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打好石油化工行业“十三五” 发展的开局之役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除了宏观经济的共性矛盾外,还将面临行业的特殊困难,如何克服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矛盾,加快培育行业发展的新优势,夺取调结构、稳增长的新成效,开创“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将是对全行业的严峻考验。对于全行业来讲,2016年将是一个困难和希望同行、艰难和突破交织、供给侧改革加速的一年。尽管眼前是一片充满荆棘的洼地,但我们的目标是又一座风光无限的高峰。
A. 行业面临三大考验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方面宏观经济继续延续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全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使得企业发展出现两级分化,另一方面创新发展也正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破茧而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正在积聚形成。2016年,我们行业的特殊困难和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低油价的严峻考验。2014年,国际原油的平均价格为98美元/桶。2015年国际油价平均约为50.3美元/桶,同比跌幅达48%。多数国际机构预测,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延续弱势运行格局。原油的低价位,首先,将对行业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低油价的传导效应也将导致石油化工产品的低价位。
二是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的严峻考验。石油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与钢铁、煤炭行业性质完全不同的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2016年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们整个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1) 行业贸易逆差严重。2014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为675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1967.5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4787亿美元,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819亿美元。从上述数据可看出,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产品需求,只是我们供给能力出现了问题。
(2) 基础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化肥、烧碱、纯碱、轮胎、电石等行业企业量大人多,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僵尸”企业、控制发展总量的难度很大。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取得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质性突破,将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
(3) 企业和行业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目前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是创新能力薄弱,但创新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三是资源和环境、安全制约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我们行业安全、环保事故不断,环境、安全问题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绿色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们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行业必须要在环保排放、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上推出几项实实在在的有影响、有难度、有效果的大活动、大动作、大措施,才能逐步改变行业的社会形象,为行业发展创造可信任的社会环境。
B、集聚有利条件实现稳中有进
尽管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是习总书记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是我们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做好行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我国已经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许多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一些新兴产业也在加快发展,行业产业链长、配套齐全,产品市场大、发展潜力足,而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管理能力、“走出去”能力等也都在逐步提高,这些都为行业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与条件。创新发展、高端发展、差异化发展和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为做好2016年行业经济运行工作,既要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认识和估计,更要牢牢抓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机遇,集聚行业发展的一切有利条件,扎实推进全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实质性突破,努力实现全行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形成全行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对石化行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现状, 2016年行业经济运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落脚点,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果断推出新措施,在补强短板上采取有力的新举措,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扎实培育新动能,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努力开创全行业“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根据我们对全球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基本判断,以及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全面分析,石化联合会预测,2016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1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9.56万亿元,增长7.5%;全行业实现利润686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化学工业利润4890亿元,增长8%;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全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5480亿美元,同比增长4%。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紧紧抓住创新驱动、结构调整这个主线,紧紧抓住开拓市场、提高供给能力这个关键环节,实现上述目标还是有可能、有信心的。
C、扎实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增长目标,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也将在2016年扎实抓好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五项重点工作,以实现行业经济全年平稳运行和稳定增长。
一是努力提升和优化供给能力,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外市场。当前,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存在着影响行业经济发展的复杂因素,但是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在供给侧。全行业要通过淘汰落后和淘汰“僵尸企业”等措施,有效化解一批过剩产能。同时,要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行业经济增长点,从而提高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正在快速升级的市场需求。
2016年,我们要用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大力开拓五大市场。第一,要大力开拓农业、农村市场。农业、农村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活力的市场。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的行动计划,这为化肥、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大力开拓专用肥、缓释肥、水溶肥、微量元素肥料和高效低毒新型农药市场,对化肥、农药企业来讲是难得的倒逼机制。此外,还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提供大棚农业所需要的塑料大棚、滴灌器械、大棚作物营养液等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
第二,要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市场。行业贸易逆差中,进口量最多的就是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市场也是跨国公司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相关企业要努力突破化工新材料技术制约的瓶颈,在食品保鲜包装材料、化工建筑新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的供给能力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努力缩小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要大力开拓专用化学品市场。我国是一个消费大国,食品添加剂、纺织后处理剂、印染助剂、新型涂料、医药原材料、日用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只要有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十分巨大、技术和价值极高的终端消费市场,我们要努力在这个市场上扩大自给率和占有率。
第四,要大力开拓节能环保市场。2014年,国家环保部发布实施了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新《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环保新法规,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提到前虽未有的高度。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将是一个潜力极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必须要下大功夫去开拓和开发。不仅要用节能环保产业来改变行业形象,而且还要使节能环保产业真正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新机遇,加强国际市场发展动态的跟踪,加强国际贸易发展特点趋势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贸易、承包工程、投资等多种方式有序推动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和产业投资合作,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探索和构建石化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加快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全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创新能力不强,是我们全行业结构调整不快、转型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育缓慢,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都可以从创新能力不强上找到原因。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不仅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
在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建设上,今年我们要下功夫抓好三件大事:一是要按照行业“十三五”科技规划的要求,抓紧推进行业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把重要产品、重点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用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加快抢占一批行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尽快形成一批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要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创新示范企业。企业创新是行业创新的基础和主体,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培养更多、更好、更有水平的企业典型。三是要大力推动两化融合。进一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是行业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行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
三是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努力提升行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015年全行业预估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利润率仅为4.82%,有相当多的企业盈利能力还低于这个水平。经济效益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是当前我们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集中体现在企业、行业的盈利能力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努力提升行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全行业经济运行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当前,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价格始终处于低位运行,全面推进降本增效的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们突出强调,要下功夫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大重点,这是优化供给侧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成本管理。目前,生产成本过高是企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在企业生产成本料、工、费的构成中,方方面面都是有潜力的。只要“认真”,处处都能挖掘出“黄金”。我们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树立系统成本管理的理念,以降低系统成本为目标,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努力适应和创新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供给能力,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要强化资金管理。2014年全行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仅为3.15次,流动资金流动太慢,不仅严重增加资金占用,而且严重影响企业利润。企业必须要在资金管理上下大功夫,大力优化融资结构,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防范资金风险;要积极开展联合重组,通过资本纽带整合上下游生产经营,积极推进集中采购和库存共享,加强销售协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检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最核心的指标。销售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指标是检验企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率提高。石油和化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与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激活行业的增长潜力。
四是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开创节能减排和责任关怀的新局面。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行业环境、节能、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们行业的社会形象并不好,发展环境的制约也越来越严格。在“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中,我们必须要抓几件有实效、有影响、有水平的环保、节能、安全方面的大事,展现行业走绿色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行业经济运行的新水平。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是联合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尤其在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内部和外部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就更加重要。今年石化联合会要继续做好石油和化工两个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提高行业景气指数应用的水平和质量,以满足当前行业“调结构、稳增长”的需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我国经济今后五年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收等在工业各部门中位居前列,因此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南也提出了年均增长7%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的压力不小。2016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行业“调结构、稳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行业要加快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多种类、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监测报告,积极发挥信息服务平台的市场引导与预警功能,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掌握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围绕行业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积极反映企业诉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