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第14届EVA行业高峰论坛在江苏连云港举行,200余家厂商和专家们畅谈亚洲及国内的EVA市场现状,共议行业发展大计。来自新加坡的EVA专家李丽娟和台湾著名EVA专家、甘霖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明宗直言,国内EVA市场2017年将面临挑战,但也不必过分悲观。
中印仍是亚洲焦点
据ICIS新加坡站高级主编李丽娟介绍,2016年,全球EVA消费量总计318万吨,增速放缓至4.8%,其中东北亚产量提升7.2%,东南亚产量增长3.4%。2013~2016年,东北亚地区的EVA年消费增长率是10.4%。同期,亚太地区的消费增速约为8.5%。
韩国近几年的EVA出口成绩颇为耀眼,2014年的出口增速暴涨88%。2013年四季度,LG化工在韩国大山的年产14万吨EVA装置投产;2014年2月份,三星的年产24万吨装置紧随其后;2016年11月,韩华公司新增4万吨产能,总产能跃升至每年28万吨。近几年,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韩国厂家对华出口的产品集中在VA含量28%~33%的牌号上。与此同时,韩国厂家开始拓宽欧洲市场和南美洲市场,效果显著。
得益于产能增加,台湾地区2016年前11个月的EVA产品出口,相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11.13%。2016年5月份,台聚集团在高雄的年产4.5万吨EVA/LDPE装置投产;同年4月份,亚聚和台聚合建的年产4.5万吨EVA/LDPE装置已顺利投产。
相比之下,日本的EVA生产情况相对稳定,2015年和2016年的年出口增速分别为10.73%和10.68%,2015年的国内EVA需求量年增长率大约下跌26%,2016年跌势不减,年增长率下跌3%左右。
泰国的出口需求整体呈增长状态,2015年增速为11.74%,2016年则下跌2.86%,而进口年增长率激增58%。新加坡的EVA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VA含量28%~33%的牌号,其产品前三供应国分别是中国、马来西亚和日本,2016年出口下降8%左右。印度的EVA产品进口需求明显,2014年的进口增速为19%,2015年为20%,其进口来源地前3名分别是韩国、沙特阿拉伯和泰国。2015年,沙特阿拉伯超越泰国成为印度的第二大EVA产品供应国。
李丽娟强调,中国和印度仍是亚洲EVA市场的需求焦点,而中国进口增长点将会在新兴的衍生品市场。
2016年国内消费创新高
胡明宗指出,过去的2016年,国内的EVA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30万吨,为有史以来的最高值,比2015年多出11.44万吨,增长率为9.61%。2000年至2016年,国内EVA消费量年增长率平均值为11.5%。详见表1。
与此同时,2016年的EVA国内产量和进口量亦同创历史新高。宁波台塑厂的投产,让国内EVA产能迅猛提升,突破40万吨大关。
2016年我国EVA进口量增速明显放缓,增长率仅为5.48%,远低于之前两年。但从近两年内看,中国EVA市场对进口的依存度仍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沙特是中国大陆最大的EVA进口来源地,2016年的进口比率分别为38.31%、22.55%和9.85%(见表2)。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自2014年强势取代台湾地区成为中国大陆EVA市场的最大来源地后,最近3年牢牢占据龙头位置。相形之下,台湾的增长速率几乎可忽略不计。
胡明宗强调,去年国内EVA市场为了消化联泓及宁波台塑的新增产能,花了近8个月时间才恢复元气,价格受到长期压制,先后三次探底。后得益于光伏用料持续增长才柳暗花明。从8月初开始突围,出现了一波行情,一直延续至今。
2017年市场将现厮杀
李丽娟指出,从短期看,今年前两个季度,台湾地区、韩国和泰国纷纷恢复产能,中国大陆维修停产量减少,加上江苏斯尔邦石化年产30万吨的EVA装置投产进入倒计时,国内EVA市场的竞争难以避免,将出现厮杀现象。
2016年国内EVA总产能为67.2万吨,实际生产42.3万吨,生产比率约为63%。据此推算,斯尔邦石化今年将为市场增加18.9万吨的实际供应量,数量庞大,势必会对EVA产品价格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此外,胡明宗对今年发泡料和光伏模块的市场需求后劲,表示出了谨慎的担忧。2016年,国内光伏电池组的增长率高达37%,今年如果能保持去年的增速,那意味着光伏电池组领域在继续去年的贡献基础上,还要为EVA市场另外消化掉13.1万吨的新增产能,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发泡料方面,2016年厦门、黄埔等海关增量,再加上联泓加入,中国发泡市场规模增加了约4万吨,寄望2017年保持继续增长,难度同样不小。
