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国际油价先跌后涨,OPEC增产预期和地缘局势是主要影响因素。截至6月28日,WTI区间64.73~73.45美元/桶,布伦特区间73.05~77.85美元/桶。
上旬,美国原油产量刷新历史记录,加之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贸易摩擦或抑制需求,国际油价走跌;随后美国EIA库存数据全线大涨,加之市场担忧OPEC增产,国际油价再度下跌。中旬,沙特及俄罗斯表示可能将同意增产,同时中国决定对进口美国原油等商品加征关税,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下旬,OPEC原则上同意增产提议,但增产幅度或不超100万桶/日、不及此前预期,国际油价狂飙反弹。同时美国要求多国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利比亚原油出口存不确定性,加之美国原油库存有大幅下降趋势,国际油价月末连续攀升。
后市分析
利好因素:①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仍存供应不稳的风险。②美国传统旺季环境下,需求利好凸显。③全球经济整体表现稳健。
利空因素:①OPEC开始准备小幅增产。②美国原油产量依然居高不下。③美元仍有走强趋势。
供应面来看,OPEC会议虽未规定明确的增产幅度,但带来的利空预期难以避免,同时美国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也是持续性的抑制因素。此外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随时可能引发供应趋紧的担忧。需求端来看,全球各大经济体表现稳健,对原油消费的带动力度不俗,但美国掀起的贸易战是潜在利空,可能引发需求预期的阴霾,但目前尚不明显。政策面来看,美元仍存进一步走强空间。地缘政治来看,利比亚和委内瑞拉局势动荡,可能会对产量和出口形成影响。整体来看当前市场的底部支撑依然牢固,增产也无法带来大幅利空的压制,油价短期内或易涨难跌,在相对高位区间震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预计2018年7月WTI价格或在69~75美元/桶区间运行,布伦特在73~80美元区间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