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国科海纳:深耕降解材料,赋能绿色包装
2025年9期 发行日期:2025-04-29
作者:■ 唐茵

  作为一家聚焦全自然域降解材料的高科技企业,广东省国科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海纳”)在“CHINAPLAS 2025”展会上,正式发布全自然领域降解塑料及在电子信息等各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和研发总监王格侠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就其参展产品、竞争优势及降解材料包装的行业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分享。

材料多元 应用广泛

  据王格侠介绍,国科海纳此次参展的产品在材料和应用领域都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材料层面,主要涵盖四大类。

  高性能生物降解材料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包括PBAT、PLA、PHA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在堆肥环境下降解,部分还能在土壤中降解,但因耐湿热性能不佳,很难应用于电子消费品领域。国科海纳通过物理改性开发了高性能生物降解塑料,使其在耐湿热等方面的性能超过电子领域应用必须的“双85”技术壁垒,打开了电子塑胶包装材料市场。

  全自然域降解塑料是主推产品。与传统主流生物降解塑料不能在海洋环境降解不同,它能在海洋、河流、土壤、堆肥等各种自然环境中降解。而且,其在透明性、强度等使用性能上优于许多普通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材料也是一大亮点。当前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如PVA、聚丙烯酰胺等虽应用广泛,但不可降解,易引发污染。国科海纳将水溶与降解特性结合,推出了新一代水溶性生物降解新材料。

  在生物质材料的高值利用方面,国科海纳利用秸秆、废弃木材、绿植等加工粉碎后,填充到塑料中或制成耐火、阻燃板,契合国家生物质再利用政策。

  从产品应用看,国科海纳依托在电子塑胶产品包装的深厚基础,在手机、电源、电脑等领域推出众多保护膜、包装膜及相关制件产品。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将业务延伸至医疗、日化行业包装材料。

精准定位 技术赋能

  国科海纳在竞争激烈的降解材料市场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技术实力。

  在市场定位上,公司避开地膜、购物袋、垃圾袋等目前生物降塑料应用的大宗低端产品,专注于消费电子品领域。该领域产品价值高,客户对价格的接受度较高,且消费电子企业对ESG 管理要求严格,为降解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科海纳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依托其在降解塑料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从树脂原料着手优化成本与性能。季君晖表示,在技术层面,国科海纳不断进行创新。一方面,引进多种新型降解塑料,如全自然域降解、水溶降解材料等,技术领先同行。另一方面,成功攻克电子信息产业重要测试“双85”认证难题,为进入该领域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从2001年起开始研究PBS、PBAT,在做新一代材料设计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楚市场需要什么,例如成本是否具备经济性、性能能否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等。降解塑料虽然已经发展了许多年,但是真正能够商业化应用的降解材料品种非常少。我们团队可以从树脂原料的成本和性能设计上开始优化。目前树脂原料成本在15000~20000元/吨,产品在透明性、强度、耐热性等性能上表现出色,降解周期还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控。”王格侠告诉记者。

前景广阔 任重道远

  当前,降解材料包装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环保政策的推动,尤其是欧盟对降解材料提出明确要求,降解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国家对降解材料产业投入巨大,整个产业链规模达几千亿,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但目前降解材料行业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材料性能还存在挖潜空间。“材料的阻隔性是我们正在突破的问题,虽然现在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还未达到食品包装所需要的性能指标。”王格侠坦言。在创新方向上,国科海纳聚焦于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针对电子包装产品,在降解、水溶的基础上,引入导电、导热、隔热等特殊功能。未来,公司还计划在降解材料中融入生物基理念,满足电子产品包装对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的需求。

  “不可能用降解塑料来替代所有的塑料,降解只适合于几类产品。第一类是回收比较困难、回收成本很高的产品;第二类是不允许回收的产品,如化妆品、农药包装;第三类是现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回收的产品。而像家电、汽车这类塑料制品,目前有很好的回收途径,还是走回收途径为好。”季君晖认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