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无卤是否等于环保 ?
2012年32期 发行日期:2012-08-20

无卤是否等于环保 ?

——电子行业绿色化趋势下的阻燃剂环保标准探讨

  宫艳玲                                

  近日,“电子行业贯彻‘十二五’规划节能环保座谈会”等一系列行业会议召开,全面展现了未来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与其息息相关的阻燃剂等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关注,各大电子企业对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判断新标准也展开了新一轮探讨。

 

电子行业绿色发展趋势日趋明朗

  当前,中国电子产品的产量、消费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电子产业的环保与综合利用、绿色发展趋势更加明朗,今年各项法规政策的推进更加迅速。2012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以及“十二五”时期清洁生产、环保装备、节能、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528日,《关于公布从事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的认证机构确认结果的公告》发布,中国RoHS有了实质性进展;61日,新一轮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启动;64日,《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7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电子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环境保护处郭庭政表示,电子行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环保水平,但是在“十二五”期间仍应继续努力,做到源头污染物减量。

  1.注重源头减量

  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能够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行的工作。据郭庭政介绍,电子行业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清洁生产,即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征集,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及国家买断重大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权供行业免费使用,创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其中,根据《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推广环保型阻燃剂,二是加快无铅焊料的工程实验研究,提高其可靠性,推广二元、三元、多元合金类无铅焊料。但对于无卤化,电子应用企业和阻燃剂生产企业还在深入讨论中。溴科学与环境论坛中国工作组李家鹏表示,无卤化能否与环境友好划等号尚需商榷,要站在全生命周期来看待电子产品的环保问题。

  2.中国RoHS的最新进展

  备受关注的《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中国RoHS)也有了新的进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综合利用处处长黄建忠介绍,《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已于2012717日进行了核稿,将进行提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进行会签之前的确认,并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务会审议,预计将于2012年第四季度出台。

  据了解,《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前身是《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此次修订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个不变”、“三个改变”。所谓“两个不变”是指渐进、稳步推进的思想,采用“两步走”模式开展工作不变,限用物质范围与国际保持一致不变。“三个改变”主要包括:扩大了调整对象的范围,由电子信息产品扩展到整个电子电气产品;第二,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名称改为污染控制达标产品管理目录;第三,纳入污染控制达标产品管理目录的产品不明确规定必须进行CCC认证,改为按照污染控制合格评定制度管理。

  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配套的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以下简称国推自愿性认证)已逐渐走上正轨。718日,15家行业领军企业首批获得国推自愿性认证证书。这一认证被业内俗称为“中国RoHS认证”。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认证中心技术发展部部长杨檬透露,为了鼓励企业进行认证,未来将有一系列的政策与国推自愿性认证挂钩,如CCC认证结果采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减免、政府采购、国际互认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国RoHS与欧盟RoHS在控制范围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我们并不急于跟进,想再观望一下这个认证进展。”某外资企业代表坦言。

 

探讨环保阻燃剂新标准——无卤阻燃并不等于环保

  针对绿色环保阻燃剂的争论,业界人员表示,判断阻燃剂是否绿色环保的标准不应盲从于任何环保组织、环保标签或舆论导向,而应由阻燃剂本身具备的条件决定。首先,不只是阻燃剂,任何绿色化学品都应是非PBT物质(PBT: 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and toxic),即化学品对环境的释放不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同时也应是非CMR物质(CMR: carcinogenic, mutagenic or toxic for reproduction),即对人体没有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等方面的影响。其次,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环境友好阻燃剂不管是在上游原料提取、生产运输或下游使用回收环节,都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环保型阻燃剂对环境释放小,在生命全周期内耗能排放少并且便于回收处理。最后,绿色阻燃剂必须满足相关法规监管和性能要求。

  基于这三个标准,电子企业表示不能盲目的以无卤或有卤来判断阻燃剂是否环保。决定化学品毒理性能的是其化学结构而不是元素,是否含有卤素跟阻燃剂是否环保没有任何关系。大量卤系阻燃剂都符合非PBT的特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释放,而也有部分无卤阻燃剂符合PBT的部分条件,比如绝大多数磷酸酯和部分磷酸盐、次磷酸盐带有H400对水生物有巨毒的标签。继而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卤系阻燃剂(主要是溴系阻燃剂)主要原料溴素的提取不会破坏地表、占用耕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的低碳优势,而无卤阻燃剂大多牵涉矿产资源的开发,是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其次在法规方面,大部分卤系阻燃剂都符合欧盟严格的化学品监管体系,如REACHRoHS等,而中国目前没有任何法规对整个卤素家族阻燃剂提出限制,卤系阻燃剂作为传统的阻燃剂,以成熟的技术和价格优势仍然占有大部分的阻燃市场。

  自2003年欧盟颁布RoHS指令以后,国内便开始如火如荼发展无卤化阻燃剂。但无卤化起步较晚,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成本较高,专家表示,片面强调无卤化将误导社会公众和厂商盲目跟风追求无卤化,而不成熟的无卤产品会降低阻燃水平,反而威胁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这种做法也会误导监管部门采取片面的政策措施,增加不必要的检验和认证,继而增加阻燃成本和电子产品的价格,给消费者增添负担。无卤产品作为众多阻燃剂产品中的一种,其发展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部分电子厂商表示,无卤阻燃剂在前两年备受推崇,所以不少电子厂商盲目地更换了阻燃剂类型,最后引起了成本增加、效能降低、因产品可靠性降低发生召回等等问题。这几年,电子厂商回归理性,更加科学地看待无卤和有卤的问题。而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三项标准:符合非PBT特性,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小以及满足相关法规和性能要求都符合电子厂商的利益诉求,所以电子厂商在选择阻燃剂时,不仅应考虑消费者的安全和承受能力,还应参照这三项标准做出正确选择。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