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际原油震荡趋跌,供需面和经济面是9月油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截至9月29日收盘,WTI区间44~47.15美元/桶,布伦特区间46.37~50.68美元/桶。
9月上旬交易商对中国经济和美国石油需求下滑的担忧再起,油价暴跌,但欧美经济提供了一定利好支撑,抑制了跌幅。9月中旬高盛等各大机构下调油价预测,市场担心供应过剩,国际原油再次下跌。随后美联储宣布暂不加息带来利好,但供应过剩和高库存抑制市场,油价涨后再跌。9月下旬,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减少,汽油价格上涨,WTI一度暴涨。而后交易商忐忑心态浮现,缺乏明确的指引,暴涨暴跌频现,但整体仍偏弱势。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截至9月1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而馏分油和汽油库存增加。上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717.6万桶,比前一周下降1.3万桶。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620.3万桶,比前一周减少31.0万桶;炼油厂开工率90.9%,比前一周下降1.9个百分点。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不含石油战略储备)4.5397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92万桶,原油库存仍然接近至少过去8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876亿桶,比前一周增加137万桶,汽油库存位于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上段。
利好因素
①美国原油产量小幅下降。
②欧美经济稳中向好。
利空因素
①全球原油真实产量依旧偏高,供应过剩的忧虑仍难消除。
②美国进入传统淡季、亚洲经济疲软,原油真实需求及预期均被拖累。
③美联储不排除10月加息的可能,美元表现仍较坚挺。
后市分析
9月来看,原油成交重心与8月基本持平,WTI均价在45美元/桶附近,布伦特均价在48美元/桶附近。
供应端来看,美国石油钻井数量仍有下降迹象,但美国真实的原油产量没有显著下降,且OPEC组织坚持不减产的立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仍然存在,交易商对高产量的担忧时有闪现;需求端的预期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及亚洲经济疲软带来利空拖累,且美国进入传统淡季,真实的需求同样欠佳。经济面来看,欧美经济尚属平稳,但亚洲经济仍值得担心。政策面来看,美联储10月加息的可能性存在,美元并没有明显走跌、整体维持强势,对油价仍有抑制。地缘政治方面,中东地区保持平静,没有大的冲突。美国炼厂的检修期将延续到10月下旬,需求端近期仍难有改善,另外供应充裕的格局也难有改观,可预见性利好不足。预计2015年10月国际原油仍属偏空预期,强势的反弹或难出现,冲高动力依旧不足。布伦特价格或在46~53美元/桶的区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