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掌握未来,合成树脂需牢记这些发展关键词 ——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暨2018新材料发展趋势论坛专题报道
2018年22期 发行日期:2018-11-15
作者:■ 唐茵

       新材料技术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化工新材料产业既是我国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又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国内自给率最低、进口比例最高、短板最多、技术瓶颈制约最强的产业。怎样抢占化工新材料技术的制高点?作为化工新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合成树脂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可以抢抓哪些商机?11月1—2日,由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在西安举办的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暨2018新材料发展趋势论坛上,500余代表围绕上述话题,共议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话中国合成树脂行业发展大计。

“迎头赶上”需补齐五块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新材料战略的地位,强调“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针对如何加快新材料的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提出:一是必须把新材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深化其战略性、紧迫性认识。二是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介绍,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总产值约2800亿元,消费市值约5000亿元。2017年,国内化工新材料产量约1894万吨,净进口量约1045万吨,表观消费量约2939万吨,自给率为64%。尤其,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自给率低,产业发展缓慢。从整体看,我国化工新材料总量仅占世界的14.9%,远低于美国的28%、西欧的20.3%、日本的17.3%。从品种看,我国高性能膜材料、特种橡胶、高性能氟硅材料、高端纤维材料仅占世界总量的5.1%、5.6%、6%和2.6%,产品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
    赵俊贵表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主要差距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高端产品稳定供应难实现,稳定性、可靠性亟待提高;二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强;三是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大量高端新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四是市场主体小而分散,产业布局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中低端品种产能过剩;五是集成创新体系远未形成,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
    潘爱华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继续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协同和资金投入,以制造强国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所需的关键短板材料为突破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结合,推动重点补短板新材料产业发展,切实提升新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重点突破;二是加大推广应用;三是推进重点平台建设。
  
拿到金钥匙再续发展奇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勇武表示,作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的合成树脂,是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合成材料。由于合成树脂和其他竞争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其应用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包装、建筑、汽车、医疗应用等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在合成树脂方面创造了奇迹,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到配方改进,再至材料加工的完整工业体系,但也应看到,当前,全球石化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原材料多元化、技术高端化、产品差异化以及绿色低碳化等趋势对世界各国石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对于未来合成树脂产业的发展,李勇武指出:
    一是要保持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近几年合成树脂的进口情况来看,进口产品品种或国内产量较少,或质量未能完全符合用户要求,进口料已从通用产品向专用产品升级。进口的合成树脂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取胜,这正是国内合成树脂行业需要拿到的金钥匙。
    二是要走技术创新之路。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合成树脂行业一定要走技术创新之路,尤其是要重视协同创新,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必须同时具备规模和技术双重优势,否则将无法立足于竞争日趋加剧的市场。
    三是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环保督察将成为行业内的新常态,化工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未来必须处理好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协会和企业都要对环保新政多加关注,并不断加强对相关产品生产全流程的监督。
    四是要重视智能化发展。当前工业面临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安全形势严峻、人工成本提高、能源资源消耗的挑战,两化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问题的主要途径,而智慧工厂建设是建设两化融合的重要着力点。要通过工业互联网、行业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
  
