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涂料: 产业链深度整合 是出路
2018年4期 发行日期:2018-02-11
作者:■ 慧聪买化塑产业互联网控股集团运营中心运营总监 姜家驹

  作为中国涂料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分水岭,2017年也是涂料产业承压最重的一年,历经了上游原材料涨价潮、最严环保法、消费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整个涂料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较大的影响。在环保政策趋紧、国家去产能、材料、人工、税费等综合成本上升的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涂料产业未来将更加规范。毋庸置疑的是,在多重挑战下,进行产业链深度整合将是未来的出路。


行业发展挑战重重


  未来,将有几点重要因素影响到涂料产业整体发展,简单来说,这些因素的变化与涂料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1. 产量高速增长时代终结
  2017年1~6月,我国涂料产量累计964.1万吨,同比增长10.5%,预估2017年我国涂料产量整体将突破2000万吨大关,迈入新阶段,继续领跑全球涂料产量。但纵观中国涂料产业近10年发展状况,我国涂料产量将由高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彻底结束高增长态势。
  我国涂料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度过了发展的黄金10年,从同比增长率数据来看,涂料行业产量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已逐渐成下降趋势,步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  
  增速放缓意味着规模再难实现“黄金10年”。整体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涂料行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产销量难以快速增长。  
  2. 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存量市场饱和
  过去20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20年,伴随着房地产的兴起,处在地产伴生行业的涂料行业也走过了黄金10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新常态,涂料市场的存量市场接近饱和,甚至会出现产能过剩状况,去产能也将成为制约涂料行业发展的因素。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同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不过,房地产市场黄金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涂料行业不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加快推进,特色小镇、雄安新区、特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对建筑涂料的需求仍然很大。
  此外,在房地产新常态下,一线城市、热门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分化将更加明显。城市的分化将带动二手房市场的发展,催热旧房翻新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423万套旧房需要重涂,大约需要30万吨内墙涂料。
  3. 产业分化,强者恒强
  随着涂料行业增速放缓,涂料细分领域的分化将逐渐显现,深耕细分市场,将成为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传统产品市场的增量放缓,甚至出现下滑态势,新的细分品类市场将崛起,以水性涂料/UV涂料、粉末涂料、艺术涂料等细分领域产品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符合环保趋势的细分产品将逐渐被市场接受和认同,不符合环保趋势的产品被市场淘汰。
  细分领域的分化将直接引起涂料行业企业的分化,过去10年,我国的涂料行业基本呈现为外资、国企、民企三足鼎立的阶段,工业涂料基本由外资把持,民族涂料企业将细分领域做到了极致,因此木器漆、墙面漆、建筑涂料市场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企业的分化,将是强者恒强,一部分企业逐渐在转型中消失,一部分企业将利用综合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品牌竞争将成为主导,而处在行业边缘的中小型涂料企业依然生死未卜,困难重重。
  但是,根据数据显示,大中型涂料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5%,剩余市场依然被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所占据,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中小型涂料企业并不会因此退出涂料市场。
  但是,过去20%~30%的投资回报率一去不复返,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将更加认可有技术、有品牌、有资本的大中型涂料企业,品牌竞争的时代来临,由此形成涂料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  
  4. 原材料价格高企,产业链整合是出路  
  2017年,可以说是上游原材料厂商的欢喜年,各种原料出现涨价潮,其中TDI、MDI、聚氨酯、钛白粉、树脂、助剂等原材料的涨幅令人瞠目结舌,令下游生产企业苦不堪言。面对大宗化工原料的市场价格抱团上涨的局面,行业人士大呼“看不懂”,整个大化工市场呈现非理性涨价。  
  2017年,我国涂料行业内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遭淘汰的企业不在少数,因此出现小幅度的倒闭潮。
  对中小企业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若提高售价渡难关,就可能失去原有价格竞争优势;若不提高产品价格,维持原价,就会面临成本增加。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让部分中小企业进退两难,感叹“涨价不易,赚钱更难”。
  5. 环保高压,停产限产成常态  
   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环保政策的重重加码,成为压倒涂料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国家对于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涂料行业停产限产将成为常态。
  长期以来,多数中小型涂料企业利用政策打擦边球,大量作坊式的“开、关”型(有订单就开,没订单就关)涂料企业面临“围剿”。而凭借品牌、技术、管理优势的大型涂料企业亦面临着环保问题。


