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炼油:维持盈利势头仍需多方考量
2018年17期 发行日期:2018-08-30
作者:■ 天津石化运输销售中心调运室 宋淑惠

上半年行业盈利有较大改善

  2018年上半年我国炼油行业运行情况良好,整个行业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虽然环保仍然是影响行业开工的主要原因,但是上半年产量仍然保持增长,整个行业保持较为良好的势头。此外,由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环保“回头看”力度升级,200万吨以下的小型炼厂均存在淘汰关停的现状,地方炼厂数量有效减少,致使一次加工能力降低。2018年1—5月全国常减压一次装置产能8.33亿吨,而2017年同期一次装置产能为8.53亿吨,同比降低了2.3%。
  1.产量保持增长
  今年1—5月全国原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产量分别为7781万吨、5775万吨、7502.1万吨、1900.2万吨、1474.4万吨,原油同比下跌3.06%,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分别同比增长5.94%、0.77%、11.78%、2.8%。一方面是我国炼油能力增加,汽油产出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消费柴汽比下降,加之汽油利润尚可,国内炼厂调整产出柴汽比,导致汽油产量增长明显大于柴油。
  2.产品价格同比增幅较大
  由于今年国际原油市场强劲上扬,带动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大势走高。据统计,今年1—5月全国原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均价分别为7646元/吨、6454元/吨、4771元/吨、6220元/吨,同比增长15.46%、15.17%、13.57%、32.05%。
  3.盈利能力势头强劲
  当前,我国自主产出及进口的原油主要由中石化为代表的主营炼厂和东明石化为代表的民营地方炼厂进行加工消耗。无论是主营还是地炼,近两年的理论利润均表现不俗。2018年1—5月,国内主营炼厂综合利润约为793元/吨,同比增长46.58%;而地方炼厂的综合利润约为455元/吨,同比增长49.67%。近两年炼油企业利润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汽柴油等主要产品价格随国际原油的上涨而水涨船高,价格重心提升显著,而国际原油价格涨幅相对温和,炼油企业成本依然可以控制在相对低位的区间。
  其中,航空煤油生产总利润约为29.5亿元,较同比上涨79.13%。柴油生产总利润在83.02亿元,同比上涨25.54%。汽油生产总利润在58亿元,较同比上涨31%。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汽油批发价及出厂价连续上涨,而主营炼厂加工进口原油的利润大幅提高。
  4.进口和出口均同比上升
  今年1—5月份国内原油进口量达19058万吨,同比增长8.06%。国内原油出口量达136万吨,同比增长189.36%。今年1—5月份全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进口量分别为3.99万吨、3.66万吨、90.81万吨、169.01万吨,同比增长343.33%、307%、10.19%、-0.59%。出口量分别为356万吨、70.23万吨、329.79万吨、0,同比增长44.18%、11.9%、3.72%、0。


下半年发展前景看好


  1.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预计,下半年我国炼油行业主产品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其中,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汽柴油产量必将迎来增长,预计下半年全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产量分别为7227万吨、9400万吨、3000万吨,环比增长10.12%、22.6%、57.88%。
  2.进口量涨跌互现
  预计下半年炼油行业进出口情况: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属国内过剩产品进口量较少,原油及石脑油国内属于紧缺产品,几乎没有出口。由于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的出口按照国家商务部下发出口配额执行,且下半年下发情况无规律性,因此难以做出预测。
  3.盈利能力势头强劲
  预计下半年随着油品行业“金九银十”旺季到来,炼油行业主要产品盈利能力必将进一步提高,厂盈利方式将更加灵活,外采、原油方面都是主营炼厂的盈利优势。
  4.需求量或将继续增长
  预计2018下半年炼油行业主要产品需求量或将继续增长。


多方因素影响行业发展


  1.结构性过剩下或将大规模爆发
  随着产能结构性过剩、成品油需求走势进一步分化,下半年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主营地炼开工率继续上涨,预计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增加供应量或将达到220万吨、250万吨、150万吨,而需求同期预计只有100万吨、150万吨、50万吨的增长,供应过剩的情况继续恶化,而且未来几年仍有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集中释放期在2020年,届时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将大范围爆发。
  2.流通领域监管程度欠缺
  现有标准对生产的约束与流通的监管力度不足,地方炼厂方面合理避税环节现象仍存,税票监管尚未完善。企业布局分散和风险源过多,存在环保和安全隐患,我国现有各类化工企业3万余家,近年来“退城入园”解决部分企业的问题,但仍有部分企业未实现园区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3.汽油需求增长放缓
  随着单车油耗水平逐年下降,汽车数量的增长已成为汽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汽车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汽车的快速普及一般分为孕育期、普及期和成熟期。其中,千人汽车保有量从20辆发展到150辆左右的阶段汽车数量增长较快,一般称之为普及期。此前,国内学者认为在2001—2020年我国将处于普及期,汽车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自2009年以来的三轮市场刺激政策使汽车市场发展快于预期,2017年末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50辆水平,接近完成普及阶段。按照国际经验,此后汽车市场潜在增速将降至5%左右。考虑到2018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将完全退出,需求透支效应对车市构成较大压力。另外2018年国际油价将大概率继续改善,油品价格上涨也将一定程度抑制居民汽油消费需求。加之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电能对汽油的替代速度还将加快,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1.36亿吨,同比增长7%左右。
  4.农机化进程接近尾声,农业柴油需求或将萎缩
  经过多年推进,我国农机化进程接近尾声,机耕、机播率均已突破90%,粮食作物的机收率也接近饱和。农机市场因此出现较大回落。2017年收获机械销量同比减少18%,谷物和玉米两大类作物收获机械均明显下滑;拖拉机销量同比减少7.8%,以往大型化的趋势也基本停止,大型拖拉机销量同比减少20%,显示大拖拉机更换进程基本结束,对农业柴油需求的支持相应减弱,预计2018年全年农业柴油消费量同比减少3%。
  5.房地产补库存需求支撑,建筑柴油需求难以大幅回落
  尽管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城市不断扩围,但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抑制需求,供应增长并未大幅提升。故此商品房可消化库存处于低位,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继续下降,到2017年末预计降至8.3个月,土地库存消化周期预计降至15.2个月。从国家住房不炒的定位来看,预计2018年一二线城市将增加供给以平抑房价上行动力,房地产投资受一定程度支撑,不会大幅回落,预计2018年国内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较2017年回落1.5个百分点。基建方面,2018年我国GDP实现6.5%以上增长的压力不大,不需要过分加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增长,预计2018年全年基建投资保持15%左右的增长,与2017年基本持平。总体来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均稳中略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