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普氏能源咨询新加坡4月18日消息,由于福海创公司即将重启其位于福建省的生产设施,此举或将进一步加剧亚洲终端用户之间抢购超轻质原油的竞争,因此最近几周,亚洲炼油商和石化企业们已经开始谨慎关注中国的下游行业。
中国企业加入购买行列
日前,中国福海创公司(前身为腾龙芳烃)的一位消息人士指出,该公司计划于7月份重新启动已经关闭了3年的400万吨凝析油分离塔。该工厂还包括一套日处理能力9万桶的加氢裂化装置和两套80万吨的对二甲苯装置。2015年4月6日,该厂发生爆炸严重破坏了其基础设施,此后该厂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由于福海创公司打算在其重启前两个月采购低硫的超轻质原油船货,因此东南亚和大西洋低硫凝析油现货价差是否会大幅攀升成为亚洲地区超轻质原油的终端用户们担心的首要问题。
福海创公司的消息人士指出,除了低硫凝析油外,一旦公司的脱硫装置建成投入运营后,公司可能还将考虑采购来自伊朗南帕尔斯等含硫凝析油。福海创公司正在新建一套脱硫装置,并且预期今年8月或9月份开始运营。
伊朗凝析油供应紧张
市场参与商们指出,自2017年底以来,伊朗凝析油出口的迅速下降已经给东北亚地区许多需要超轻质原油稳定供应的终端用户敲响了警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这个巨大的凝析油消费客户的回归对于买家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
新加坡的一位凝析油贸易商表示:“如果中国企业开始从凝析油市场剩下的小馅饼中分一杯羹,那么伊朗南帕尔斯凝析油将不足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此外,伊朗国内的凝析油需求也在今年2月份该国Persian Gulf Star凝析油炼油厂二期工程投产后有所增加。为此,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将今年二季度南帕尔斯凝析油的合约量在一季度的基础上减少25%至每日大约35万桶。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此前指出,2017年上半年伊朗南帕尔斯凝析油出口量高达60万桶/日。
市场担忧爆发抢油大战
澳大利亚和赤道几内亚的凝析油通常是亚洲客户的主要原料来源。来自一家东南亚炼油商的贸易人士指出,澳大利亚低硫凝析油一直是该公司的主要供应源,但是,现在其不得不与韩国和中国的企业进行竞争以确保每月的供应。韩国和日本炼油厂消息人士们指出,由于伊朗供应短缺,许多东北亚地区的终端用户们将焦点转向了亚太地区内部的低硫凝析油,因此供需平衡将主要取决于亚太超轻原油市场的买家。一家韩国炼油商的贸易经理指出,如果多个买家目标都瞄准亚太地区内部同样的低硫凝析油,那么这将冲击行业整体的利润。
福海创公司近来表示,公司考虑采购的凝析油多数为来自亚太地区内的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Pluto和印尼Senoro的超轻低硫产品。
由于福海创公司此前也表示有兴趣采购亚太市场之外的凝析油产品,包括赤道几内亚的Alba和利比亚的Mellitah凝析油。虽然亚太市场之外的这些凝析油供应量并不大,而且价格较高,但是该公司在装置重启的最初阶段需要低硫原料,因此其必须采购一些这样的凝析油。
亚洲最大的凝析油消费者韩华道达尔石化公司此前表示,该公司分别于今年1月、2月进口了52.9万桶和52.1万桶利比亚Mellitah凝析油,公司贸易经理表示有些担心购买这些凝析油的买家增多。
在最近国际凝析油现货市场达成的现货交易中,据悉福海创公司已经从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采购了一船5月19~23日装货的Pluto凝析油以及从某西方贸易公司采购了一船大约60万桶的Alba凝析油船货。而日本也于今年1月进口了约68.1万桶Pluto凝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