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轻烃利用 煤制烯烃 特种橡胶
2013中国化工热点产业峰会剪影
2013年是我国未来十年发展的起始之年,“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和新一届国家领导的顺利选举,为研判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走向打开了至关重要的观察窗口。预计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幅,行业将整体保持“稳中趋好”的态势。但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这里面既有来自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和管理不到位的深层原因。因此,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行业责任关怀,全面促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市场和行业信息交流,努力提高行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等仍将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突出重点任务。4月11~12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工信息》周刊、CCR(CHINA CHEMICAL REPORTER)承办的“2013中国化工热点产业峰会”主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业内代表围绕化工行业的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热点议题精彩纷呈
中国化工行业增长相对强劲
——埃森哲大中华区化工事业部总监 黄京海
近年中国是少数几个经济增长速度快而通货膨胀较温和的国家之一。未来十几年,中国将会继续保持最大产出和最快增速地区的记录,同时精细化工品的产出也会增长。城市化趋势和产业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 年中国制造将占全球产品的40%。
“十二五”期间,化工行业目标增速放缓,但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保持平均年增长率10%以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汽车、建筑、造纸、纺织和轻工业将继续促进化工市场需求;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型材料技术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化工行业发展;产业技术集成和创新的要求,需要企业向并购、转型和走出国门发展。
页岩气革命对烯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总监严乐平
页岩气革命带来充裕的天然气资源,美国裂解生产商已转而使用更加轻质的乙烷原料。过去两年,美国化工领域已经宣布了逾50个新建项目,以利用页岩气和凝析液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预计未来美国页岩气产量仍将大幅增长,北美将会有更多页岩气用作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产品供应将会增加,北美石化产业强劲复苏。
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大获成功所带来的充裕廉价原料的影响,乙烯/丙烯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已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新建页岩气化工项目大部分将在2015-2018年投产。将拉大与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的成本差距,对欧洲、亚洲尤其中国相关石化行业形成打压。
未来几年,全球烯烃产能格局将显著改变,将集中转向具有成本优势的中东和北美地区。今后将有更多数量的石化产品和塑料将从北美、中东出口到亚洲地区。
破解化工产业环境约束条件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保专家 曹凤中
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要求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来把握和统筹解决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化工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条件,对化工产业的约束也要符合这一趋势。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大型化工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条件,没有环评审批文件,违规化工项目即使落地也是“黑户”,后续开发会遇到一系列难题。建议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考虑将化工产业纳入直接审批的建设项目目录,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并结合国家有关化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严格控制规划布局、限制总量,提高新型化工产业准入门槛,及时遏制化工产业盲目、无序发展的态势。
化工项目具有很高的投资强度,利用绿色信贷政策可抑制投资冲动。以100万吨/年煤液化项目为例,每万吨油品的建设投资高达1亿元以上。动辄百亿元的投资强度,没有银行贷款将难以实施,卡住化工项目的资金来源,可以有效遏制化工项目遍地开花的局面。最近关于聚碳酸酯的项目是否纳入双高项目也出现了争议,对这个问题,环保部门将根据项目的发展与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正确处理。
煤化工需要有序发展
科技部“863”计划洁净煤主题专家组组长 任相坤
我国煤化工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项目多、规模大、产品品种多。煤化工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需要有序发展,现有传统煤化工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新上项目需要慎重,同时要加强跨行业研究煤化工的力度。现代煤化工发展必须坚持规模化、大型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力争同时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实现煤炭资源分级利用、合理利用、综合利用;二是实现能量系统合理回收、利用,提高系统能效;三是实现人、财、物高度集成,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四是实现环境综合治理,将污染物回收资源化利用,降低环保成本。
煤化工投资所需的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建一个项目的资金可以建6个同等规模的以原油为原料的项目。从国外经验看,主要强调煤化工项目的示范,更重提新的概念,但很少真正实施。而国内的工业化步伐很快,世界第一套煤炭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工业化装置都在中国,中国煤化工的工业化、商业化示范处于世界前列。但在技术方面,关键技术和系统技术方面国内外仍存在差距。
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成立
4月11日,在“2013中国化工热点产业峰会”上,《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主编宫艳玲宣布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成立。
