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轮胎绿色化 行业功课多
2015年47期 发行日期:2015-12-04
作者:zhoukan2012

轮胎绿色化  行业功课多

□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苏博 姚丽佳

  在绿色轮胎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国轮胎行业的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战略也已经启动,而在业内影响巨大的欧盟轮胎标签法规也已经正式实施了一段时间。如今,我国绿色轮胎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业界如何看待绿色轮胎市场前景?

 

一、国内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012年年初,我国橡胶行业提出争取“十二五”末实现绿色轮胎产业化,达到50%的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且其中50%的企业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胎的目标,为此我国轮胎企业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当前行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我国轮胎企业数量庞大,但不同企业执行的生产标准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行业大型企业如三角、双钱、风神、佳通、玲珑、赛轮和中策等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绿色轮胎的研发,从配方、设计、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风神轮胎自20115月份起,每年付出上千万元成本,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子午胎产品100%绿色制造,并通过了美国的SmartWay认证。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仍然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并未涉及绿色轮胎的研发及生产。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被贴上质次价低的标签,影响整个行业形象,也容易受到贸易保护壁垒的冲击。

  目前在轮胎滚动阻力方面,我国绝大部分C1C2轮胎的滚动阻力能够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但有相当一部分为EF级,其中9成以上没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最低要求。另据抽样调查分析,出口欧美的C3类产品有相当部分未能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更大比例的产品不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要求,其中,轮胎噪音方面,目前出口欧盟的各类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第一阶段要求,但部分花纹受到了限制;而要达到欧盟第二阶段标准,绝大部分花纹产品都需要改进。就工艺及装备而言,低温连续炼胶、充氮硫化、半制品的预硫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仅在部分企业和新建项目中开展。整个行业目前工艺装备水平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生产过程的能耗看,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目前规定的限定指标,但仍有近半数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目标的先进指标。

  据某轮胎企业的工程师介绍,该公司出口到欧盟的轮胎,均已达到欧盟标签法的要求,滚动阻力性能已到达B级,湿抓地力则全部达到A级。但这些只限于出口到欧盟的轮胎,而面向国内的产品性能则较低。由于绿色轮胎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价格自然要比其他产品高,国内客户更倾向于耐用的低价产品,对轮胎本身的性能了解甚少。中国轮胎业的全面绿色化发展还需要时间。

 

二、轮胎标签法既是“拦路虎”又是“推进剂”

  自2012111日起,欧盟实施强制性轮胎标签法规,按照该法规,所有在欧盟成员国销售的轮胎都要统一标签。未来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及卡车胎和公共汽车胎,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代表环保和安全性能的3项数值,即滚动阻力、滚动噪声和湿抓着力等级。其中燃油经济性(即轮胎滚动阻力要求)从高到低共分为7级,即AG;湿路面抓地力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F,共6个等级;道路噪声等级,则按照规定测试噪声值分为3个等级:NLV-3LV-3NLVNLV,并用黑色标签来表示。为此,欧盟还制定了一套有关滚动阻力、湿路面附着力和噪声技术标准,进而推动绿色轮胎的应用。

   欧美最先举起贸易大棒,未来轮胎企业将进入技术升级战,那些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或将越来越被动。欧盟推出的绿色轮胎的“变革”,虽然可能将全球绿色轮胎市场份额增长15%,但极可能让中国轮胎出口增长再次变“绿”。欧盟此举,表面上推行轮胎节能环保,实际意在阻止海外轮胎企业出口至欧盟。欧盟轮胎企业了解并达到相关标准,但大多数海外轮胎企业却无法达标。欧盟轮胎标签法对轮胎的最低指标做了明确规定,达不到F级的轮胎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德国的规定更为严格,如果发现轮胎生产企业有虚假数据标签行为,将被处以5万欧元的罚款。尽管短期内欧盟轮胎标签法规定将影响部分中国轮胎出口,但从长期看为中国轮胎绿色化,增加了动力。

  一方面出口市场上有“欧盟轮胎标签法”这一“拦路虎”,另一方面是国内车企对汽车轮胎质量、性能等方面的“严把关”,所以调节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质量,使其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成为当今轮胎企业将要迈出的第一步。

  轮胎绿色化趋势不会逆转,将有越来越多国家推行轮胎标签法,以适应节能减排需求。为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在主导制定中国轮胎节能标签相关规定。一旦出台轮胎标签制度,将倒逼轮胎企业更快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

 

三、 统一标准和规范是首要任务

  发展绿色轮胎亟需一个统一的标准。近两年,很多企业宣布要进军绿色轮胎领域,但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概念泛滥后,反而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外对于绿色轮胎的标准制定工作早已起步,美国早在6年前就通过了包含轮胎标签规定的法规;日本从2010年开始实施自愿轮胎标签制度;欧盟、韩国从2012111日起,实施强制性轮胎标签法规;巴西也正酝酿制定类似的轮胎标签法规。这些法规通过给市场上销售的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对轮胎的滚动阻力、燃油效率、湿滑路面牵引力及胎面磨耗等指标进行量化分级,达到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及实现轮胎绿色化的目标。

  我国在制定类似标准和规范方面刚刚开始,与欧美日等都有差距。现在既然要推动绿色轮胎发展,首先就要对绿色轮胎标准进行统一。这个标准应当既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又要达到国际市场准入标准。绿色轮胎标准中包含两个概念:绿色制造和绿色轮胎。绿色制造不等于绿色轮胎;绿色轮胎的标准应当包括一些核心指标,如滚动阻力、湿滑性能及噪声等。只要标志了绿色轮胎产品,就必须在这些指标上符合统一的要求。因此,澄清概念和确定标准,是当前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什么是绿色轮胎,企业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走,市场也才会有序。否则将来各种所谓的“绿色轮胎”充斥市场,既误导消费者,也损害了中国轮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实现绿色化发展,轮胎企业必须在原材料等相关环节提高标准,通过原材料的严格把关,生产出来的轮胎产品才可能有低能耗、低噪声、高速、省油及环保等特点。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产品差异化的道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点,特别注重产品的技术升级,以高科技为引领,实现轮胎产品高精尖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国轮胎行业已经到了兼并重组成整合的关键转型期,绿色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看,轮胎产业向新兴经济体市场加速转移,引发了全球轮胎产业的重组,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国内轮胎产业的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