由于带压堵漏技术
在化工应急处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的有效手段,因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把推广带压堵漏技术作为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是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广大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爱民之举。因此,应该坚决按照国家
安监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深入地推广带压堵漏技术,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质检总局提供法律保障  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不断从规程修订、标准出台等方面加强锅炉压力容器等
承压设备管理,特别是把带压堵漏技术纳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带压堵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
法律保障,同时,又出台了《承压设备带压密封技术规范》、 《承压设备带压密封夹具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标
准的出台,为带压堵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力推进了带压堵漏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支持标准体系构建  当前,国家对标准编制的总原则是总量不增趋向减少,因此,
许多标准进行整合,使得国家有关标准的立法资源大大减少,在此形势下,国标委把多项带压堵漏技术标准纳
入立法计划并颁布实施,带压堵漏对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作用由此得到充分肯定。
  以上各部委对带压堵漏技术的法律支持、技术支持和工作支持,确定了带压堵漏技术在化工生产应急处置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化工泄漏应急处置的首选技术,这就为带压堵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严  峻  挑  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带压堵漏行业至少面临以下四大严峻挑战。
  1. 作业对象更为复杂
  从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故不难看出,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不再是传统的厂
内、陆上作业,而是从厂内到厂外,从陆上到海上,从水上到水下都需要进行带压堵漏作业,而且内容更复杂、
操作难度更大。作业对象的巨大变化,就从带压堵漏的技术、装备等提出了新要求。
  2. 化工装置、工艺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化工装置不断趋向规模化、大型化,大型化工园区不断出现,而且递增趋势明显,1000万t/a
的炼油厂屡见不鲜,2000万t/a的炼油厂也开始出现,而且一些高温、高压、深冷等复杂危险工艺不断运用,
这些都是带压堵漏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应对。
  3. 作业人员生命风险成本越来越高
  技术水平的提高、堵漏装备的改进,不能改变带压堵漏作业的高危特性,一旦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极
易发生火灾、灼烫、中毒、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工伤赔偿
费用大大增高,特别是死亡赔偿,从以往的一二十万增高加到六七十万,与此同时,还会产生相关的民事赔偿。
而如若发生重度烧伤,治疗费用往往难以估量。如此之高的生命风险成本,使得带压堵漏企业一旦发生作业人
员人身伤亡事故,就可能把企业辛苦多年的财富积累化为乌有,甚至倾家荡产。
  4. 技术必须实现标准化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这就要求带压堵漏企业不能
再各自为战,必须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提升带压堵漏行业的整体水平。现在国家安监总局正大大
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颁布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3013-2008,从规章
制度、危害告知、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各方面提出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带压堵漏企业必须
顺应这种形势的发展要求,尽快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5. 堵漏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为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安全发展,就是要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因此,带压堵漏作为化工泄漏应急处置的制胜法宝,要适应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时代要
求,就必须牢记带压堵漏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能抢一秒,不误半分。惟有不断提高堵漏技术水平,不断
提高堵漏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
  6. 堵漏技术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带压堵漏作业现象的复杂,化工园区、大型装置的出现,人员生命风
险成本的提高等新情况,要求带压堵漏企业的堵漏不仅要快,而且要好。要想做到又好又快,就必须做到技术
可靠、操作娴熟,没有可靠的技术、熟练的操作,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化工泄漏得到安全、迅速地控制消除。
这种新要求,给带压堵漏工作带来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科   学   应  对
  综上所述,带压堵漏行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受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考验。要想抓住机
遇,迎接挑战,就必须未雨绸缪,有的放矢,科学应对,努力实现带压堵漏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高效
化。
  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要按照新标准、新规范、新要求,对带压堵漏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推进从业人员操作技能迈上新水平。
教育要理论、实践双兼顾,既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也不能重实践轻理论,特别要注意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使从业人员能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便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同时要编好、选好教材,多请理论水
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老师执教。
  2. 强化硬件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高效堵漏,离不开现代化的堵漏装备。因此,带压堵漏企业要舍得在硬件上
投入,朝着不以人力而以装备取胜的方向努力。如果舍不得硬件投入,不仅影响堵漏效率,而且容易酿成事故
的恶化升级,对业主造成损失的扩大,也易对自身造成人员伤害。
  3. 加强技术交流与技术比武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带压堵漏工作者要眼光向外,不断学习、借鉴、应用他人的新成果,将行之
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用科技推动带压堵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要不
断加强业内技术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同时,行业组织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内技术大比武,推进带压
堵漏技术不断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结    语
  总之,带压堵漏是一项保障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以人
为本、安全发展、共建和谐的方针指引下,在当前化工安全生产形热严峻的强烈需求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只要能够认清大局,科学应对,就一定
能抓住机遇,战胜困难,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