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六大主要的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糖精和甜叶菊提取物)占据了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主要市场,其他高倍甜味剂的应用相对较少。
美国:三氯蔗糖和安赛蜜逐年上升
美国是主要的高倍甜味剂消费国,其消费市场主要被无卡路里饮料生产商所推动,目前减肥软饮料占据了美国碳酸软饮料30%的市场,2016年高倍甜味剂的消费量则占总甜味剂消费量的17%。然而,由于非碳酸饮料的竞争,近几年美国软饮料(包括减肥软饮料)的消费量持续下降。
由于Splengda?誖(主要成分为三氯蔗糖)和TruviaTM(主要成分为甜菊糖)等产品的竞争,阿斯巴甜的消费量(比如Equal?誖)逐渐降低。以糖精为主要成分的tabletop甜味剂在美国高倍甜味剂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逐渐被以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甜菊糖为主要成分的甜味剂所取代。相比之下,美国三氯蔗糖和安赛蜜的消费量虽然小于阿斯巴甜和糖精,但却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
2016年美国高倍甜味剂中,阿斯巴甜实际消费量为7110吨,未来几年增长率将呈负数,实际消费量也将继续呈下降趋势。2010~2021年美国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见表1。
加拿大:消费量逐年减少
加拿大主要的高倍甜味剂为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和甜蜜素,2016年加拿大高倍甜味剂的总产值约为2200万美元,其中三氯蔗糖产值约为1400万美元,占比超过60%。
总体来说,加拿大的高倍甜味剂消费量在逐渐减少,其原因包括高倍甜味剂的主要下游应用之一软饮料的人均消费量在降低,这种减少的趋势持续了十多年。软饮料大部分在本国生产,由于其消费量的降低,高倍甜味剂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虽然高倍甜味剂总体消费量未来五年呈降低的趋势,但是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未来五年依然呈较缓慢的增长趋势,其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和1%。2013~2021年加拿大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见表2。
西欧:能量饮料引领增长
在西欧,大多数甜味剂主要应用于饮料市场,尤其是碳酸苏打饮料市场。在欧洲,碳酸苏打饮料的人均消费量与过去几年相比有轻微下降(约1.4%),而过去五六年的年均增长量不到1%。运动和能量饮料、开盖即饮的茶和咖啡的销量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过去五六年里能量饮料的年均增长率为14%。但是,在欧洲软饮行业(包括包装水),这一领域的总体增长率低于5%。2010~2021年西欧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见表3。
日本:天然高倍甜味剂增长迅速
在日本,随着食品中高强度甜味剂消费量的稳定增长,蔗糖消费量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230万吨下降到2013年的202.5万吨。此外,含有高强度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的食品和饮料产品占据越来越多的日本市场份额。因而,预计在未来5年里,日本高强度甜味剂会持续增长,年均需求增长率为1.7%,其中天然高倍甜味剂奇异果甜蛋白和罗汉果提取物增速达10.8%,天然高倍甜味剂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性高、生产成本较低以及在食品中起到很好的风味改善作用。几种传统的高倍甜味剂如三氯蔗糖、糖精、阿斯巴甜等未来五年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均较低,2010~2021年日本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见表4。
中国:蔗糖替代刺激高倍甜味剂需求
近几年,中国的甜味剂产业发展迅速。此外,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糖尿病的控制,因此大多数人倾向于食用蔗糖的替代品。生活质量的提升导致人们对蔗糖替代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非蔗糖甜味剂(包括高倍甜味剂和糖醇)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迅速增长。与糖醇相比,高倍甜味剂更廉价,虽然糖醇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是高倍甜味剂将会持续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内主要的高倍甜味剂有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菊糖、糖精和安赛蜜,其中三氯蔗糖这几年的发展迅速。2010~2021年中国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见表5。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0~2021年三氯蔗糖和甜叶菊提取物需求增长率较高,安赛蜜保持中等偏低的增长速率,阿斯巴甜、糖精和甜蜜素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将呈现负增长趋势,其部分市场份额将被三氯蔗糖和天然甜叶菊提取物等更有优势的高倍甜味剂所替代。未来中国仍然是高倍甜味剂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是高倍化学合成甜味剂产品的生产大国之一,高倍甜味剂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多个产品的产销量都居世界前列,国内的消费量只占全球的15%~20%,约80%~85%出口到国外。
表1 2010~2021年美国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 吨
品种 2010 2016 2021 2016~2021年 CAGR/%
阿斯巴甜 9100 7110 6361 -2.2
糖精 2200 2167 2113 -0.5
安赛蜜 1100 1932 2196 2.4
三氯蔗糖 1450 1580 1739 1.9
甜叶菊提取物 200 746 1456 14.3
甜蜜素 200 200 200 0.0
其他 100 110 129 3.2
合计 14350 13845 14194 0.3
表2 2013~2021年加拿大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 吨
品种 2013 2016 2021 2015~2021年 CAGR/%
三氯蔗糖 100 102 109 0.5
阿斯巴甜 200 188 171 -2.0
糖精 100 97 92 -1.0
安赛蜜 100 103 108 1.0
甜蜜素 200 188 171 -2.0
合计 700 678 651 -1.0
表3 2010~2021年西欧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 吨
品种 2010 2016 2021 2015~2021年 CAGR/%
阿斯巴甜 3500 3200 3045 -1.0
三氯蔗糖 620 1230 1645 6.0
糖精 2800 2523 2400 -1.0
安赛蜜 1200 1200 1200 0.0
甜蜜素 2900 2900 2900 0.0
甜叶菊提取物 NA 115 460 32
合计 10.7 11168 11650 1.0
表4 2010~2021年日本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 吨
品种 2010 2016 2021 2015~2021年 CAGR/%
安赛蜜 230 499 551 2.0
阿斯巴甜 230 510 562 2.0
三氯蔗糖 120 120 120 0.0
甜叶菊提取物 150 160 160 0.0
甘草 80 80 80 0.0
糖精 90 90 90 0.0
其他 NA 41 69 10.8
合计 90 1500 1632 1.7
表5 2010~2021年中国高倍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消费量及预测 吨
品种 2010 2016 2021 2016~2021年 CAGR/%
甜蜜素 29000 35050 42640 4.0
三氯蔗糖 1700 3373 5146 8.8
阿斯巴甜 1400 2219 3141 7.2
甜菊糖 1000 1466 2065 7.0
糖精 4200 4247 4337 0.4
安赛蜜 1200 1812 2505 6.6
其他 650 1367 2322 11.1
合计 39150 49534 62156 4.6
颜庆宁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精细化工项目组)资深项目总监。辽宁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及北京大学MBA硕士学位,拥有近30余年化工行业从业经验及15年化工行业咨询经验。其专长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颜庆宁曾在《中国页岩气市场调查报告》,《某石油储运公司商业尽职调查》,《聚烯烃中国市场及技术研究报告》,《EVA中国市场竞争力分析》,《壬烯中国市场研究》等200余个咨询项目中担任核心咨询顾问及项目经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