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引领新增产能
近几年,欧美等国家丁苯橡胶(SBR)的产能变化不大,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洲地区。2017年全世界丁苯橡胶的总产能增加到748.6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中东欧和东北亚地区。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国家,2017年的产能为175.7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3.47%。韩国锦湖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2017年的产能为62.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8.39%。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丁苯橡胶的产能分布以及主要生产厂家产能分布情况分别见图1和图2。
轮胎消费占比渐少
近年来,世界丁苯橡胶的消费量稳步增长,2017年的消费量为503.5万吨,其中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71.6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22%;中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37.7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7.49 %;西欧地区消费量为45.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9.04%;中东欧地区消费量为33.9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6.73%;中东地区消费量为14.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2.78%;东北亚地区210.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1.81%;东南亚地区的消费量为46.9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9.31%;其他地区消费量为43.4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8.62%。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丁苯橡胶消费国家,2017年的消费量为148.0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9.39%。
预计2017~2022年,世界丁苯橡胶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2.6%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572.0万吨,其中亚太地区仍将是最大的消费地区,北美和西欧地区的消费量虽然也将不断增加,但在世界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则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轮胎行业仍是丁苯橡胶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但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而橡胶机械制品等所占比例却有所增加。
在产品品种方面,由于对绿色轮胎和低滚动阻力轮胎需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对溶聚丁苯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22年,世界溶聚丁苯橡胶需求量所占比例将超过35%。
国内环保型产品研发层出不穷
近几年,随着轮胎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丁苯橡胶的产能增长较快,先后有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建成投产。新增装置主要以生产溶聚丁苯橡胶产品为主。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17家,总产能达175.7万吨。2017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如表1所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丁苯橡胶行业具有如下特点;
1. 在世界丁苯橡胶生产中所占地位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丁苯橡胶和ESBR生产国家,产能分别约占世界总产能的23.5%和26.9%;是世界第二大SSBR生产国家,2017年的产能为30.2万吨,约占世界SSBR总产能的14.6%。
2. 供应格局发生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自2011年起,浙江浙晨橡胶公司、天津陆港橡胶公司等民营资本的介入,打破了原来我国丁苯橡胶由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形成了中石化、中石油和民营或者合资企业共存的生产格局,其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 ESBR是主流品种,但SSBR的生产能力发展较快。2017年我国SSBR增加到30.2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17.19%;ESBR的产能为145.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82.81%。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ESBR生产厂家,产能为23.0万吨,约占国内ESBR总产能的15.81%;中国石油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SSBR生产厂家,产能为10.0万吨,约占国内SSBR总产能的33.11%。
4. 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产能为83.2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47.35%;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产能为39.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22.20%;西北地区(包括甘肃省和新疆)的产能为25.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4.51%;华北地区(天津市)的产能为10.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5.69%;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和福建省)的产能为15.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8.54%;华中地区(包括湖南省)的产能为3.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1.71%。
5. 环保型等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齐鲁石化生产出了1723、1739N等环保型系列产品,抚顺石化开发出环保型1500E优等品,吉林石化开发出环保型充油丁苯橡胶1723等产品,独山子石化公司开发了2564S、72612S和2557S等环保型橡胶产品,兰州石化公司开发出新产品SBR1586,兰州石化公司与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发生产出高铁减震专用丁苯橡胶SBR1500HR新产品等。
进口小幅增长
近年来,虽然我国丁苯橡胶的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进口。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丁苯橡胶(不含胶乳,下同)的进口量为41.10万吨,同比增长约0.05%。在进口的同时,我国丁苯橡胶也有少量出口,2017年的出口量为2.79万吨,同比减少约29.54%。近年来,我国丁苯橡胶进口量小幅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进口产品在牌号、质量和性能等方面优于国内产品,且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竞争优势;其次,国际轮胎企业加大在我国投资建厂,进料加工的产品量增长。
2017年,我国丁苯橡胶的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德国、美国以及波兰等国家或地区。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当年,我国丁苯橡胶主要出口到越南、泰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秘鲁等国家或地区。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方式为主。
