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开局良好——2011年经济运行和2012年预测分析报告·上篇
2012年3期 发行日期:2012-01-18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开局良好
——2011年经济运行和2012年预测分析报告·上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行业经济运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实现快速平稳增长。据统计,截至11月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28家(主
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0.24万亿元(现行价格,下同),同比增长32.6%,占全国规模工业总
产值的13.3%。前11个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4%,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
3.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55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其中进口约占
25.0%,出口占9.1%;贸易逆差2381.0亿美元,同比扩大39.5%。
  2011年1~10月,全行业利润总额6813.44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6.5%。
前10月,全行业上缴税金6872.49亿元,增长25.5%;主营业务收入9.02万亿元,增长33.2%;资产总计7.75
万亿元,增长20.0%;从业人员679.39万人,增长8.1%。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将突破11万亿元,达到约11.2万亿,增长31%;主营收入达10.9万亿
元,增长约30%;利润总额8100亿元左右,增幅约为19%;投资约1.37万亿元,增长20%;进出口总额约6000
亿美元,增长32%。
  总体而言,2011年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出口
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
   1.石油天然气开采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截至2011年11月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276家,
累计产值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6%,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1.72%。前11个月,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1918.25
亿元,同比增长3.1%。进出口总额1890.93亿美元,增长47.5%,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4.3%;其中,进口1865.71
亿美元,增长48.3%;出口25.22亿美元,增长5.3%。
  1~10月,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3549.17亿元,同比增长38.5%,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2.09%;上缴税金2197.44
亿元,同比增长61.6%,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31.97%;主营业务收入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资产总计
1.77万亿元,增长13.0%;从业人员103.41万,增长0.5%。
  2.石油加工
  2011年,石油加工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受成品油价格调控影响,行业整体出现亏损。截至11月末,全国石
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228家,累计总产值2.79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7.29%。前11
个月,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00.44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0.58%;进出口总额563.58
亿美元,增长32.3%,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10.2%;其中,进口347.37亿美元,增长39.5%;出口216.21亿美元,
增长22.1%。
  1~10月,石油加工业累计亏损49.83亿元;上缴税金3036.27亿元,同比增长5.1%,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
44.18%;主营业务收入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资产总计1.20万亿元,增长21.1%;从业人员47.44万,
增长5.9%。
   3.化学工业
  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125家,累计总
产值6.0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61%。1~11月,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617.21亿元,
同比增长26.9%,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5.5个百分点,占比70.12%。进出口总额295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53.5%;其中,进口1675.81亿美元,增长23.2%;出口1277.74亿美元,增长31.3%。
  1~10月,化工行业利润总额3208.98亿元,同比增长44.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7.1%。前10月,化工
行业累计上缴税金1588.33亿元,同比增长34.1%,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23.1%;主营业务收入5.26万亿元,增
长35.9%;资产总计4.57万亿元,增长22.5%;从业人员502.89万,增长9.8%。
  预计化学工业2011年产值约6.58万亿元,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约3500亿元,增长35%。
   4.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199家,累
计总产值2442.9亿元,同比增长33.4%,约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4%。前11个月,专用设备固定资产投453.1亿
元,同比增长26.5%,高于石油和化工行业平均增幅5.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速。进出总额110.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4.9%,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2.0%;其中,进口60.99亿美元,增长20.0%;出口49.72亿美元,增长
65.6%,专用设备出口增长较快。
  1~10月,专用设备制造利润总额105.12亿元,同比增长14.7%;累计上缴税金50.45亿元,增长21.9%;
主营业务收入1938.11亿元,增长34.6%;资产总计2073.83亿元,增长23.4%;行业从业人员25.67万人,增
长11.5%。

                                         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011年在宏观经济向好、内需不断扩大的市场支撑下,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明显特征:
  1.经济运行快速平稳,国内市场需求强劲
  经济运行快速平稳。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增长总体快速
平稳,波动相对较小。前11个月,行业产值增幅达32.6%,月度累积最高增幅为35.0%,最低为32.6%,最大累
计波幅在2.4%之内;前10个月,行业主营收入增长33.2%,最大累计波幅在2%之内,经济运行走势较为平稳。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1~11月,我国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1.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约1个百
分点;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是支撑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拉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复苏发展
的主要引擎。
  2.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不仅在经济规模上占据化学工业大半壁江山(产
值占比56.3%),而且在行业效益的增长中举足轻重。近几年来,专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在化学工业利润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11年,专用化学品利润占化学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约达31.5%,较2010
年上升约1.5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占比16%,较2010年同期上升约1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原料占比13.5%,较2010
