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建筑粉尘抑制剂:推广应用为重中之重
2019年21期 发行日期:2019-10-31
作者:■陕西科技大学 来水利

  近年来,大气污染成为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影响更加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扬尘污染等。通过建筑施工扬尘实测和模拟发现,建设施工扬尘对PM10的贡献率大于10%,严重时达到30%以上。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及道路建设的高峰期,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扬尘污染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提高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建筑粉尘抑制方法主要有洒水抑尘、覆盖抑尘、挡风抑尘墙抑尘等。采用洒水或防尘网覆盖抑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采用喷洒化学类粉尘抑制剂(也称化学抑尘剂)进行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将成为大势所趋。
化学抑尘的优势
  一是使用成本低。通过洒水达到抑尘效果,需要反复喷洒(尤其是夏天),势必增加抑尘成本;而防尘网覆盖法易受外力刮碰破损,也会由于老化而失效,且每次铺盖、拆卸会耗费很大的人力;挡风抑尘墙是由挡风板、钢结构支撑和混凝土基础组成,成本更大。而化学抑尘剂由于具有一定的粘度,用水稀释后喷洒到粉尘表面,经渗透后形成一层一定强度的固结层,效果持久,减少了喷洒次数和人力成本,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抑制成本。
  二是使用范围广。化学抑尘不仅可在散料堆垛的地方使用,在任何容易产生扬尘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例如墙面、建筑物拐角处等传统抑尘方法不能正常使用的地方,还可用于建筑物的拆除降尘及建筑垃圾运输中的抑尘。
  三是对环境危害小。在覆盖抑尘(无论是苫布苫盖还是防尘网覆盖)中,抑尘结束后,废弃的材料都会产生建筑垃圾造成新的污染。而新型的化学抑尘剂(如以淀粉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软膜型抑尘剂)不仅具有快速降尘及防止粉尘二次飞扬的作用,而且喷洒在需要抑尘的场所后,经过一段时间(时间可调)可自然降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化学抑尘剂分类及特点
  按照不同的抑尘机理,化学抑尘剂可分为4种类型,即润湿型抑尘剂、粘结型抑尘剂、凝聚型抑尘剂和复合型抑尘剂。
  润湿型化学抑尘剂的主要原料为表面活性剂和吸湿性无机盐。表面活性剂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可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起到润湿、乳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尘的效果。而吸湿性无机盐则具有能够弥补材料先天吸湿保水性弱的特点,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抑尘效果。润湿型抑尘剂可控制大气飘尘、道路扬尘、湿式除尘,优点是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润湿粉尘效果;缺点是腐蚀性强,会危害植物。
  粘结型化学抑尘剂的原理是通过覆盖、粘结、硅化和聚合等作用,抑制粉尘及尘土等所产生的扬尘,从而达到抑尘的效果。该类抑尘剂分为无机粘结型抑尘剂和有机粘结型抑尘剂。无机粘结型抑尘剂的主要原材料是一些无机材料(例如黏土、卤化物、粉煤灰等),具有良好的固尘效果,主要应用于道路固尘,但乳化性较差。有机粘结型抑尘剂则由原油、石蜡、石蜡油、沥青、树脂、生物油渣、纤维素滤料、木质素衍生物等原材料通过复合作用而形成,还可以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用于改变产品性能,提高抑尘效果。粘结型抑尘剂主要应用于路面、建筑工地及露天堆场。优点是抑尘效果好,原料易得、价格低,生产技术成熟;缺点是具有较低的乳化性,难以在实际过程中操作,难降解,会造成二次污染。
  凝聚型化学抑尘剂是一种通过增加泥土或粉尘的含湿量,达到抑尘效果的抑尘剂。其主要原材料为能够吸收大量水分的吸收剂。凝聚型抑尘剂按照抑尘程度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吸湿性无机盐类和高吸水树脂类。吸湿性无机盐凝聚剂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增加粉尘含湿量从而达到抑尘效果的一种抑尘剂;原材料是一些无机盐,主要包括卤化物(如MgCl2、CaCl2、NaCl、AlCl3)、活性氧化铝、硅胶等。高吸水性树脂凝聚剂开发的比较晚,有近30年的历史,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粘结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凝聚型抑尘剂主要应用于防治在制料、搬运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其优点是具有比较高的吸水率、良好的保水性和高的粘结性;缺点是容易造成车胎和金属零件的腐蚀,不能抗水,污染环境,并且加工成本较高,实用性能不佳。
  复合型化学抑尘剂是将润湿、粘结、凝聚、保水等诸多功能相结合,在某种物理或化学条件下复合而成的抑制剂;相对于传统化学抑尘剂而言效果更佳,典型如同时具有降尘和抑尘功能的抑尘剂和形成固结层强度较大且具有较高柔韧性的软膜型抑尘剂。近年来,随着除尘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复合型化学抑尘剂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复合型化学抑尘剂主要用于路面抑尘,能有效改善路面质量,增强其抗碾压性能,防止土质路面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破坏,从而达到固土抑尘的目的。但是由于抑尘剂合成的因子较多,影响因素复杂,很难找出抑尘剂的最优配合比。
建筑粉尘抑制剂的未来发展之路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工程建设项目很多。但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不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重视程度不够,仅仅考虑成本问题,治理的目的仅仅为了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导致对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治理不彻底、不到位;而且由于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对化学类建筑粉尘抑制剂的了解较少,使建筑粉尘抑制剂的推广受到了阻碍,影响了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而建筑粉尘抑制剂的推广困难又造成了其产业欠发达。目前关于建筑粉尘抑制剂的研究很多,但其推广却困难,使用较少,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不能扩大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粉尘抑制剂产业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推广建筑粉尘抑制剂?
  首先应提升建筑粉尘抑制剂的使用意识。从根本上改善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粉尘抑制剂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建筑粉尘抑制剂的宣传工作,使得相关人员意识到建筑粉尘抑制剂对治理建筑扬尘污染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抑尘效率高、安全环保的特点,提高其使用积极性。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开设建筑粉尘抑制剂培训班的方式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并借助相关媒体对扬尘污染的危害和建筑粉尘抑制剂的具体治理措施进行宣传,让普通大众意识到使用建筑粉尘抑制剂的重要性,利用媒体的导向作用以及一定的监督作用,促进我国建筑粉尘抑制剂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推广使用建筑粉尘抑制剂的积极作用。建筑粉尘抑制剂需要国家与政府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建立建筑粉尘抑制剂使用的相关规定对其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环保部门需要对施工现场建筑粉尘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建筑施工场所的扬尘进行定期检测控制,做好相关环境评估工作,设立有效监督机制。
  第三,建筑粉尘抑制剂将向多功能、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建筑粉尘抑制剂的开发研究需顺应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建筑粉尘抑制剂的研究应向绿色、低碳、环保、高效、低成本方向发展。因此,性能更好、价格低廉、无毒害、无二次污染的建筑粉尘抑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推广建筑粉尘抑制剂的使用,降低建筑扬尘污染,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的基本原则,搞好建筑粉尘抑制剂的推广示范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做出贡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