国内企业应对有3招
虽然国内EVA生产企业短期将承压,但上述两位专家整体仍持乐观态度。
李丽娟认为,从中长期看,国内EVA产品自给自足比例将提升,预计2017年能满足国内需求的50%,较去年提升15%。预计至2020年,目前EVA产品进口总量的95%,将由国内企业生产代替。
国内目前已经有多个EVA项目处于建设或规划阶段,且多个项目计划采用釜式法工艺,引进的也是国际先进的工艺包,一旦稳定投产,那无疑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届时与进口产品的竞争无疑会进入肉搏阶段。2017年国内拟在建EVA项目见表3。
以即将投产的江苏斯尔邦石化为例,该企业的30万吨EVA装置为国内最大,分为20万吨的管式法和10万吨的釜式法,均采用德国巴塞尔专利,熔融指数和VAM含量高,产品标号全,投产后肯定会给进口产品带来市场挤压。
对于国内EVA生产企业行将面临的短期压力,李丽娟则提供了三个应对策略:一是瞄准主流EVA产品的主要需求地,即GDP超过5.14%的新兴经济体;二是学习韩国尝试开辟新市场,如欧洲、南美洲;三是努力实现产品多元化。
机遇来自光伏领域
专家表示,虽然2017年国内EVA市场难避短期的价格波动,但从整体看,仍然值得期待,国家政策和EVA自身的材料优点将帮助其继续保持高需求量态势。
在国内外日益注重环保问题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仍然有不错的补贴政策扶持。按照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之前的表态,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要延续到2025年。根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光伏电站装机将达到105GW,光热发电装机5GW。
截至目前,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补助政策仍极具吸引力。根据国家补贴政策,发电电量不仅可满足自家使用,还可领取发电量补贴0.42元/度,多余电量再补0.4552元/度,节能又环保。此外,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投资者还给予一次性补助。随着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的全力推进,未来极有可能遍地开花,毕竟这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的扶贫工程。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风电和核电,合力带动了作为传输部件的电线电缆的发展,这对于国内的EVA生产厂家来说无疑是另一个福音。
表1 中国EVA市场的生产、进出口量与消费量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增长率/%
2000年 4.10 21.98 0.15 25.93
2001年 3.84 23.95 0.04 27.75 7.02
2002年 4.44 29.31 0.06 33.69 21.41
2003年 4.11 35.5 0.10 39.51 17.28
2004年 4.20 41.3 0.40 45.40 14.91
2005年 4.82 39.39 0.80 43.41 -4.38
2006年 15.80 36.8 1.60 51.00 17.48
2007年 19.50 42.72 2.40 59.82 17.29
2008年 15.69 36.36 3.34 48.71 -18.57
2009年 16.50 50.56 3.96 63.10 29.54
2010年 20.20 47.88 4.59 63.49 0.62
2011年 22.12 50.07 4.87 77.06 21.37
2012年 33.00 60.78 5.35 88.43 14.75
2013年 33.70 52.66 5.20 81.16 -8.22
2014年 34.10 70.04 4.55 99.60 22.72
2015年 34.01 89.22 5.23 119.00 19.48
2016年 42.35 94.11 6.02 130.44 9.61
表2 2016年EVA进口来源数量和比例 万吨
韩国 中国台湾 沙特 日本 新加坡 泰国 其他 总和
进口量 36.05 21.22 9.27 5.46 7.02 6.53 8.56 94.11
百分比/% 38.31 22.55 9.85 5.80 7.46 6.94 9.10 100
表3 中国EVA市场的生产、进出口量与消费量 万吨
项目名称 年产能 预计投产时间 备注
江苏斯尔邦 30 2017年3月 国内最大
扬子石化 10 2017年 巴塞尔技术
上海石化 10 待定 巴塞尔技术
茂湛石化 10 在建 巴塞尔技术
中泉石化 10 项目敲定 巴塞尔技术
舟山炼化 30 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