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的可持续之路:重在“研发” 赢 在“增效”
——访赢创工业集团丙烯酸聚合物业务线亚太区创新业务总监栾大齐博士
□ 记者 胡琴 薛洁
周刊:化工新材料是具备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产业,赢创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的情况如何?
栾大齐:2008年11月,赢创开始在位于上海的中国多用户基地生产模塑料。2009年年底,赢创位于上海化工园区的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生产基地全面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欧元。这使赢创成为中国市场中唯一一家能够提供所有市场所需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产品的公司,年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万吨,还能生产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特种单体、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及热塑性甲基丙烯酸树脂。
2011年,赢创将上海生产基地的宝克力?誖模塑料产能增加一倍,从原来的2万吨提升至4万吨。同时,公司在中国长春的PEEK工程塑料生产工厂也在同步扩建。为了顺应全球科技一体化的大趋势,2011年,赢创在台湾建立了面向电子与照明行业的“高级项目屋”,这是赢创历史上第九个项目屋,也是第一个在德国以外成立的项目屋。这一举措体现了赢创“致力于贴近客户”的理念。本地研发、本地生产、迅速占领市场是这个高级项目屋的宗旨,目前照明、显示器、平板电脑、太阳能、光电、LED、功能性涂料正处于分阶段研发应用进程中。2012年,赢创进一步扩建在台湾的光学级宝克力?誖生产基地的产能,从4.0万吨增至8.5万吨。同时,赢创位于新加坡的聚酰胺12生产基地也将在2014年建成投产。
从地理位置看,赢创的新材料投产地点在亚洲已经占据了多个优势位置,这将有利于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也能保持业务单元良好的平衡发展。
周刊:目前全球都在大力提倡发展新材料产业,您如何评价当前全球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栾大齐: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无论是新技术、新用途还是新方法,最终都将以新材料这一实体产品为落脚点。作为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更是与信息、生命、能源并称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因此,未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到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将会达到25%。
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由于地域的不同,各个区域新材料的发展领域也有所不同。欧洲市场的新材料主要服务于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亚洲市场的新材料则主要关注电子行业、光电行业以及太阳能行业。
新材料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开发新材料;二是对现有材料开发新的应用。这也是未来新材料产业的两大重要发展趋势。开发新材料是“横向”发展,旨在进一步扩大新材料产品组合;而“对现有材料开发新的应用”则是“纵向”发展,旨在实现现有材料应用的多样化和高效化。目前,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改变此前的“重‘开发’轻‘增效’”的模式,兼顾“开发新材料”以及“提高现有材料的利用效率”。
周刊:创新驱动新材料发展。作为一家创新型公司,赢创的全球研发战略是如何部署的?中国提出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赢创如何看待这一机遇?在中国有无发展侧重点?
栾大齐:就全球而言,综观赢创在研发、资金、人才、专利等各方面的投入,公司未来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位置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仍将是“研发”。据统计,赢创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资额约3亿欧元,其中80%的研发投入被用来研发短期项目,这些项目直接跟市场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业务部自己可以控制;另外15%至20%是用于研发中长期或者高冒险的项目,由集团来管理。
赢创在全球和中国的业务活动都与高增长的全球大趋势相结合,即健康、营养、资源效率和全球化。
从产品布局上,赢创主要关注高性能聚合物和工程塑料的产品开发,其中的PA(聚酰胺)12、PMMA、PEEK等都是高附加价值的特种化学品。当然,赢创不仅仅只是开发塑料产品,还将着力于开发塑料的系统解决方案,并迎合全球大趋势。拿全球大趋势中的“资源效率”来说,赢创就有多种的解决方案。比如,赢创最近在德国开发了一种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生产技术,该创新技术具备高度的环境友好性,几乎完全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常见的废酸和硫化物的排放问题。与其他MMA生产工艺相比,它在原料使用效率方面更有巨大竞争优势。
其次,生物基VESTAMID?誖Terra聚合物部分或全部都是用可再生原料制成,赢创的研发团队利用蓖麻籽油及其衍生物合成了制造VESTAMID?誖Terra产品的所需要的单体。所以从原料角度来看,此种技术更是注重生态环保,从源头就能保证绿色。
再次,赢创所生产的宝克力?誖材料持久耐用,三十年不泛黄。一般情况下,其他透明塑料制品在安装后要经过两次更换,而使用宝克力?誖材料则完全不需要任何更换。宝克力?誖材料更能够百分之百循环使用。这一特性极大地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
这三个案例,足以诠释赢创工业集团战略架构中的资源效率运作不仅行之有效,更倡导着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周刊:赢创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可否介绍一下最新的研发情况?