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原料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我国石化和煤化工行业高速发展,C3、C4、C5、C9、C10等轻烃资源量不断增加,但化工利用率一直偏低。轻烃综合利用已经形成了新的商机和投资热点。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来讲,如何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解决烯烃短缺问题,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形势下意义重大。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十分关注轻烃的分离和综合利用,先后召开了“2010年C5分离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和“2012年C4、C5、C9、C10分离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论坛”“2012碳三产业发展论坛”等多次研讨会,会上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单位以及政府管理单位的代表共同研讨了C4、C5、C9、C10分离技术与化工利用的相关问题,尤其对这些资源的产业链设计、分离技术、高值化应用、发展方向等格外关注,与会代表一致呼吁成立由政府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下游用户及相关单位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可代表国内C3、C4、C5、C9、C10轻烃行业的权威组织,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分享产业、技术、市场、政策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拥有多年服务化工行业、运营化工组织的深厚底蕴,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权威综合性信息采集、情报研究、咨询服务、会展组织、技术交流、国内外领军合作伙伴等优势资源,承担“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的相关职责和任务,因此,通过近两年的酝酿和沟通,在广泛征求各界业内人士的基础上,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特批准正式成立“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
协作组作为C3、C4、C5、C9、C10等轻烃分离、加工、应用企业之家,是中国轻烃综合利用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并将在未来开展信息数据、产业分析、政策传导、会议展览、交流培训、咨询规划以及专利、设计、法律等服务。“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挂靠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秘书处设立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型核心传媒《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名誉理事长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先生担任,秘书长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主编宫艳玲担任。协作组将邀请国内外权威行业专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成立“轻烃专家委员会”,同时设立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单位、列席会员等四类会员级别,分别提供企业宣传、信息服务、专题资料、会议交流及各项订制服务。
协作组理事长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是全国化工行业综合性信息采集、信息研究、信息服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中心,设有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化工分馆、全国化工国际展览交流中心、音像出版中心、化工节能中心,赋有化工期刊管理、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等社团工作职能,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承接有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化工产品产业损害预警信息监测、重点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数据中心等一批国家重要课题,是全国化工系统享有盛誉的权威行业综合信息服务机构。
协作组第一批副理事长单位
兰州寰球工程公司以设计为主体,主营工程设计、工程咨询、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石化科技成果有形化等业务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现拥有自有技术10万吨丁苯、5万吨丁腈橡胶的合成橡胶成套技术;拥有12万吨乙腈法抽提丁二烯、10万吨异丁烯制叔丁醇、20万吨临氢碳四芳构化、6万吨碳四烷基化、8万吨MTBE及1-丁烯等碳四综合利用成套技术;拥有2万吨碳五石油树脂等碳五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属山东省重点支持的国有控股集团,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产业,行业涉及聚氨酯、先进表面材料、新型节能建材、绿色人造板材等领域万华的使命是打造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万华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MDI制造商,到2013年底,万华MDI总产能达到164万吨/年,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两套生产装置万华是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技术全球领先2012年销售收入总额超过245亿元人民币,全球共有近6000名雇员。
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现有总资产53.5亿元,是一个集生产、研发、储运及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28万吨C4综合利用装置(两套)、50万吨甲基叔丁基醚装置、18万吨丁烷脱氢装置,年产甲基叔丁基醚50万吨、丁烷18万吨。仓储区建有两条铁路专用线,3万立方米容量的储罐。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目前公司正在建设6万吨丁基、卤化丁基橡胶和6万吨异戊二烯、5万吨稀土异戊橡胶联合项目。2013年2月21日,40万吨/年异丁烯脱氢项目进入正式开工建设阶段。
山东省石化轻烃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烟台大学“化学工程与过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化工制造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强化实验室、“化工新材料过程强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于2012年。该中心结合山东是化工大省,拥有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副产了大量的轻烃,其化工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的特点,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创新。将以C4/C5等轻烃分离技术升级与推广、轻烃异构化催化技术开发以及由轻烃生成汽油添加剂、橡胶、有机玻璃等精细化学品工艺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原燕化研究院)创建于1971年,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人;主要从事合成橡胶工艺、石油化工催化剂制备、基本有机原料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和环保水处理等技术开发工作;拥有十余套中试装置、数十套模试装置以及齐全的大型分析仪器;化学工艺、化学工程、仪表及自动化、分析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成套技术开发经验。拥有200余项专利,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工业技术方面有骄人的业绩,数十个项目实现了工业化。其中“热塑性弹性体SBS成套工业生产技术”分别许可巴陵石化和燕山石化建成万吨级工业装置,“溶聚丁苯橡胶工业生产成套技术”许可燕山石化建成万吨级工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