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亚洲苯酚行情在2018年经历了先涨后跌的大幅波动。进入2019年,受中国苯酚运营率高企、亚洲贸易关税以及中国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市场人士预计,今年上半年亚洲苯酚市场走势将继续承压。
贸易环境扑朔迷离
近十年来,国内苯酚行业经历了迅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过程。2012年至2015年,随着酚酮装置的不断扩建与新产能的投放,国内苯酚产能增长迅速。2016年至2017年中国没有新装置投产,产能快速扩张的局面暂缓,稳定在240余万吨。2018年,中海油惠州的35万吨酚酮装置于5月底顺利投产外销,国内苯酚总产能增加至近270万吨。2018年苯酚价格在原料成本支撑下偏高,令下游工厂成本承压,且环保压力仍大,需求面跟进不足,加之中海壳牌酚酮装置自8月底停车后未有重启,2018年国内苯酚产量整体提升有限,为175万吨,同比微增约3%。
截至2018年12月中旬,中国苯酚装置的平均运行率已超过80%,较前几年提升较大。也正是因为开工率高企,到12月末,苯酚价格大跌350美元/吨,至1050~1150美元/吨。到2019年1月,中国所有苯酚工厂都陆续恢复运行,开工率高企的局面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此外,贸易活动还进一步受到即将公布的初步反倾销税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和牵制。2018年3月26日,中国开始对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进口的苯酚进行反倾销调查。通常是启动后6个月会公布调查的初步结果,然而,截至12月中旬尚未公布调查结果。市场参与者认为,这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此,在2019年苯酚合同谈判中,市场参与者对价格也更加谨慎。
需求增长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亚洲内部的供应正在增加。其中,中国供应增加,如浙江石化新建47万吨苯酚装置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开工投产,将可以更好满足国内需求。同时,沙特阿拉伯Petro Rabigh于2018年初投用了其47万吨的苯酚厂,而印度Deepak酚醛塑料公司在2018年8月也启动了一套20万吨的苯酚厂。这对于苯酚价格都是抑制因素。
需求方面,随着大量的双酚A新建项目集中投产,我国的苯酚消费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双酚A已超越酚醛树脂成为了苯酚第一大消费领域,约占46%;酚醛树脂以42%次之;而环己酮方面的消费随着福建申远新材料的20万吨苯酚法环己酮装置在2017年7月的投产而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苯酚市场也有一些上行因素影响。市场人士指出,亚洲地区有多套苯酚装置将实施计划检修,详见表1。可能对上半年亚洲苯酚价格形成支撑。统计数据称,今年上半年亚洲地区将有约300万吨的苯酚产能停工检修。
此外,部分下游项目扩张也将对苯酚价格起到提振作用,详见表2,如中国台湾CPDC公司位于江苏如东的15万吨环己酮厂于2019年4月投产;江苏常熟长春石化将于2019年6月或7月在江苏省投产一套13.5万吨的双酚A装置;利华益集团计划于2019年第四季度在山东启动其12万吨的双酚A工厂;科思创也将在第四季度扩大其在上海双酚A产能。但总的来说,上半年的亚洲苯酚行情仍然不算乐观。
随着苯酚-双酚A-PC产业链的不断壮大,以及苯酚制环己酮行业稳健发展,2019年亚洲苯酚市场将获得需求利好的支撑;但传统需求领域表现欠佳使需求难以大幅放量,将抑制苯酚市场行情上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