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大庆“油头化尾”战略支招
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大庆的石化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动能源主导的单一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跨越升级,争当经济转型排头兵至关重要。12月13~14日,2017中外化工企业大庆行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拉开帷幕。业内专家为大庆“油头化尾”发展战略献计,与会代表还对当地园区和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
据了解,大庆是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已具备2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12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石化、炼化公司等中直石化大企业实力雄厚,地方石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乙烯、丙烯、芳烃、C4、C5、C9等原料为基础的石化产业发展框架。
大庆市市长石嘉兴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庆市委、市政府将根据“油头化尾”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实施“五个一块”保“油头”战略。即通过争取庆油留一块、谋划煤头增一块、俄油俄气补一块、优化工艺调一块、海上运输换一块打通多元化“油头”路径;多链条延长“化尾”,在积极争取提高本地原油资源就地转化率的同时,力争500万吨俄油加工指标落地,重点围绕C1~C5产业链,积极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学品产业两个百万吨级和特色橡塑产业一个五百万吨级的产业集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在政策驱动下,大庆石化产业的发展正式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也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原料资源、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等方面。此外,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也给予大庆相当的政策倾斜。
根据《大庆“油头化尾”产业实施方案》,做大“油头”,主要实施6个项目,为“化尾”提供基础原料保障;“化尾”主要实施17个项目。此次重点招商的项目包括:凯德尔金俄罗斯进口馏分油综合利用、黑河-大庆专用油品管道、80万吨液化石油气综合利用、26万吨聚碳酸酯、2万吨ACS树脂等。(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