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始,国内减水剂系列产品底部盘整了3个月后终于迎来了“金九”行情。截至9月下旬,国内萘系减水剂主流成交价至3500~3800元(92%含量固萘,吨价,下同),环比涨幅达16%,并创下年内高点。业内本以为即将迎来减水剂市场暖冬,然而“银十”行情却在坚持中降温。10月下旬以来,由于原料支撑能力减弱、需求进入淡季、中期看空等因素的影响,行情开始走软。
“今年上半年减水剂市场在不温不火中度过,价格维持在3300元左右。下半年在下游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的背景下,行情开始探底整理运行,期间由于原料萘连续上涨,持续高成本下,致使企业降负减产,加之9月下游企业的阶段性补库行为,行情快速上行,促成了一波‘金九’行情。但随着冬季来临,尤其是北方地区成交量明显下降,‘银十’行情在坚持中终未能完美收官。截至10月底,部分企业已有50~100元的价格下调,走软趋势已经形成。”河南贸易商李冰这样说。
近期原料支撑减弱
从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工业萘市场成交情况看,9月下旬开始工业萘市场一路下滑,从4900元跌至10月下旬的3800元左右,环比跌幅22%;原料硫酸市场也处于走低趋势;烧碱市场在9月份一轮连续推涨后,10月份开始走软,原料市场综合大幅降低了减水剂生产企业的成本。同时,减水剂市场成交价又处于相对高位,在此背景下,减水剂企业利润空间提升,开工积极性加大,社会货源增加,抑制了市场的走高趋势。但原料的连续走低,无法支撑减水剂市场的继续高位运行,企业明稳暗降现象出现。另外,一些贸易商获利了结心态加重,加快释放库存速度,也会影响减水剂后市的走势。
李冰表示,虽然原料支撑能力减弱,但从目前几种原料的市场价格来看,再度大幅走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市场成交心态一旦稳住,减水剂回落空间有限,出现去年11月份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需求进入淡季
据南京凯延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建扬介绍,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大型煤化工及基础工程的建设出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北方地区减水剂需求增长较快,如内蒙、新疆等地,减水剂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就地落户,形成了区域内产供一体的格局。随着北方地区天气逐渐转冷,一些项目相继停工,淡季来临,需求趋减,无法继续支撑市场高位运行。仅南方地区市场独力难支,行情走低是必然趋势。
另据内蒙古赤峰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表示,北方地区水泥企业生产至11月中旬开始也将陆续停产,区域内减水剂厂家将随之减产,如存利润空间,产品也只有向南方地区销售,整个冬季市场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11月份减水剂价格有望调整到位,至明年春季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空间。
中期需求有待观察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415次!相比2018年1—9月的385次,上涨了7.79%,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次以上的房地产调控,刷新了历史记录。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10月18日表示,房地产的定位很明确:“房住不炒”,也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拉动刺激经济的手段。国研中心房地产研究员刘卫民表示,在房地产调控的作用下,“金九银十”的成色可能与往年相比明显不足了,随着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发酵,可能在后续一些开发企业包括一些项目的以价换量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强,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呈现继续调整的态势。
综合国内房地产后续走势分析,业内人士表示,正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格局持续,使整个建材市场受到明显影响,继而影响国内各地工程的施工,这对减水剂的中期需求将是一个抑制因素,不排除中期需求萎缩的可能性。这个周期预计要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具体行情能否回暖,后市有待观察。
长期需求仍将增长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战对进出口造成了持续影响,化工行业也无例外受到冲击,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及一些基础工程被搁置延期建设,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减水剂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长。但是,不能一概悲观看待。如商务部10月22日下午公布的信息显示,美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将自10月3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产品启动排除程序。自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1月31日,美国利害关系方可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排除申请,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有关产品的可替代性、是否被征收过反倾销反补贴税、是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与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相关等。如果排除申请得到批准,自2019年9月1日起已经加征的关税可以追溯返还。这一利好消息也充分显示了,国际宏观环境是向好发展的。
另外,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将持续推行,未来几年内工程建设将呈快速发展势头,减水剂作为基础原料必将迎来持续增长期,长期市场仍将向好。
业内市场人士表示,从当前市场成交的量价配合情况来看,虽然今年“银十”行情没有持续,但并未脱离合理区间,量价配合较好,后市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年内主流市场走势有望以窄幅整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