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钾肥: 良性供需稳市 行业洗牌加速
2018年11期 发行日期:2018-06-03
作者:■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 周月

  在过去的2017年,全球钾肥市场供需两旺,打赢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国内钾肥市场跌宕起伏,稳中向好。但是,相比于氮肥的扭亏为赢,磷肥的效益增加,钾肥的向好态势显得微弱。因此,目前钾肥市场真正走出困难时期仍需时日。


微利时代开工率下降


  1. 产能稳中有进,产量小幅下滑
  2017年,我国资源型钾肥产能增速放缓增长依旧,行业步入进一步整合阶段。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以下简称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资源型钾肥生产能力达到717.9万吨(K2O),同比增长11.3%。其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产能约占总产能的44.7%、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产能约占14.6%、新疆罗布泊钾肥有限公司产能约占11.2%、其他企业的产能约占29.5%。
  2017年,全国资源型钾肥汇总企业累计完成产量达到553.2万吨(K2O),同比下降4.3%。从产品分类上看,氯化钾产量占总产量70%以上,依旧是最基础产品;其次是硫酸钾,产量占25%左右;硫酸钾镁肥产量较小,仅占钾肥总产量的2%左右,详见表1。受成本上涨、市场销售及铁路运输影响,青海多家企业全年停产,冷湖滨地、青海联宇等企业产量明显下滑,氯化钾整体产量总量与上年总量有所减少,硫酸钾产量比上年基本持平。

  2. 行业步入微利时代
  由于钾肥行业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已基本全部取消,钾肥运输成本快速上升,钾肥价格前期不见起色,企业利润持续下滑。2017年,钾肥行业总利润率仅4%左右,钾肥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钾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3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上涨的同时,行业利润却在大幅下滑,2017年钾肥行业利润仅有15.4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4%;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统计的65家钾肥企业中,有23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35.4%;亏损额12.2亿元,同比增加276.9%。纵观近十年的行业发展情况,2017年钾肥行业的利润已经跌到历史最低水平,详见表2。

  3. 进口空间不断拓展
  2017年,随着我国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政策的狠抓落实,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动力转换加快,回稳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根据中国海关月度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钾肥进口776.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1.3%;进口额17.64亿美元,同比下降0.1%。其中氯化钾进口量753.3万吨,同比增长10.5%;进口额17.14亿美元,同比下降0.7%。硫酸钾进口量6.4万吨,同比增长24%;进口额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
  4. 产品价格差异明显
  2017年,钾肥市场总体维稳运行,价格呈现分化,氯化钾价格先抑后扬,硫酸钾平稳增长。2017年硫酸钾价格不断走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复合肥市场需求较好,硫基复合肥走势明显好于氯基复合肥,硫酸钾需求较为旺盛;二是下半年的烟草肥招标前期两次流标刺激了硫酸钾价格进一步走高;三是后期氯化钾、硫酸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硫酸钾高位获得支撑;四是环保压力导致企业开工率低,副产品盐酸难销售、倒贴100~300元/吨不等,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纵观近5年硫酸钾的整体市场情况比较,虽然2017年硫酸钾行情比2016年有明显改观,但较2013-2015年的价格还是明显偏低。2018年在环保要求持续高压下,硫酸钾市场价格仍将维持坚挺。
  5. 库存量开工率齐减
  青海资源型钾肥生产企业开工率比去年略有下降。虽然盐湖、藏格等厂家生产还是按照全年计划执行,但青海联宇、中信国安等厂家氯化钾产量有所下滑,开工率较去年下降了近6%,年均开工率65.3%。根据资源和生产情况,青海氯化钾生产企业会进一步整合,产品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工型硫酸钾主要受区域环保督查影响,在2月份和8月份均创新低,主要曼海姆企业硫酸钾全年开工率约为60.2%,较资源型钾肥开工率略低。
  2016年底,我国港口氯化钾库存一直处于高位,港口总氯化钾库存量在220万吨左右;2017年虽然氯化钾进口量增加,但是一年来港口库存量环比基本持平,年底港存量在20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20万吨。除港存量外,企业库存也明显减少,截至2017年年底,青海地区氯化钾库存在100万吨左右,而年初时则在200万吨以上,企业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和销售进度使得供需更加平衡。社会库存量较上年也有所下降,年末国内经销商库存量在3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0.9%。