年上升约0.7个百分点。化肥、橡胶制品等传统化学品在利润增长中的比重则不断下降。
  3.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大约2.5亿t标煤,同比增长6%;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约
1.4亿t标煤,增长7%。全行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48t,较2010年下降17.1%;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50t,
较2010年下降16%。重点产品综合能耗继续下降。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1年上半年,我国油气产量综合能耗每吨耗标煤91.25kg,同比下降6.53%;原油加
工每吨耗标油67.29kg,下降3.1%;乙烯每吨耗标煤849.5kg,下降5.83%;烧碱每吨耗标煤448.18kg,下降3.82%;
纯碱每吨耗标煤337.88kg,下降1.12%;电石每吨耗标煤1051.2kg,下降0.54%;黄磷每吨耗标煤3258.93kg,
同比增长2%;合成氨每吨耗标煤1373.8g,下降1.18%。除黄磷综合能耗有所反弹外,其余均明显下降。
  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依赖资源、环保压力较大行业的发展受到制
约,经济占比呈下降趋势。2011年,橡胶制品产值在化学工业中的比重约为10.9%,较2010年下降0.6个百分
点;化肥产值比重约为10.5%,较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涂(颜)料行业比重约为7.0%,较2010年下降0.7
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上看,近年来,上述行业也明显低于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等技术和附加
值含量较高的行业。经济增长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4.中西部地区增长加快,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前11个月,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31.6%和26.2%,快于东部
地区增速17.9和12.5个百分点,比2010年分别加快11个和15.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比重达51.5%,
较2010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中部地区新开工项目增长也相对较快。前11个月,
中部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2%,中部地区较2010年同期提高约0.6个百分点。2011年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有所
加快。
  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2011年1~11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行业总产值分别为6.66万亿元、1.88万亿
元和1.70万亿元,同比增长29.6%、37.6%和39.8%,中、西部地区明显快于东部。从产值比重上看,东部地区
占65.19%,比2010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分别占18.29%和16.53%,合计占比较2010 年同期
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上升有加快的趋势。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协调。
  5.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非公经济比重首次过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业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11年首
次过半。
  非公经济比重首次过半。据统计,2011年1~11月,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8%,
占比50.0%,预计全年比重将达51%,历史上首次过半;公有经济产值4.87万亿,增长29.2%,占比47.5%;其
他经济比重约2.5%。与2006年相比,2011年非公经济在行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了15.8个百分点,公有经
济占比则下降了16.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比重每年平均提高3.15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011年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
百分点。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为疲软。
  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总体上看,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增幅较大,特别是前三季度运行十分平稳。但
是,进入四季度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减缓、需求萎缩,各类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叠加影响,行业经济回调显著加
快,下行压力骤增。数据显示,10月份,全行业产值增幅首次回落至30%以下,为27.3%,11月份再创新低,只
有22.4%,增幅比10月下滑近5个百分点。效益下降更为明显。10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出现罕见的下降,且
降幅达10.8%,这一现象应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11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为9.0%,较10月大幅回落4.2个百分点,价格
总水平涨幅回落至年初水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份化工行业价格全线大挫,总体涨幅只有5.7%,回落至
2010年初涨幅水平。表面看,四季度市场波动情况有些与2008年相似。但不同的是,2008年四季度价格跳水由
上游开始,上游跌势猛于下游;而2011年正好相反,价格领跌主要从下游终端市场开始,下游跌势明显甚于上
游。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必须高度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努
力开拓新的需求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尿素产能(折纯)约为3400万t/a,超过国内需求的30%以上,磷肥产能2150万t/a,
超过国内需求20%;2010年我国轮胎产量中47%以上依赖出口市场消化;烧碱和纯碱产能过剩也均在20%以上,
电石产能2386万t/a,产量1522万t,产能利用率仅63.8%;而甲醇的产能利用率仅有40%左右。一些行业由于
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衡,导致市场长期低迷,竞争异常残酷。据专业协会统计,2011年,烧碱新增产能约400
万t/a,纯碱340万t/a;此外,甲醇、电石、尿素等行业产能扩张仍未停止。
  3.炼油效益大幅下降,开采业投资动力不足
  炼油效益大幅下降。据统计,2011年5月,炼油业当月净亏损30.90亿元,是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8
月份年内首现累计亏损,前三季度炼油业累计亏损11.7亿元。炼油效益恶化,最根本的因素是市场价格机制的
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税负较重。炼油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纳税大户,2011年前10个月,累计上缴税金
3036.27亿元,同比增长5.1%,占石油和化工行业税金总额的44.2%。
  开采业投资动力不足。2011年1~10月,石油天然气开采固定资产投资1918.25亿元,同比增长0.0%,连
续第5个月投资累计下降后首现回升迹象。初步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开采难度加大,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我国
油气田很大部分是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经多次采油,成本很高;二是税金增长过快,前10个月油气开采利
润增幅为38.5%,而税金增幅则达到61.6%。油气开采是高投入行业,投资下降有可能对未来油气生产产生长远
和重大影响。
  4.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对外贸易磨擦形势复杂
  2011年我国贸易救济立案3起,其中一起是石化产品。(2010年立案5起,其中石化产品2起)。2011年前
11个月国外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贸易救济立案14起,其中新立案9起,日落复审立案5起,涉案金额1.86
亿美元。(2010年国外对我国石油化工产品贸易救济立案22起,其中新立案件8起,日落复审立案14起,涉案
金额1.9亿美元。)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外贸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宏观形势。
  2011年贸易摩擦的特点:一是贸易摩擦手段变化多端,除传统的出口补贴、提高进口关税、实施进口禁令外,
非关税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已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二是发达国家更多利用政治、
经济等非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