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创新战略
“2012国际石化大会”助推行业国际化交流与发展
——专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赵俊贵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2年9月10~12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暨第十一届国际化工展”在天津隆重举行。会上,我们特别采访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先生,赵会长为我们解读了大会的总体情况和热点议题。
【周刊】赵会长您好,我们看到本届石化大会和国际化工展同期隆重召开,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参与,会议热点议题层出,也发表了很多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观点。请您介绍一下本届大会的背景以及亮点?
【赵会长】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经过这十年的高速增长,当前行业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而化学工业更是从2010年开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已经占世界总量的约20%,与美国相近。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中国化工产品和化工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到国际市场。一方面,我们的能源和很多种石化化工原材料还依赖进口,同时,国内很多大宗化工产品很大程度还要依赖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跨国石油和化工公司来到中国投资,而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投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这几大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和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都面临着产业格局的重新分工和转移的变革,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的变革,行业需要探讨我们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竞争力。因此,本届石化大会的主题定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战略与创新”,组织了国际石化市场趋势、石化行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石化产品交易及融资的创新发展、化学品与公众认知、醋酸及衍生物市场等专题报告会;尤其会议期间举行了CEO圆桌会、中韩石化会议等高层闭门会议,来自中、美、日、韩、欧、中东等国家地区的40余位CEO发表了众多最具国际性、权威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和观点。大会以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为国际石化发展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我们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工展”也同期举办。可以看到,国际化工展的现场展示和精彩的系列活动,不仅让中外人士增进了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同时也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化学工业的现状和进步。展会上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展商、10000多名专业观众,与国际石化大会上的40余家跨国CEO、1200余名高层代表,共同互动,深入交流,起到了互相促进、相互借力的作用,为中外企业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
【周刊】国际石化大会从2010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这几届石化大会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国际石化大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地区的经济推进和国际合作有什么影响?
【赵会长】可以说,国际石化大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壮大的。近十年来,中国化学工业高速发展,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才开始真正走进国际市场,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可以看到,石化大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国际参与度越来越深入,国内企业在舞台上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因此,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随着我们产业竞争能力的逐步提升,国际石化大会将会伴随着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国际石化大会开启了中国石化行业高层次国际交流的先河。它有利于展示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在国际舞台的整体形象,这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国中化、神华集团等大型央企高层决策者全部出席的惟一会议,能够全面展示中国的整体水平和企业形象。其次,汇集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内的外企CEO等高层,则通过与中方高层的集中的交流,对中国整体石化工业的了解越来越深。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中外石化企业领袖们无形中还起到了“民间外交”的作用,助推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走出去的进程。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届国际石化大会在天津召开,对天津石化产业的发展、天津南港国家级石化基地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我们组织的各项活动,帮助跨国公司的高层领导有机会到中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参观,亲身感受中国化学工业基地的发展。据悉,去年在石化大会的合作和洽谈中,为天津吸引了超过1000亿元的投资项目,而本届大会也有陶氏化学等重要投资项目在此签约,将更进一步促进天津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
【周刊】近年来,由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企业事故等各种公众事件的发生,使得化工行业受到了很多的误解和责难。从行业管理者的角度看,您认为如何来来提升公众对化工业的认知?如何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赵会长】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在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来自社会的评价和影响。尤其近年来中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安全、环保事故,引发了人们的忧虑和担心。因此,本次论坛中的“化学品与公共认知”主题,也非常符合当前的化学工业发展实际,符合责任关怀理念、提升公众认知的新趋势。面对人类对化学工业新期待、新要求,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化工行业的自身能力以及公众认知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坚定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当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化学工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国化学工业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但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并不能削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寿命的延长,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社会对化学工业提出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的要求,医疗卫生、文化健康、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化学品需求更加多样化,将为化学工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化学工业提供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为社会提供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技术解决方案,有利于解决人类和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还要坚定发展化学工业的信心。
其次要加快化学工业产业创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物质的问题必须用物质的办法解决,解决化学工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技术创新,用更加先进的物质基础装备改造和提升化学工业,从物质上提高化学工业的本质安全环保水平。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公众、社区、社会的沟通,推进人们对化学品的认知和了解。任何物质的手段都是由人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去实现的,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化工文化。要牢固树立生命第一、安全第一在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配送、使用、回收以及处理整个过程中;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保因素,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消除或控制各种可能的危害和风险;同时要通过必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周边社会、社区对化学、化工企业的了解和认知水平。
向世界各国承诺在中国化工行业推广责任关怀,这是树立我国石油化学工业新形象的重要举措。自从2002年中国石化联合会与AICM签署合作协议以来,我们正式在中国推广责任关怀计划,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0多家化工企业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石化联合会还制订了中国特色的责任关怀推广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体系,成立了责任关怀委员会,特别是中国责任关怀实施准则已经由工信部批准作为行业标准实施。同时,我们召开的“责任关怀大会”、“国际石化大会”也加强了绿色化工的推动。今年年初,石化联合会召开了“调结构转方式经验交流大会”,推荐了先进企业的案例和做法;今年10月份,我们还将与宁波市政府再次联手举办首届“绿色化工发展论坛和绿色化工展览会”。
我们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将会更加注重树立责任关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周刊】我们看到本届大会紧贴国际发展的大趋势,对创新、化学品与公众认知、供应链、市场与融资等众多热点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您的分析来看,您认为国际跨国公司、国内石化企业对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关注点是否有所不同?
【赵会长】由于中国石化企业和世界石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但是面临的经济大环境和挑战又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说,国内外企业关注的问题有共同的一面,也有差异化的需求。例如,跨国公司更多关注中国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保问题、公共认知、碳排放甚至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而中国的企业则更多想寻找投资、技术等的合作,以及关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域的问题。
本次会议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外企业共同高度关注了化学品的安全、公众认知等问题。由拜耳、朗盛等四家外企牵头组织的“化学品和公众认知”专题会议,集合业界代表讨论了化学工业的社会责任、公众认知等议题,加强了化学工业的作用和良好形象的宣传。化学企业更加注重责任与关怀的意识,注重与社会和媒体主动沟通,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这种做法,值得中国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