供需趋稳环保增压


  1. 供需逐渐趋于平衡
  经过两年的市场消化,尽管2017年氯化钾进口量比2016年增加,但在国产钾肥产量小幅减少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明显让人担忧的供大于求现象。2017年国内钾肥表观消费量为1722.4万吨实物量,同比增加2.2%;农业施用量约1600万吨,同比下降0.84%;其中国内自产973.5万吨,同比下降4.6%;净进口量748.9万吨,同比增加12.7%。此外,钾盐钾肥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化工需求显著增长,高端肥料和工业应用的增长使得钾肥总需求量也不断提升,弥补了氯化钾需求的减弱。在国产钾肥企业和大贸易商的共同推动下,2017年全年钾肥供需逐渐趋于平衡。
  2. 龙头企业加快全国布局
     东北是农资界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掺混肥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年有近130万吨的颗粒钾肥消费量,具有显着的区域优势。但因本地缺少大型化肥企业,每年需要从其他地方大量调运化肥。2017年由吉林云天化与内蒙古天宇汇景实业集团合作建设30万吨颗粒钾肥项目在吉林省长岭县太平川镇正式建成投产。2018年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40万吨颗粒钾肥、50万吨BB肥项目也正式开工。在钾肥市场整体利润明显缩水的情况下,大企业正在主动出击,异地布局,除了贴近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之外,也是行业格局调整,集中度转移的大势所趋。
  3. 资源勘探不断拓展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在新疆罗布泊罗北地区发现富钾卤水,初步预测该地区深部钾资源总量为2.5亿吨,达超大型规模,相当于在深部又有一个潜在的罗布泊钾盐矿。如果开发成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钾盐企业资源紧缺的局面。
  4. 副产盐酸成企业难题
  对于加工型硫酸钾生产企业来说,2017年副产盐酸已经成为制约硫酸钾生产的重要因素。加工型硫酸钾企业主要采用曼海姆工艺,利用该工艺生产1吨硫酸钾就会副产1.2吨盐酸,副产盐酸多数销售给周边企业用于漂染工业、电镀工业以及造纸企业的废水中和。2017年环保检查以来,周边消耗盐酸企业停车较多,众多硫酸钾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以保证盐酸产销平衡。其中,山东、河北、辽宁等硫酸钾企业盐酸倒挂价格50~300元/吨不等。副产盐酸出路不畅、价格倒挂,导致硫酸钾生产间接成本上升,已成为加工型硫酸钾生产企业的普遍难题。


四因素影响今年走势


  受成本、环保和运输的影响,钾肥市场从2017年第四季度有所回暖,氯化钾和硫酸钾价格均大幅上涨,但2018年行业形势仍复杂多变。当然,2018年钾盐钾肥行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也很多,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对新的一年实现新的跨越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影响2018年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国内因素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钾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最大的发展利好。虽然2017年钾肥行业效益依旧下滑,但是2017年底钾肥价格有了大幅提升,并在2018年初保持了良好开局。2018年春耕钾肥市场供需基本仍处于平衡状态,带动2018年钾肥价格总体会略高于2017年。预计2018年国内钾肥总量将保持在900万吨左右,与2017年基本持平。在春耕钾肥市场供需总体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2018年的钾肥存量较2017年还将继续减少,供大于求的关系将会进一步得到缓解。
  二是从国际因素看,新的一年虽然存在着英国脱欧、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确定因素,但总体是乐观的。对于钾肥来说,全球钾肥在2017年也实现了价格的筑底回升,产量、销量双双增长。2017年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平均上涨超过20美元;巴西地区全年上涨45美元,同比上涨19.6%。主要钾盐生产商均对2018年的全球市场给出乐观的预测,认为2018年全球钾肥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另一对此乐观估计的支撑是,2017年全球钾肥需求增长快于预期,需求6500万吨,增长超过6%。预计2018年全球钾肥需求将在高位维持,总量可能达到6700万~6800万吨之间。当然,2018年中国大合同谈判将更加艰难,对比国内供需情况,2018年的钾肥大合同价格预计还将上涨,涨幅视谈判时间而定。
  三是从下游需求看,化肥的减量增效使得传统肥料的整体需求都会受到抑制,钾肥需求也是一样。农用钾肥需求受复合肥、农产品价格及国际市场等多重影响。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环保政策,环保要求的提升对化肥产业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钾肥来说,环保严查使得复合肥企业开工受限,复合肥开工率的下降,也将影响钾肥的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钾肥的农业需求基本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近两年略有小幅下滑。但从中长期需求来看,我国钾肥需求仍将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目前国内钾肥价格不高,正是种植区域补钾的好时候。
  四是从政策走向看,环保税开始实施,安全环保要求更加严格。2018年依旧环保从严要求,也必定对硫酸钾企业产生影响,包括开工率和价格的影响。企业环保投入增加,间接成本的增加,都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在环保高压的政策下,加工型企业开工必然会持续受限,一些小微企业再一次面临洗牌出局的困境。

  综合而言,良性的供需关系稳定了2018年春季的钾肥市场价格。对于国内钾肥生产企业来说,中小型钾肥生产企业或将会加速淘汰进度,而大中型企业单一产品销售模式拖累企业转型升级,因此2018年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整合传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传统产能,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和服务升级,加快提升农化服务水平;平衡进口与国产钾肥供给总量,稳定市场供需;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行业安全环保水平;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保障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