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PE供需增长“你追我赶”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高利平
LLDPE产品的性能优良,在许多领域可替代生产成本较高的LDPE,需求增长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项目的建设,LLDPE原料趋于多样化,产能有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来自中东的低成本产品、东南亚的高性价比产品以及美国页岩气制乙烯项目配套的产品都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LLDPE产品供应和需求增长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产能大幅增长,原料趋于多样化
聚乙烯(PE)主要包括三个品种,即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目前,全球LLDPE生产采用的主流技术为气相法和溶液法。我国的LLDPE生产主要采用气相法工艺,主要技术有Unipol气相法和Innovene气相法,这两种工艺占到国内总产能的90%以上。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LLDPE装置,该产品性能优良,在许多领域可替代生产成本较高的LDPE。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石化的中原石化、广州石化、齐鲁石化、茂名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吉林石化、独山子石化等公司的LLDPE装置相继扩能改造,以及扬子石化、上海赛科和兰州石化分别建成投产20万~30万吨的LLDPE装置,我国的LLDPE产能有了大幅提高。
2014年,我国LLDPE产能大幅增长,达到737万吨,其中新增产能合计约130万吨,分别为:福建联合石化通过技改脱瓶颈扩10万吨LLDPE产能,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30万吨LLDPE装置,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公司以煤和重油为原料新建30万吨LLDPE装置,中煤榆林能源化工采用“煤—甲醇—烯烃”的原料线路新建3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以及宁夏宝丰能源化工公司新建30万吨煤基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预计2015年,新增产能主要有蒲城清洁能源30万吨的全密度聚乙烯和中煤蒙大30万吨全密度装置。
过去,我国生产LLDPE主要以石油为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原料结构多元化。截至2014年,以煤(和少量甲醇)为原料生产的LLDPE产能达到126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17%。
由于新投产LLDPE产能的快速释放,2014年国内LLDPE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达500多万吨。其生产装置包括全部排产LLDPE的装置及全密度装置。全密度装置一般采用气相法工艺,可根据市场需求切换生产HDPE和LLDPE。由于部分装置排产HDPE,导致LLDPE的整体开工率较低。2002~2014年我国LLDPE树脂生产状况见图1。
随着煤化工项目的不断投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LLDPE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2014年,中石化产能为336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45.6%,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中石油产能为271.2万吨,占国内总产能37.8%,略低于上年占比(详见表1)。
由于国内聚乙烯供需缺口较大,新建乙烯项目大多将聚乙烯作为主要下游配套方案,主要配套HDPE和LLDPE产品。国内LLDPE新建拟建项目主要为煤化工项目,炼化项目较少,未来我国LLDPE生产将趋向原料多元化。
表1 2014年中国LLDPE树脂主要生产企业 万吨
序号 公司名称 产能 备注
1 中石化 336 12套装置(含合资)
2 中石油 271 11套装置
3 包头神华 30 1套装置
4 延长中煤榆林能化 30 1套装置
5 中煤榆林能源化工 30 1套装置
6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 30 1套装置
7 中国化工集团 10 1套装置
8 合计 737 28套
进口居高不下,表观消费量领跑聚乙烯
聚乙烯(PE)是我国主要进口的大宗化学品之一,而LLDPE的进口量居第二位,仅次于HDPE。长期以来,国内LLDPE产量无法满足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高性能聚乙烯(如茂金属基聚乙烯、C6和C8聚乙烯、宽分子量分布PE)大部分依赖进口,从而导致进口量居高不下。2009年前,中国LLDPE进口量在100多万吨左右,2009年激增至220.1万吨,同比增长49.1%。之后LLDPE进口量一直在230万~250万吨之间波动。2014年,在国内供应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进口量小幅增长,达到245.8万吨,同比增长4%(2002~2014年我国LLDPE树脂进出口情况见图2)。
2014年,我国从新加坡进口LLDPE约72.6万吨,同比增长36.4%,占总进口量的29.5%,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小幅下降至约50.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0.5%;来自泰国进口量居第三,约33.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3.5%;来自韩国的居第四,进口量为16.4万吨,之后依次为阿联酋、美国、卡塔尔、科威特等。
2014年,广东省仍为我国LLDPE最大的进口地区,进口量为62.8万吨,占总进口的25.5%;其次是上海市,进口量为45.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8.6%;依次为山东省(34.4万吨)、浙江省(23.6万吨)、天津市(16.9万吨)、江苏省(15.8万吨)、福建省(10.9万吨)。
2014年,我国LLDPE树脂的表观消费量达700多万吨,同比增长8%以上,成为聚乙烯中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品种。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LLDPE用途广泛,产品性价比高;二是2014年下半年受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影响,下游企业减少回料应用,增加了对LLDPE新料的消费。
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LLDPE用于生产薄膜,包括包装薄膜和农用薄膜两类。只有不到20%用于生产注塑制品、电线电缆、滚塑制品、管材等。我国注塑制品原料需求量较大,但市场主要被PP、HDPE所占领,LLDPE主要用于与之掺混以改善制品性能。
市场竞争激烈,供需增长“你追我赶”
目前,我国LLDPE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尤其是近两年大量煤化工项目投产,导致国内货源供应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中东通过乙烷制乙烯路线生产的低成本LLDPE和东南亚高性价比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产品的竞争。预计未来美国页岩气制乙烯项目配套的LLDPE项目将逐步投产,主要瞄准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市场,将成为另一支海外军团
不过,市场利好仍存。虽然LLDPE性能优异,但其产品价格通常低于LDPE和HDPE,下游制品企业为降低成本更倾向于使用LLDPE来替代LDPE和HDPE。近年来,LLDPE在最突出的薄膜领域,尤其是管材领域的消费量增速加快,在部分小型管件领域替代HDPE 的趋势看好,从而使得国内LLDPE需求增长较快。总体来看,我国LLDPE市场处于需求增长较快、供应增长更快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