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北美产能增量最大
过去五年,全球聚乙烯产能的年均增速约为2.4%,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中国。
由于中东地区拥有容易获得和成本相对低廉的原料,为了让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沙特、伊朗等国家兴建了多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聚乙烯装置。2010~2015年期间,中东地区的产能增量占世界聚乙烯产能增量的45%,年均增速在6.1%左右。
而在中国,由于油价高企,而煤资源相对便宜很多,因此煤化工产业迎来了较快地发展,多套煤制聚乙烯项目开工建设。2010~2015年,中国新增聚乙烯产能占全球产能增长的39%,约合430万吨,其中煤化工产能增加约120万吨。截至2015年,煤化工产能(包括甲醇制聚乙烯)在总产能中的占比超过11%,较2011年的4.5%有大幅提升。
未来五年,随着北美页岩气技术日趋成熟,低廉的原料成本吸引大量投资者对页岩气下游的产业链进行投资。北美地区的聚乙烯产能年均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产能增量占全球的29%,该部分新增产能预计将在2017年末~2019年集中释放。中国的聚乙烯产能年均增速将在8.5%左右,随着2014~2015年开工建设的煤化工项目陆续完工,2016~2018年为产能的集中释放期。仅在2016年,中国预计将有7套新装置投产,且全部为煤化工装置,总产能将超过180万吨。2015~2020年,中东和印度次大陆的产能增量将分别占全球总增量的13%和11%。
油价低迷削弱煤制烯烃竞争力
2010~2014年,油价高企促使大量投资寻找可替代石油的化工原料。在中国,随着煤制和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获得突破,神华、中煤、大唐等传统的煤炭企业开始大规模涉足化工领域。同时,中石化、延长石油等石化巨头也开始建设煤化工装置以谋求原料的多元化。但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受原油价格的持续暴跌、中国经济的放缓以及美元的走强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下滑态势或者低位徘徊。不过,由于聚乙烯下游需求的消费品属性,需求稳定,加之低价情况下需求由回料向纯树脂的需求转换,聚乙烯价格跌幅远远小于石油价格跌幅,石化企业的效益较高油价时代得到了极大改善,全球聚乙烯企业的开工率从2013年的83%上升至2015年的86%。反观煤化工企业,因产品价格降幅较原料降幅快,利润萎缩,因此以煤和甲醇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竞争力有所下降。
需求增长仍看亚洲
过去五年中,全球聚乙烯需求增速在3.6%,高于全球的GDP增速。在聚乙烯的下游需求中,用于包装、农地膜、塑料袋等的膜料制品约占53%,用作日用塑料桌椅、托盘等的注塑制品占13%,用作高档消费品的包装容器、医药制品的盛放容器等的中空制品约占12%,其他还包括用于纺丝、玩具制造等所采用的专用料。由此可见,一次性消费品在聚乙烯下游需求中占据最大的份额,达到70%以上。膜料制品和注塑制品作为最大的两个应用板块,年均增速分别为3.9%和3.7%。同时,在滚塑制品和纤维制品的专门应用领域,需求增速达到4%~5%。
未来五年,全球聚乙烯的需求增长有望提速。根据IHS预测,膜料、注塑料和管材等通用料年均增速有望超过4%,将推动聚乙烯整体消费量增速提高至4.3%。
亚洲不仅是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地,同时也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亚洲在世界总消费量的占比从2010年的37%提高到了2015年的42%。而中国作为亚洲的聚乙烯消费中心,2010~2015年,中国在强刺激政策下,聚乙烯需求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7.4%。2015年,中国的聚乙烯市场需求占亚洲总需求的66%。其中,尤其是随着互联网购物成为时尚,催生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因此用作一次性消费的膜料制品需求增长可观,年均增速达8.4%。
未来五年,亚洲仍将保持全球消费中心的地位,其对聚乙烯的需求增量占全球的57%;中国仍是亚洲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均需求增速在6.9%。2010~2020年全球聚乙烯产能及需求走势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