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替代进程不可逆转 含氟烃市场总体仍保持增势
2015年35期 发行日期:2015-09-11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替代进程不可逆转 含氟烃市场总体仍保持增势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姜艳艳

  含氟烃类(氟利昂)的主要种类有氟氯烃(CFCs)、氢氟氯烃(HCFCs)、氢氟烃(HFCs)、全氟烃(PFCs)、含氟烯烃(HFOs)。其中CFCsPFCs已基本淘汰(以下除非特殊指明,均指在暖通空调/HVAC领域和发泡等有大量排放的行业),同时被淘汰的还有哈龙(Halons,含氟溴烃);HCFCs在发达国家已淘汰,在发展中国家也在淘汰过程当中。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HFCs。产品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是其排放后分解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被称为ODS物质),其次是因为一些产品的温室效应系数(全球变暖潜力,GWP)较高。

 

一、此消彼长,全球市场发展缓慢

  目前国外主要含氟烃生产企业有美国杜邦、霍尼韦尔、墨西哥化学(收购了英国INEOS的氟化工业务)、意大利苏威苏莱克斯、法国阿科玛和日本大金,其中杜邦以约25万吨的产能位居首位。2014年全球含氟烃的总产能达到310万吨,其中中国的产能占70%,是全球产能最大的国家。2014年全球含氟烃类产品的总产量为200万吨,其中50%用作制冷剂,30%用作聚合物原料,其余发泡剂占9%、气雾(抛射)剂8%、清洗/溶剂2%、其他1%。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中,美国的制冷剂和聚合物原料用途分别占50%30%,欧盟分别为40%40%,日本则分别为30%58%

  在2010~2014年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HCFCs装置逐渐停产(除原料用途外每年平均减少30%左右),同时新增HFCs产能继续向萤石原料地转移。由于此消彼长,全球含氟烃产品总体产能增加缓慢,产量也因为HCFCs的淘汰以及非卤替代品的竞争保持类似增长率。未来数年,预计全球含氟烃产能和产量增长率为每年2%~3%。到2020年,全球含氟烃产能将达到363吨左右,产量为235万吨。图12004年以来全球含氟烃生产情况。

      含氟烃是含氟聚合物的主要原料。含氟聚合物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多年来世界含氟聚合物的生产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把握,产品在西方国家的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尽管新型氟材料产品问世可开拓出新的市场,近年新能源技术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再次推动含氟聚合物在某些领域的大发展,但整体来看,高度成熟的市场发展缓慢。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市场飞速发展,亚洲氟材料产品的需求正在成为新的发展引擎。近年全球含氟聚合物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超过5%。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含氟聚合物产品生产和消费区,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含氟聚合物消费市场。图22014年世界含氟聚合物行业结构图。

 

二、我国市场供过于求,出口占半壁江山

  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山东东岳集团、浙江巨化集团、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三美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含氟烃生产行业,行业企业达20多家,其中山东东岳以接近33万吨的产能规模位居第一。2014年我国含氟烃总产能达到220万吨,总产量约125万吨,开工率较低的原因一是产能总体过剩;二是没有将生产HFC-125HFC-227eaHCFC-22纳入(即未包括用来合成HFC-125HFC-227ea的约10万吨HCFC-22),而HCFC-22是规模最大的含氟烃产品。2014年我国HCFC-22实际产量为65万吨(含转化为HFC-125HFC-227ea等的量),平均开工率为80%,其他含氟烃开工率大多在60%以下。

  除去出口的含氟烃55万吨(进口不到1万吨),我国2014年消费含氟烃70万吨,其中约有54%用作制冷剂,31%用于生产含氟聚合物,发泡剂占9%,气雾剂和精细化学品共占6%。消费量最大的含氟烃品种是HCFC-22,约40万吨。

 

三、部分市场份额流失 各应用市场表现不一

  在发达国家HCFCs基本被限定在原料用途,在制冷剂上HFCs占据了主流市场,但HFCsGWP较高,2014年初美国EPA宣布将继续减少HFCs的使用,大力发展环保型制冷剂。预计在未来数年,HFCs在美国将面临非氟制冷剂的较大竞争压力。欧盟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含氟温室气体管理条例》,对17HFCs进行管控,要求2030年前削减79%HFCs(欧洲从201311日起在其新汽车车型中禁用HFC-134a,美国也从2014年开始限制使用HFC-134a)。2012年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也将HFCs纳入其限排行动范围。日本则通过修正《全球变暖对策法》推动企业进行自主减排。这些发达国家在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过程中,都优先减排含氟温室气体。

     虽然预计在未来数年,第四代产品HFOs在产能和价格上无法完全替代HFCs,而非氟制冷剂等也有价格、安全、设备改造上的问题,无法在替代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对含氟烃来说,之前的一部分市场将永远失去,且未来这些失去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中国按照公约协定,HCFC-22的产量将被冻结在20092010 年的水平(42~47万吨),然后逐年减少。目前我国每年HCFC-22的出口量大约为10~20万吨,而国内的消费维持在每年30~40万吨左右(包含原料用途)。作为制冷剂HCFC-22将被逐渐替代,此用途每年用量递减,但其在空调制冷行业中的替代非轻易能完成,这涉及到成本、安装、售后和维修方面的全面升级。而PTFEFEPFKM等氟聚物的需求逐年增长,此用途消费量以7%~8%的年增速递增;同时随着R410A替代HCFC-22的速度加快,HFC-125的产量将以每年8%的速度高速增长;HCFC-22本身就用于生产HFC-125(以及HFC-134a的替代品HFO-1234yf),这些方面对HCFC-22需求拉动很大。依靠原料用途的需求拉动,预计未来数年我国的HCFC-22的需求量会维持3%~4%的增长,出口则仍维持在2011~2013年的平均水平。

     总体上看,我国含氟烃消费量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这其中氟聚物用途和制冷剂用途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年均分别上升7%5.5%;气雾抛射剂方面年均增长3%,保持一般增速;发泡工业在未来数年之内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由于HCFC-141b等氢氟氯烃的逐渐限用,含氟烃的消费量将出现下降,而不含氟的发泡剂(如各种戊烷)将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泡剂HFC-245fa在外墙外保温材料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但是市场表现尚有待观察。

 

    中国化信产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化信产经院)是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旗下专门负责石油化工产业咨询和战略咨询的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咨询团队和严谨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多年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市场研究、竞争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建设项目后评价等咨询服务。客户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

    除单客户服务外,中国化信产经院每年对上百个重点产品和热点行业进行研究,并提供多客户报告,报告章节包括:发展概要、经济与能源、工艺技术概况、世界供需现状与预测、国内生产现状与预测、国内消费现状与预测、中国贸易情况详析、上下游发展状况、价格分析和预测与价差分析、供求平衡预测。研究范围涵盖炼油、有机化工原料、聚合物(塑料、橡胶、纤维、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化肥、农药、无机化工材料、替代原料、替代能源等。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