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拟做大农作物科学业务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正在以59亿欧元全现金的价格收购拜耳旗下种子和非选择性除草剂业务的重要部分。巴斯夫公司公告称,该交易预计在2018年一季度结束,并且有待拜耳收购孟山都公司的结束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巴斯夫表示,此次收购的资产包括拜耳全球草铵膦非选择性除草剂业务,其商业品牌为Liberty、Basta和 Finale,以及拜耳在部分市场的关键大田作物种子业务,包括北美洲使用LibertyLink性状技术的InVigor品牌的油菜品种、主要在欧洲市场的油菜、美州和欧洲的棉花以及美州的大豆。此次交易还包括拜耳的性状研究和这些作物的培育能力以及LibertyLink性状和商标。
美国基础油产量和出口量双增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炼油厂实现基础油产量接近于3080万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5.6%。今年上半年的基础油产量中包括2580万桶的石蜡基基础油和490万桶的环烷基基础油。这两种基础油的产量同比均实现增长。作为对比,2016年上半年美国石蜡基基础油产量为2470万桶,环烷基基础油产量为440万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年上半年,美国基础油出口量达到2090万桶,这不仅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且还意味着美国每生产的三桶基础油中就有两桶用于出口。而此前美国基础油出口量一直徘徊在产量的40%~45%的区间内。
多数美国石油高管看淡油价
据咨询公司德勤服务公司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约2/3的石油公司高管认为2018年前油价将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下,而且至少下一个十年前都不会冲击70美元/桶。这份调查是基于对美国包括石油开采、运输、炼油和天然气公司在内的250名高管进行了投票所得出的,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了转变。当时多数受调查者预测油价将上涨,投资预算将增加。今年的调查结果更加严峻,尤其是页岩油气行业的高管们,他们当前的重点是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率,大部分已经认为油价不会上涨。
印度需提升炼油能力以保持燃料自给
伍德麦肯兹公司日前表示,印度国有炼油商只有比过去更快的速度增加炼油能力,才能维持印度国内运输燃料的自给自足。伍德麦肯兹公司亚洲炼油业务研究主管Sushant Gupta表示:“因为石油需求增长的天平正在向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倾斜,所以这些市场将引领亚洲炼油能力的增长。这对于亚洲炼油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因为过去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石油公司的炼油能力增速缓慢。”伍德麦肯兹称,印度拥有21家炼油厂,合计炼油能力约为460万桶/天,占亚太地区总炼油能力的13%,其中60%的炼油能力由国家石油公司拥有。伍德麦肯兹公司亚洲上游业务高级分析师Alay Patel表示,虽然印度国内运输燃料产量前景是乐观的,因为一些新增产能正在计划中,但是印度仍需要新增更多的炼油能力以大幅增加运输燃料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