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已成为全球同行业里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品种门类最为齐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销量达到269万吨,尽管比上年下降了9%,但从市场规模上来看,仍然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
我国不饱和树脂产业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涵盖了全球最为齐全的应用品种,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到身上穿的、家里用的,从民用到军用,从基础建设到民用消费,从各类纤维的增强市场到各种填料的非增强市场,从最基础的手糊工艺到各种自动化生产工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产品“超市”。
目前我国拥有超过140家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名义总产能达到570万吨。
高速发展中存挑战
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不饱和树脂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同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价格战层出不穷,为降低成本,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质量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始终是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核心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工艺装备水平获得了飞跃式进步,最近10年内的新建企业大部分都拥有了可以生产高性能产品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技术扩散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也开始逐步掌握了原来只被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的高性能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因此,高性能产品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超过平均发展速度的高速增长。
然而,在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常规品种,由于过于惨烈的价格竞争,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采用劣质原料甚至是有毒溶剂进行生产,从而造成了产品质量的大幅滑坡,在很多下游行业已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从玻璃钢管道、水箱,到采光瓦、人造石等,劣质树脂带来的产品质量事故屡见不鲜,甚至已经导致某些产品被相关行业排除在应用范围之外。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最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下游产品被社会所淘汰,从而也将给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本身带来实质性的损害。
另外,近些年来兴起的树脂加工热,也给全行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全面压低了市场销售价格,降低了正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危害了市场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给加工企业带来更大的安全与环保压力。
其次,技术标准与规范的严重缺失,也是导致整个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产品质量水平难以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既需要相关协会加强组织协调,同时也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配合,针对影响应用市场的安全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尽快形成一批指导性和约束性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第三,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厂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研发和应用服务体系,不具备独立开发产品和为用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具备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同时又熟悉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工艺和下游用户生产工艺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奇缺。这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需要引起所有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全行业的当务之急。
第四,国家不断更新的安全与环保法律与标准给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近些年来,国家针对不断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连续出台了不同方面的管理规定并连续修订了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这其中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项目建设所要执行的安全标准。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在原始设计之初,都采用的是建规标准,而经过了更新和升级之后的相关标准要求,新建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必须采用石化规标准,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已经建成的企业将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似乎无解。
第五,安全门槛提升或带来行业的关停潮。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区的天嘉宜化工爆炸事件以后,以江苏省为首的各地政府都连续出台了针对化工行业的安全整治方案,基本原则都是要求化工厂在限定的时间内迁入化工集中区,同时化工区的入门门槛也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生产企业的入园率不到50%,绝大多数园外企业都不具备迁入园区的条件。同时,某些已经入园的企业,也会随着所在化工区的关闭而遭到关停。因此,在未来三年,预计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不仅新建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而且由于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还要被政府关闭。因此,整个行业的产能规模会出现快速下降,市场会向已经进入化工园区内的企业集中,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将大幅提高。
第六,随着《固废法》和新的《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树脂包装桶的处理成本与长途运输成本将会大幅增加。因此主要依靠远距离市场销售的企业竞争力就会大幅下降,行业产能布局将呈现出以靠近市场为特征的属地化生产的特征,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单一工厂的市场覆盖半径将会明显收缩。
第七,热固性复合材料的可回收再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了不饱和聚酯树脂下游市场的应用扩展。
第八,面临房地产等终端市场下行的压力。由于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下游终端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相关行业,因此随着国家把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从投资转向消费,同时受到房地产发展周期的影响,必将会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市场增长带来不小的压力。从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市场规模变化来看,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销售数量的增长已经迎来了明显的拐点,预计未来若干年将会呈现缓慢下降的局面。
行业迎来崭新局面
纵观先进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随着下游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我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
首先,以质量导向型的产业结构代替以价格导向型的产业结构。未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下游产业尤其是复合材料行业,将会充分围绕着复合材料的各项优点进行应用开发,发挥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这必将拉动上游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也同时朝着优质产品和优异性能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单纯追求规模效应转变为在规模适当的条件下,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提高所带来的溢价效应。
其次,在规范的化工园区内采用高标准建设的企业将会获得合规政策的溢价优势。这一点将会在未来2~3年内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在下游应用市场集中地的分散化生产布局将会更加明显。对所在地区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性龙头企业将会出现,这些龙头企业的单产规模有可能超过2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第四,上游原材料行业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给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高性能产品的材料成本将会大幅降低,给优质产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论哪个行业,转型升级都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对于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来讲,总体规模收缩、产品质量提高、技术进步加快、行业集中度上升、安全环保更加规范是必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