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全球废弃塑料累计达63亿吨,仅9%被回收,12%被焚烧处理,79%被填埋或积累在自然环境中。在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下,合成树脂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也引发了会议代表的热议。
    同济大学教授杜欢政介绍,按照每吨5000元计算,2016年,我国废塑料回收市场规模有765亿元,但我国回收率仅为25%,每年约有1400万吨废旧塑料未被回收利用,直接资源浪费高达280亿元。
    杜欢政认为,我国废塑料回收面临四个问题: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塑料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尚未建立系统的回收体系,需要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的共同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即通过减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物质替代来实现塑料的零废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琪认为,必须全方位全链条治理废弃高分子材料的污染,一是要政府政策引导,行政监管到位;二是要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让全民参与治理;三是要建立有效回收机制,明确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回收责任;四是要建立高质高效回收利用新技术,变废为宝。
    在谈及回收技术时,王琪表示,通常情况下,塑料回收利用经历收集—粗略分类挑选—简单清洗破碎—造粒几个步骤。但是有些材料难以回收利用,其中,包括多层共挤薄膜、废弃电路板、汽车拆解尾料、人工草坪、喷漆塑料制品等在内的填充共混复合型高分子材料,因组分复杂,难分类,难分离,相容性差,熔体粘度难匹配,相畴结构难控制,再生制品性能差;包括废弃轮胎橡胶、废弃交联聚乙烯电缆和管材、废弃聚氨酯发泡材料等在内的交联型废弃高分子材料不溶不熔,不能再热塑加工,室温难粉碎,难以再加工。
    针对此问题,王琪课题组开发了固相剪切碾磨加工新装备新技术,可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废弃高分子材料,用环境友好方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分享了国际环境治理新框架与产业发展对策。目前世界的化学品和有害废弃物管理存在两种不一致的情况,即发达国家一般建立了综合性管理系统,而发展中国家则没有。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还在疲于应付多种类型废弃物的联合填埋处置问题,在对其进行分离和无害化管理方面能力受限。因此,在塑料循环利用方面,国内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动向。
    蒋南青介绍了欧盟塑料行业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即规定生产者对于处理或处置消费后产品负有重大责任的一项政策。这种制度由欧盟废物框架指令引入,是一种激励生产者推行产品源头控制、绿色生产,从而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通过赋予生产者对产品的收集、分类、处理等责任,鼓励生产者进行生态设计,使设计变得更加有效,并且使产品更容易分类、分解和回收。
    蒋南青表示,即使没有政策驱动力,许多公司也承诺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来解决废弃物问题。以英国为例,企业在签署了英国塑料公约之后, 就将对在超市销售的超过80%的塑料包装产品负责回收处理。

未来需关注哪些趋势?
   
    慧聪集团买化塑首席战略官、首席经济师杨向宏表示,过去10年,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合成树脂产能迅速扩大,行业的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然而,国内合成树脂产能扩张过于迅猛,整个产业链的良性生态已被破坏,产业结构面临巨大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整条产业链对外企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依赖。
    杨向宏认为,未来传统意义上的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或不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第一要务,行业竞争也将从“混战”模式,转变为新的“分层竞争和互补”模式。外资不断进入,加上大型民营资本加入,将促成行业发展逻辑发生转变,石化行业进入后项目时代,同时呈现资本、技术和品牌等重要时代特征。全产业链、差异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未来合成树脂行业应关注以塑代钢、高性能化及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趋势,以及高温尼龙、改性塑料、塑料薄膜、3D打印用塑料材料、可降解塑料、微发泡等技术趋势。日本在新材料开发和应用方面一直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来自日本的两位学者分享了高分子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领域的新趋势。日本高分子纳米技术研究会委员长伊泽桢一介绍了纳米技术对汽车轻量化和医疗器械的精密加工两个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纳米技术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如纳米合金、树脂金属的粘合技术、纤维素纳米纤维(CNF)。
    日本复合材料协会会长西村洋通过多组数据的对比指出,2013年起,日本热固性复合材料(FRP)的出货量几乎没有增长。与此同时,全球玻纤增强塑料(GFRP)市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大,尤其是汽车行业,更是呈现出压倒性的增长。汽车行业面向轻量化和低成本化,预计片状模塑料(SMC)、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PP-GF)和碳纤维增强聚丙烯(PP-CF)用量将有大幅增长。












   11月2日上午,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同期举办。该联盟由多家全产业链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接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旨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相互合作,推动行业发展及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包括新材料生产企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新材料技术、汽车技术研发单位等。

    11月2日下午,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的前身,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20周年回顾与展望大会隆重召开。会议邀请始终关心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成长的社会各界朋友;始终支持行业发展的各位合作伙伴;以及曾经在协会成立初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领导和已退休的企业家们。大会还举行了协会携手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工程塑料在路上》的首映式,与会代表一同走进中国工程塑料20年创业的心路历程。

5beccd3e34db9.jpg5beccd41659f5.jpg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