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霍尼韦尔发布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白皮书,阐述了在中国“智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利用工业物联网 (IIoT) 提升制造企业绩效的深刻见解。该报告由新成立的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发布。这份题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白皮书——从洞察到成果”的报告主要探讨了“智能工厂”的定义、智能制造的关键成功因素、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技术趋势以及霍尼先进技术助力中国及全球客户取得成功的案例。在制造业“尽管中国流程工业在可持续、高质量制造方面正在迎头赶上世界其他地区,但许多企业仍然不清楚应从何入手。”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陈延表示,当前流程工业亟待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国际领先企业已经开始不断在其较高水准的智能化程度上进行精细化提高,而国内当前的现状是“先进与落后并存”,面对这样的情况,霍尼韦尔将针对不同企业在智能化发展之路上现实需求的不同来为其搭建智能工厂的框架,从点的实施入手,而大型企业可能更需要从全面角度来搭建整个企业的智能工厂框架,助力企业在未来能够可持续的全面升级发展。霍尼韦尔科技事业部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心首席技术官周麓波指出,我国发展智能工厂的优势在于我国各工业的规模庞大以及国家对智能工厂的大力支持,然而挑战则来源于我国工业环境复杂、设备跨度大,发展水平虽快,但企业管理和搭建智能工厂的管理思维仍有较大欠缺。对于智能工厂的理解,霍尼韦尔方面的专家表示,整个工厂的智能化不能光局限于生产线,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可融入智能化解决方案,打通数字流、工作流。未来工业的发展就是对数字化信息化的利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性能,同时保证安全生产,从而让企业获得利润的提升。当前,互联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霍尼韦尔专家表示有信心在未来5~10年实现互联工厂的推广。惠生工程作为下游客户,该公司数字技术发展总监林中认为,工厂作为用户和终端,是否能良好运行离不开服务商的配合。 (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