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PVC市场应用中,建材市场所占份额最大,且增速最快。作为化学建材使用的PVC制品,具有节材节能、保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与质量、降低建筑自重,便捷施工等优异的性能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在国际市场中,美国PVC建材制品占塑料制品总量的60%,西欧占比为62%,日本占比为50%,而我国则不到30%,发展空间巨大。
PVC门窗异型材市场步入成熟期
在我国,PVC门窗属于国家大力推广的重点化学建材。在国家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十五”计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到2005年,PVC门窗在全国建筑门窗市场占有率要达到20%,2015年达到40%”。截至2018年,PVC门窗在全国普及率基本已达75%~80%水平。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期,对PVC门窗的需求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因而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中国PVC门窗行业将长期保持较高增速。
目前,国内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左右,与气候条件接近的西欧和北美国家相比,国内住宅单位采暖要多耗能2~3倍。建筑耗能中,通过门窗损失的能耗占全部建筑能耗的40%~50%,因此门窗材料的选择对于节能至关重要。在常用的窗用材质中,PVC型材的导热和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铝合金、钢材和木材,且PVC门窗的价格比铝合金门窗低30%以上。
综合考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推动、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主要PVC型材企业成长等因素,中国PVC型材市场将全面进入成熟期。虽然房地产的金融投资属性将会淡化直至消失,但是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庞大,并且政府保障性住房比例迅速提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的目标,三、四线城市城镇化建设成为主要推动力。
目前我国门窗用PVC型材主要有白色型材、彩色型材和胶塑型材3种。白色型材是我国开发最早、使用量最大的门窗用PVC型材,分为纯色和增白型两种。纯色型材是指在生产时不添加任何色母粒,由传统的PVC、稳定剂、冲击改性剂、加工助剂和填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一次挤出成型的型材;增白型材是指在纯色型材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或群青而使之增白的PVC型材。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白色型材大部分为添加了群青的增白型材。彩色PVC型材主要有覆膜彩色型材、共挤彩色型材、喷涂彩色型材和通体彩色型材四大类。胶塑型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PVC型材,采用共挤技术直接将胶条和PVC型材黏合在一起。由于胶条是软制品,PVC是硬制品,因此这种型材也称软硬共挤型材或胶条共挤型材。胶塑型材在生产时不需改变现有生产线、模具和空间布局,不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产品简洁且密封性好,越来越受到国内广大建筑商的青睐,但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共挤技术,胶塑型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胶条黏合不实、变形、移位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总体来说,我国PVC型材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还受到彩铝门窗市场的挤压。随着人们对PVC门窗质量和样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预计未来几年,外观优美、经济性强、气密性良好的双色共挤、胶塑型材在我国将得到更大范围的使用和发展。
建筑用PVC管材发展潜力巨大
PVC塑料管材生产大约有80多年历史。国外发达国家PVC塑料管材产量大,使用较普遍,PVC各种管材的消费比例为:供水管占33%,下水管占22.3%,排污管占15.7%,灌溉管占5.2%,煤气管占0.8%,其他管材占22.7%。其中管件和管材的消费量比约为1:8。我国PVC管材生产主要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当时主要用于输送带腐蚀性的酸碱等化工流体,产量和应用面较小。在发达国家中,PVC管道消费量一般占塑料管市场的70%~80%,而我国PVC管仅占塑料管总量的50%左右,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塑料管材开始用于建筑排污、供水系统、农田灌溉等工农业生产生活领域。目前中国塑料管材市场的年增长率达15%,居世界首位。一般来说,在排污、废水和通风管道方面,PVC管材比使用铸铁管节约安装和劳动费用16%~37%; 做导管比使用金属管线套管节约费用30%~33%;氯化聚氯乙烯管在冷热水方面,比使用相同尺寸的铜管节约费用为23%~44%。由于PVC管材的优势,各国均在积极发展和推广PVC管材。
对于PVC管材而言,其发展重点应该在于提升生产效率、研发新品种、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以及降低成本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展PVC管材上水管。现阶段国内多数PVC塑料管都用于下水管,由于其对上水管的饮用卫生和耐水压力等要求较高,因此多数工厂都不会对其进行生产。第二,加强新品种研发。可以通过同种生产线来研发其他 PVC 管材,比如 PVC 耐热管材、导热管材以及抗静电管材等。
