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2018年7期 发行日期:2018-03-30
作者:■ 朱一帆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的总统备忘录,美国对华产品征税建议清单将在15天内公布。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进出口额超过5800亿美元,占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1%。清单一旦实施,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工业界来说,都是一场地震。随着页岩气革命的爆发,美国正成为中国之外最吸睛的全球化工增长极,化学品贸易十分活跃。但从当前双方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化学品进口金额远超出口金额,美提高进口关税,短期内对国内化工行业不会构成大的影响。  


短期内影响不大


    综合来看,化工领域主要为基础原料,较少涉及到技术纠纷,而国内新材料又主要瞄准的是进口替代;而且,2017年中国与美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为7亿美元,不存在贸易顺差,因此,暂时看来贸易战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1539亿美元,其中化学工业及其相关产品(146亿美元,占9%)、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进口(81亿美元,占比5%)。如果中国对美国农产品采取相关措施,将利好国内农产品盈利回升,虽然国内有“化肥零增长”政策,但受益于化肥复合化率的提升,国内复合肥行业有望受益。
    近年来,美国多次对于产自中国的橡胶制品采取“双反”措施,已经让我国轮胎等行业苦不堪言,波及橡胶行业。中国轮胎产量的40%都要出口,其中出口美国占据了近三成份额。特朗普一旦还拿该领域开刀,橡胶行业势必雪上加霜。
    近些年随着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不断向下游延伸,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聚乙烯数量呈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聚乙烯5.4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4.41%。由于我国聚乙烯尚需要大量进口,出口量微乎其微,美国不具备对我国进行贸易战的条件,而我国如果反制,则可以很容易寻找到替代国。此外,随着我国煤制烯烃的快速扩张,我国聚丙烯已经达到自给自足水平,除一些专用料以外,无需大量进口,因此,美国对我国聚丙烯行业也不存在威胁。


未雨绸缪加速转型


    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进口税的化工相关产品,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以低价格谋得竞争力的产品。本次贸易战警钟也让我国化工行业对当前的世界竞争法则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化工企业应未雨绸缪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是以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的品质竞争力,令产品无可替代,让国外用户为该国的高关税买单;二是要加快产能走出去的步伐,分散产能,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三是优化产品出口结构,以差异化产品赢得国际用户,不要一味关注出口贸易的短期利益。
       日前,贸易战前的紧张气氛似乎有所缓解。3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称,美国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公示天数将从30天延长到60天,两国政府有望通过磋商避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不过,业界仍需予以高度的重视,时刻关注本行业进出口的动态,适当调整生产和经营活动,趋利避害,将贸易战的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