栾大齐:我想再次提及一个数字:赢创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约为3亿欧元,而我们研发的实力和效果可以从赢创的销售额得到体现。赢创2011年销售额中有19亿欧元来自于过去5年内开发的产品和应用,这也体现出过去5年我们研发的产品和应用的商业化价值所在。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赢创2011年全球研发费用总额达3.65亿欧元,相对于2010年增长了8%。赢创研发机构的地理位置分布也能体现出公司的研发实力。赢创在全球共有超过35个研发中心及约2400名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广,主要是希望研发人员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倾听客户的声音,以开发出更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现在中国地区是一个最大的市场,所以贴近中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市场在此。
周刊:目前赢创的新材料产品重点着眼于哪些应用领域?哪些产品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栾大齐:多达30%的汽车零件源自化学品,因此赢创非常重视汽车工业领域。赢创生产的宝克力?誖模塑料可以应用于汽车行业制造透明的塑料车窗。由于宝克力?誖塑料车窗能有效减轻汽车重量,从而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开辟了新的机会。宝克力?誖模塑料制造的塑料车窗比传统的玻璃车窗轻40%至50%,车身减重对降低燃料消耗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环境保护。同时,宝克力?誖塑料玻璃已经通过了实测阶段,并成功的应用于莲花Exige跑车。此款高度轻量化跑车的挡风玻璃和侧窗都由高透明、耐候和轻质的宝克力?誖材料制成。中国的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已在其一款量产车型中使用宝克力?誖塑料制作固定三角窗,该品牌的信号灯灯罩也由宝克力?誖塑料制成。除了宝克力?誖这一产品外,赢创的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车身、底盘到内饰和管道系统等零配件。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于新能源汽车加大了投入,政策方向已经明朗,我们的材料生产供应链也将跟随这个方向。
另外,赢创也非常看重照明市场。照明灯具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问题。而宝克力?誖材料基本上都可以克服老化的困扰,我们甚至可以提供30年使用寿命的保证。
同时,我们认为赢创在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同样广阔,以电子产品LED TV为例,LED TV里面,尤其是薄型的LED TV会有一块宝克力?誖材料的导光板。针对亚洲特有的光电产业,赢创在台湾设立了高级项目屋,其新材料探索的重点集中在照明、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光电、LED和功能涂料等领域。此类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同时对研发速度也提出了高要求。高级项目屋正是为了适应快速消费电子产品的特点,为未来电子产品的研发做好铺垫,同时也体现了赢创在研发创新方面的预见性和领先性。
周刊:我们也看到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目前经济的疲软是否对赢创的销售或者是利润有所影响?
栾大齐:赢创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均匀分布在多元化的应用市场。我们的产品在每个市场的分布均控制在20%以内。所以我认为全球经济下滑即使不能避免,但对于赢创的利润影响也是有限的。
赢创公司的全球战略和中国战略,都是基于公司长期的战略规划而制定的。只有具备抗风险的能力,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才会更加长远。所以,我们坚信赢创一定能在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道路上保持领先地位,并走的更稳、更快、更强。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赢创将其全球和中国的业务活动与高增长的全球大趋势相结合,专注于健康、营养、资源效率和全球化。赢创以进入具有吸引力的未来市场为目标,致力于贴近并均衡客户的终端市场,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工作。
赢创是全球领先的功能聚合物供应商之一,拥有三大利润增长杠杆: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专业化实力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公司持续开发塑料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并迎合全球大趋势,提升资源效率。同时,赢创还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和替代现有材料的新应用,推动其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增长。
针对中国的新材料市场,赢创为轻量化设计提供功能聚合物产品,以提高各行各业的资源效率,如汽车、航空、石油与天然气、体育器材和电子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