汽车消费占比将下降
2012年之前,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和橡胶制品业发展迅速,使得我国丁苯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此后,由于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国内装置开工率下降,产量减少,使得丁苯橡胶的消费量整体出现减缓的发展态势。2017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48.31万吨,同比增长约4.43%。
目前,我国丁苯橡胶主要用于生产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力车胎等。2017年的消费结构为:轮胎及其制品、车力胎、胶管胶带、胶鞋行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分别约占总消费量的70.5%、7.0%、9.0%、9.5%和4.0%。
今后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城镇化、高铁等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汽车需求量及保有量将进一步增加。此外,电子电器等行业也将稳步发展,HIPS和ABS树脂的消费快速增长,由此导致我国丁苯橡胶的需求量仍将稳步增加,且增速较“十二五”期间有所提高。预计到2022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75.0万~180.0万吨。汽车工业仍将是我国丁苯橡胶主要消费领域,消费量将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将下降。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安全、环保、经济,符合于欧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政府推出了新的法规,以及“绿色交通”理念包括车身零件轻质化和“绿色轮胎”应用的高性能丁苯橡胶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我国丁苯橡胶行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产能过剩,产品主要为通用型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应用领域基本相同;装置开工率较低,技术有待加强,尤其是溶聚丁苯橡胶,虽然装置产能不小,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采用国内技术新建的装置开工率很低,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
影响因素
展望今后几年,我国丁苯橡胶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竞争将更加激烈。
1. 汽车产业增速放缓。我国汽车产销量仍将稳步增长,但增速减缓,轮胎增速也相应放缓。另外,欧盟REACH法规、轮胎标签法规等以及美国等国家对我国轮胎行业实施的反倾销,将影响我国轮胎出口,进而对丁苯橡胶的消费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绿色、环保、节能轮胎的发展将影响丁苯橡胶的产品供应结构。随着绿色轮胎的发展,轮胎行业对橡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盟REACH法规及轮胎标签法规等也将加快橡胶新材料的发展。未来传统丁苯橡胶产品的消费量将不断减少,而溶聚丁苯橡胶等高性能产品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3. 原料市场和替代品市场影响丁苯橡胶的发展。不仅跌宕起伏的原油市场和丁二烯市场对丁苯橡胶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与丁苯橡胶之间替代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影响丁苯橡胶的平稳发展。
4. 装置的多功能化也将影响丁苯橡胶的发展。将催化体系略加调整,丁苯橡胶装置也可以用于生产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和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等。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有可能转产SBS等产品而停止生产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产品,进而影响整个产品链的正常供应和发展。
5. 我国丁苯橡胶在产品牌号、质量和性能等方面仍与先进国家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加之近年跨国轮胎企业进料加工贸易量稳步增长,国内产品很难替代这部分进口产品。另外,我国周边国家日本、新加坡、印度、韩国等纷纷新建或者扩建丁苯橡胶,尤其是溶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将对我国丁苯橡胶,尤其是溶聚丁苯橡胶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发展建议
1. 注重现有装置的技术提升,慎重新建或者扩建生产装置。我国ESBR装置产能增长过快,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速,因此不宜再新建或者扩建ESBR生产装置。而是要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产品差别化和专业化上,以从根本上扭转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消化部分过剩的产能。SSBR发展前景看好,我国SSBR装置能力近年增长迅速,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产量较小,特别是用于轮胎的产量则更少。因此,当务之急应是要充分开好现有装置,提高装置开工率,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质量稳定,并开发满足轮胎等下游用户需求的牌号,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从而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和创效能力,避免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
2. 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步伐,实现环保生产。开发使用高效乳化剂、引发剂及新型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以提高聚合转化率,缩短聚合反应时间,以改善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研制新型、高效、无毒的助剂,实现环保清洁生产及产品的环保化;改进脱气、凝胶、后处理等关键设备,降低能耗,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乳聚丁苯橡胶超前储备技术,提高装置整体运行水平;利用原位杂化,活性自由基聚合和纳米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发和推广连续溶聚丁苯橡胶聚合生产技术,提高聚合过程中对乙烯基含量和苯乙烯含量的调控能力,开发含有官能团的引发剂,改善聚合物和白炭黑的亲和力,解决不同生产商产品之间的互换问题,以提升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整体生产技术。加强单体回收技术和“三废”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过降低聚合物残余单体的含量及亚硝基胺含量,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等方面的有效研究,实现安全环保生产。
3. 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今后应重点加强不同牌号的充油乳胶丁苯橡胶、不含亚硝酸铵的乳胶丁苯橡胶、适用于高性能沥青改性专用粉末的丁苯橡胶、填充增强材料的丁苯橡胶以及适用于欧盟REACH法规和轮胎标签法规的新型环保型丁苯橡胶等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化解产能过剩危机。
4. 充分发挥“产销研用”联动机制,促进丁苯橡胶产品提质增效。重视产品加工应用研究,强化技术服务,积极开拓市场,全面提升丁苯橡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水平。
5. 积极开拓周边国际市场,化解国内产能过剩。我国丁苯橡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丁苯橡胶生产大国,并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和工艺包。因此国内的丁苯橡胶行业应加强与国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结合,把成熟技术和产品向周边国家推广出去,以提升我国丁苯橡胶的国际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