防水卷材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建筑防水材料共5种,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防水和堵漏止水材料。其中,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聚氯乙烯(PVC)、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化乙烯(CPE)、热塑性聚烯烃(TPO)等防水材料,因具备优异的性能,在最近几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些高分子防水卷材中,PVC防水卷材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弹性好、收缩小、施工方便、延伸率高、无污染、美观以及耐老化等,在建筑防水中应用较广,如屋面防水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甚至被应用于屋顶绿化,占比为10%,市场地位逐渐上升。
装饰材(地板、壁纸、瓦屋顶等)
PVC地板发展蓬勃向上
PVC弹性地板和橡胶地板是建材行业中高科技地板铺料,伴随中国地板行业的发展,PVC弹性地板、橡胶地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蓬勃向上,尤其是近几年行业内的认可,其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充,未来行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壁纸产品质量亟待提升
PVC壁纸不仅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绿色环保、装修周期短、耐脏耐擦洗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满足防火、防霉、抗菌等特殊需求。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PVC壁纸已经风靡半个多世纪,在家用和公共场合墙面装饰中普及率达到80%以上,而PVC壁纸进入国内墙面装饰材料市场的时间不过短短20年,其生产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色差和亮边等质量问题始终困扰着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瓦屋顶技术新突破层出不穷
目前在许多城市平改坡屋面系统已成为住宅建筑的主流。“合成树脂瓦平改坡”的工程材料多以沥青玻纤瓦、油毡瓦、沥青热固瓦、合成树脂瓦等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具有良好密封性和保温节能功效,改造后长期困扰居民的漏雨问题可迎刃而解。
在诸多化学建材品类中,环保超耐候级合成树脂瓦/PVC波浪瓦(板)制品占有显著地位,由于该类产品具有质轻保温、耐腐蚀、免维护、易于生产、施工便捷及价格适宜等特点,广泛运用于仓库、公用建筑、集贸市场、简易房屋等领域。但由于PVC材料本身的缺陷,PVC波浪瓦(板)制品存在着易褪色、抗老化性能差等弱点,加之其他产品,如彩钢板、彩瓦、红泥瓦等的竞争,限制其持续发展。众多PVC波浪瓦(板)企业正面临技术上新的突破。如,目前推出由ASA/PVC共挤复合而成瓦屋顶材料,其中ASA是丙烯腈、苯乙烯和丙烯酸橡胶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具有耐候性好、颜色多样、保证十年不变色、强度高,与PVC板粘合好等优点,是PVC波浪板的升级产品。“PVC/PMMA共挤波浪板(瓦)”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除保留原有的优点外,采用改性PMMA材料和PVC合成树脂瓦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共挤,使产品在耐候、抗老化、抗冲击、高光泽等方面获得革命性的突破,是一种替代原有技术的最佳升级方案,极具推广价值。
其他制品
PVC建材制品种类很多,除以上所列举的主要种类以外,还有一些小型制品,如密封胶条、塑料楼梯扶手等,但这些制品在整个化学建材制品中所占比例很低,生产能力偏小。
2018—2019年我国PVC建材市场动荡中前行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美元加息、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问题均给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走势蒙上了阴影。为规避风险,财政部于2018年10月25日,公布了“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其中涉及到塑料制品自11月1日以后出口退税率从13%提升至16%。与PVC相关的产品有PVC粉、PVC糊、PVC管材、PVC型材和PVC地板。其中,因PVC糊与PVC粉走势相关性不大,PVC管材及型材出口所消耗的原料每年共12万吨左右,在PVC表观消费量中占比不大,影响有限。
但对PVC地板形成一定利好。近年,PVC地板出口异军突起,出口量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2014—2017年PVC地板出口平均增速在24%。2018年我国PVC地板出口量在354万吨,其中出口到美国占61%,估计消耗PVC树脂量160万吨左右,占当年PVC消费量的8.4%。一方面,从PVC地板的出口贸易方式来看,90%以一般贸易为主,7%为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从13%提升至16%,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地板的出口优势,对于PVC地板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PVC地板出口过程中增值税全部退还,对于进料加工企业来说,在原料选择上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企业会综合考虑采购进口料还是国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