未来的增长驱动力

  虽然有众多因素影响涂料行业的发展,但不容否认的是,挑战与机遇共存。
  1. 搬迁入园与产能扩张共舞
  环保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涂料企业搬迁入化工园区,在过去的一年,不少大中型涂料企业陆续进入园区,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化工园区开始成为涂料企业眼中的“香饽饽”,环保督察风暴大幅度提高涂料产业的行业集中度。
  严把危化品安全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新增高风险化工项目,严禁投资新上淘汰类、限制类化工项目,鼓励发展产品档次高、工艺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严格新上化工建设项目的各项安全条件,控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增数量,将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的主导策略。一些地区原则上不再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额过低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项目(不含土地费用),涂料行业亦属于危险化学品类范畴,难逃此劫。
  有理由相信,地方政府将充分利用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安全、环保、节能评级和综合评价工作。逐步淘汰关闭危险程度高、能耗高、效益差、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落后以及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小型化工企业;将分散的化工生产企业,逐步集中到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通过评级评价实施三个“一批”,即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关闭淘汰一批,逐步实现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大中型涂料企业在搬迁入园中,实现了技术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张,搬迁入园与大型涂料企业产能扩张共舞。
  2. 资本布局,利用杠杆撬动资产
  上市,一直是民族涂料企业的软肋,但是,2016年、2017年,陆续有民族涂料企业挂牌上市,走进资本市场。以东方雨虹、三棵树、株洲飞鹿、亚士创能、集泰股份、科顺股份等一批涂料企业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布局资本将成为涂料行业常态。
  资本布局,利用杠杆优势来撬动资产,将成为涂料行业发展所必需经历的一个阶段,部分企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市,希望通过上市,实现资金、人才、品牌、管理等方面获取资源和优势,使得企业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实现新的战略发展。
  以三棵树为例,成功挂牌上市之后,无论从战略布局,还是企业发展,都实现了新的发展阶段,三棵树投资1.5亿元联合设立福建华通银行,成功进入银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扩张。
  3. 走向海外,进入国际市场
  2017年,嘉宝莉缅甸工厂投产;2018年,展辰集团越南工厂即将投产,标志着展辰集团正式走向海外。面对国内市场压力,越来越多的涂料企业选择出海,而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也给广大的涂料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
  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如今,涂料企业的海外扩张恰逢东风,当中国涂料企业走向世界之时,亦标志着中国涂料产业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巨头涂料企业同台竞争。


培养竞争力着眼三方面


  面对市场的残酷无情,最后的胜者只能是少数,但是,任何涂料企业都不愿自己成为当前困局下的“牺牲者”,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只能勇敢面对。  
  1. 信心比黄金重要
  信心是一种境界,有信心者不会因“外物”变得消沉沮丧,而没有信心的企业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弃了成功的机会。所以,在很多时候,打败企业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信心。  
  2. 收缩战线,专注细分领域
  原材料上涨、税费、人工等综合成本上升,严重影响涂料企业生存状态。收缩战线,至少可以帮助涂料企业掌控事物发展的进程,保障企业进退自如,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企业市场拼杀的风险,取己所长,专注在细分领域,做精做细做透。  
  3. 练好内功,向服务商转型
  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练好内功,利用科技创新,逐步进入中高端产品市场,向服务商转型,提高生产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涂料行业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也是一个全面开放和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尽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涂料行业占比并不高,但是属不可或缺的产品,用途非常广泛。随着涂料产业的深度融合,检测、防伪、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支付交易、技术共享、大数据-云端、数据库、信息研究、交易(期/现)等多维一体的涂料产业生态体系将为中国涂料产业发展赋能。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