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连不断的电动汽车自燃事件搞得电动汽车车主人心惶惶。先是自带光环的特斯拉,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21日20时32分许,上海徐汇消防接警称某小区地下车库发生火灾。一辆停放在地库里的特斯拉轿车底有白烟冒出,大约6秒后烟雾迅速扩散,车身突然发出强烈火光很快,整辆车都湮没在大火之中! 再是一直颇受争议的蔚来,4月22日,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燃烧。接连不断的自燃事件把电动车是否安全推到风口浪尖。人们担心电动汽车成为马路上的燃烧弹,担心停车场里自己的汽车无端被电动汽车点着。
为什么会自燃?
·锂电池活跃性高 锂电池活性太强导致其太过“易燃易爆炸”,挤压、电流波动、温度过高等情况,都会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使用镍氢电池(丰田混动)等安全性更高的动力电池,但是在单位密度、动力输出等方面远远不及锂电池。以当下的研发速度来看,未来数年内锂电池依然会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动力来源。
·电池安全不达标、管理不完善 由于现在新能源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在电池生产管理、验收等环节没有统一标准,车辆安全性方面有好有坏、参差不齐。
·快速充电 随着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其使用的动力电池也越来越大,为了让充电能达到接近加油的速度,快充充电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附属品。快充虽然很方便,但在充电时会让电池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电池自燃、爆炸。
·电池老化 电池老化也是导致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汽车厂家都对动力电池提供超长质保,但电力元件与机械元件有很大不同,混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脱落。一旦电池中的锂元素裸露在空气中就会引发整个电池组自燃,从而酿成惨剧。
去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透露,据掌握的舆情信息显示,2018年已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召回新能源汽车高达13.57万辆,召回比例高达13.46%。当前,无论从遏制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总量,保障用户生命与财产安全,还是保护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家怎么看?
不少新能源车企为了拿到更多的国家补贴,追求高续航里程,盲目推崇高能量密度电池。有媒体报道称,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特斯拉使用的就是三元锂离子电池。数据表明,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安全性能高,但能量密度相对不及三元锂电池。为了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汽车电池制造商一般会用多层外壳或塑膜来封闭电池,使锂电池不会与氧气接触。有专家指出,目前电动车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续航,有的将电池中的隔膜厚度进行削减,给电池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热失控。
普天新能源首席科学家邵浙海表示,充电相关因素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一大诱因,在诸多自燃事故中,由充电因素引起的自燃事故占比达31%,高居各种因素榜首。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艾新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锂电池发生爆炸、燃烧等安全性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电池内部瞬间升温过快或内压过高,但电池是否发生爆炸与荷电状态、热传递速度、安全阀开启的灵敏度、外界环境温度等很多因素有关。锂电池燃烧后,电解液会发生分解,产生氟化氢,事故现场的人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呼吸道很可能会受到损伤。纯电动乃至新能源车频繁自燃的原因非常多,电池原材料、电池装配工艺、整车结构设计等等都是自燃的原因之一。在艾新平看来,以往大家大多是从工艺上考虑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比如设计安全阀、避免短路、控制制造过程等,但这些工作只能说是尽量地减少安全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