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氮肥:扭亏为盈 压力仍存
2018年6期 发行日期:2018-03-16

氮肥:扭亏为盈 压力仍存

■ 本刊记者  魏坤

        2017年是氮肥行业经济运行的转折之年,行业扭亏为盈,发展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3月7~8日在京召开2018年春季氮肥市场形势分析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氮肥人共同探讨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以及2018年市场走势。


经受考验,扭亏为盈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2017年我国氮肥行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氮肥行业扭亏为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77.8亿元,同比增长15.4%;全行业利润总额38亿元,2016年同期全行业净亏损98亿元(校正后)。尽管业内亏损企业数量依然较大,但整体而言,彻底扭转了2014、2015和2016年全行业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二是氮肥产量下降明显。据协会统计,2017年1~12月,全国累计生产合成氨5640.5万吨,同比降低7.1%;氮肥产量3806.1万吨(折纯),同比减少8.0%;尿素产量5340.2万吨(实物量),同比降低13.8%。三是氮肥出口下降,进口增加。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出口氮肥554.6万吨(折纯),同比减少24.2%。四是国内市场价格回升。据协会统计,1~12月尿素累计平均出厂价1571元/吨,同比上涨310元/吨,涨幅24.6%。五是国内消费进一步降低。由于农用氮肥需求下降,环保整顿及秋冬季错峰停产,氮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行动等因素影响,据协会测算,2017年我国氮肥表观消费量3276万吨(折纯),同比降低4.4%。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和市场部主任韦勇表示,2017年我国氮肥行业效益总体好于上年,1~4月份和10~11月份盈利,但5~9月和12月仍有亏损。


市场趋好,企业转型仍需加速


       顾宗勤强调,尽管进入2018年以来,氮肥市场价格逐渐回升,似乎前途一片光明。但仍需注意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挑战:一是煤炭、天然气等主要原料供应紧张,价格偏高;二是安全环保压力大;三是氮肥出口受阻,进口压力增大;四是农业轮作休耕将减少氮肥消费。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些挑战也可看作是市场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带来的一系列政策红利;世界经济回暖,市场需求将有望改善;国际油价将进一步上扬;春耕期间氮肥有望产销两旺。
       展望2018年我国氮肥市场的发展趋势,韦勇表示,氮肥需求将保持稳定;原料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天然气供应紧张仍难以缓解;出口形势难有好转;企业相关化工产品仍有较好收益;安全环保仍将对化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价格走势总体预计高于2017年,但涨跌幅度有所减小。
       针对2018年氮肥市场工作重点,顾宗勤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全力保障春耕用肥供应,为农业粮食丰收多做贡献。对今年春耕化肥供应工作,全行业企业要力争做到“三保、一提高”。“三保”即“保数量、保质量、保价格合理稳定”。“一提高”即着力提高农化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千方百计向精细管理要效益;要加快落后产能置换;要加快产品升级;要大力搞好化肥产品电子防伪追溯体系建设。
       农业部种植业司耕地肥料处处长仲鹭勍表示,农业部未来将重点推动企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强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从产品导向转为需求导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在经营方式上的转变;推动企业积极提高农化服务能力;推动我国肥料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大与协会和企业的沟通。


建设追溯体系,保障化肥质量安全


       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化肥追溯体系,实现化肥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保障化肥的质量安全。氮肥协会已经联合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化肥行业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方案研究,遴选出14家化肥生产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发了“全国化肥电子防伪追溯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具备了接入条件,随着该平台的启动,化肥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控、责任可追究、质量可保障将得到实现。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