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政策支撑 市场推进 共迎钾肥“十三五”
2016年7期 发行日期:2016-03-30
作者:zhoukan2012

政策支撑  市场推进  共迎钾肥“十三五”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淼

  钾是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世界上约93%的钾用于生产钾肥,主要产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其余7%为工业用钾。全球钾矿储量较大,但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南美、中东和亚洲的泰国等地,其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四国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93%,钾的合理开采和利用直接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全球市场高度垄断 产量不断上升
  受全球钾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影响,长久以来,资源富集地的加拿大和俄罗斯长期扮演出口角色。2013年7月之前,全球钾肥销售基本处于垄断格局,主要钾肥企业通过加拿大卡特尔钾肥出口公司(Canpotex)和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进行销售。2013年7月俄罗斯最大钾肥企业乌拉尔钾肥公司宣布退出和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组成的全球钾肥市场两大贸易联盟之一BPC,其钾肥产品将直接由Uralkali Trading销售和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钾肥高度垄断的格局。受此影响,作为全球钾肥价格导向标的中国钾肥大合同价从2013年的400美元/吨暴跌至2014年的305美元/吨。目前钾肥行业市场高度垄断的格局依然存在。
  2010年以来,全球钾肥随世界人口带动的粮食需求增加,产能和产量均有所提升。2015年,乌拉尔钾肥位于索利卡姆斯克250万吨装置和美盛化肥位于卡尔斯巴德50万吨装置关停,当年全球产能有所下降。据国际肥料协会(IFA)统计,2015年世界钾肥产能约5140万吨(折100%K2O,下同),同比降低1.5%;产量约4360万吨,同比增长1.6%。2010~2015年,世界钾肥产能和产量情况详见表1。
国内供给持续增加 对外依存度减半
  我国钾肥经过从无到有近60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以青海察尔汗盐湖和新疆罗布泊盐湖为主的钾肥生产基地,产能和产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作物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钾肥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强。但从我国钾矿性质来看,可溶性钾资源储量相对较少,致使我国钾肥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国际钾盐市场的制约和影响。2000年以前我国钾肥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近年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国内钾肥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2015年降低为50.0%。
  1.国内产业发展壮大
  钾肥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行业。2010年我国资源型钾肥产能为400万吨,产量为334万吨,净进口量为339万吨,自给率仅约50%。经过近五年的发展,钾肥已经在科研、设计、设备、施工、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青海盐湖和新疆罗钾两大公司的钾肥生产技术和单套生产能力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现如今我国已经具有规模生产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多种钾肥产品的能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资源型钾肥产能达645万吨,产量为571.7万吨,2010~2015年我国钾肥产能、产量统计情况详见表2。
  我国的钾肥企业主要分布在盐湖卤水资源丰富的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2015年,国内资源型钾肥企业约32家,加工型钾肥企业有134家,其中生产规模超过100万吨的大型企业有3家,约占总产能的65%。主要生产企业有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投罗布泊钾盐公司等。
  除充分利用国内钾资源外,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企业很早就走出国门到钾矿资源地开工建厂,目前涉及加拿大、老挝、哈萨克斯坦、刚果(布)、泰国、伊朗、埃塞俄比亚、阿根廷和美国等10个国家,累计建设项目30个,计划产能为1000万吨实物氯化钾。截至目前,已经在老挝建成4个项目,产能为77万吨实物氯化钾。
  2.2015年牛市不再
  钾肥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镁肥和磷酸二氢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氯化钾和硫酸钾。
  氯化钾:2015年氯化钾价格年初签订大合同时进口价增加10美元/吨后,价格基本处于一路平稳态势,白俄、加钾以及约旦确定2015年海运总量在410万吨,其中进口白俄170万吨、进口加钾180万吨、进口约旦60万吨。同时,中化集团与BPC签署400万吨钾肥协议,贸易额约13亿美元。市场在供应充足情况下,需求并没有明显提升。前8个月,我国氯化钾价格在平淡中走过。进入9月份,随着化肥增值税征收政策的出台,国内氯化钾市场顺势形成了一波上涨,但高价下成交有限,价格再度出现下滑。
  硫酸钾:2015年,逆市的“牛”酸钾风光不再,出现了价格大幅下滑的景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新产能增加过快、原料氯化钾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出口绝对量较小的影响。2014~2015年,我国共新增硫酸钾产能230万吨,同期产量仅增长180万吨,新增产能大于需求增量的状况加剧了硫酸钾供过于求,这种局面即使在6月国投罗钾例行检修期间也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8月1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同时停止执行原有的先征后返政策。钾肥属资源性行业,可抵税项目少,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其影响大,据估算每吨增加成本200~300元。8月下旬,国内硫酸钾标杆企业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传出消息,受9月1日新增值税政策和8月1日铁路运费上浮10%双重因素的影响,直接推动成本上涨350元/吨左右。为降低经营压力,成本上涨部分将全部向下游传导。但最终实际只上调了250元/吨,比原来预计的上调幅度减少了100元/吨。该公司自2015年9月7日起上调硫酸钾价格,51%粉状硫酸钾国铁第一到站报价3050元/吨,限量接单。受此影响,国内硫酸钾价格有所回升,但利好持续时间不长,受产品需求较弱影响,价格再度下滑。
“十三五”重在加强政策扶持 攻克行业短板
  虽然我国钾肥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从资源上看,我国钾资源短缺的局面虽有好转但改观有限,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将严重影响行业整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农民对施用钾肥认知度不够,现阶段部分农民对钾肥的施用量还是完全取决于钾肥的价格,而不是从植物营养观念补钾;三是硫酸钾镁肥、硝酸钾及磷酸二氢钾等钾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尚未形成钾矿资源与钾肥钾盐产业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缺少政策扶持,产业竞争力不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关之年,对于稀缺的钾资源国家应该加强指导力度,从国家层面为钾肥钾盐行业做出合理化规划。规划应关注钾矿资源勘探、走出国门寻钾、调整钾肥钾盐产品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钾矿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行业标准、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强钾肥农化服务等多个热点。
  “十三五”期间,根据农业部“化肥零增长”政策并结合我国目前土壤缺钾的实际现状,预计钾肥年均增速将超过氮肥、磷肥增速,大约在1.8%左右,到2020年我国钾肥消费量将达到1250万吨。
  同时,要加强行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淘汰缺乏资源、污染严重的落后钾肥产能,培养青海盐湖、藏格钾肥、国投罗钾等大型钾肥集团,争取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产能占比超过80%。
  另外,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钾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技术装备水平,使钾肥行业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三废”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的推广;同时提高难溶性钾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尽快攻克技术瓶颈,使整个钾肥行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表1  2010~2015年世界钾肥产能、产量统计(提纯)    万吨
年度                            产能                            产量
2010 4156.0 3137
2011 4308.3 3477
2012 4605.3 3820
2013 4974.0 4020
2014 5220.0 4290
2015 5140.0 4360
年均增长率/% 4.3 6.8

表2  2010~2015年我国钾肥产能、产量统计(提纯)    万吨
年度                            产能                            产量
2010 400 334
2011 480 380
2012 514 377
2013 591 499
2014 623 552
2015 645 571.7
年均增长率/% 10.0 11.3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