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前几年化工行业去产能周期结束,2019年国内迎来民营大炼化、煤化工项目及部分精细化工品的投产高潮,当前石化行业整体处于景气下行周期。然而,近几年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也在不断通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导产业愈加突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行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愈益明显。展望2020年,我国化工行业将如何面对周期性减弱、利润缩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难题?又将如何抓住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精细化发展的机遇……岁末年初,本刊特邀请了多家企业高管分享了其对2019年的感悟以及对2020年的展望。
巴斯夫:持续投入 为中国创造价值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化工企业,巴斯夫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见证者与亲历者。过去20年,巴斯夫一直积极地在中国推动本土化经营,在大中华区投资总额超过6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90亿欧元,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本土生产、市场营销、销售、技术服务和创新网络。截至2018年底,巴斯夫在中国拥有25家主要全资子公司,9家主要合资公司,24个销售办事处,一个一体化基地,27座生产基地,为亚太区所有主要行业提供服务的研发团队及9317名员工。
2018年7月,在李克强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巴斯夫与广东省在德国柏林共同签署了考察兴建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合作谅解备忘录,后续于2019年1月签署了框架协议以及制定规划细节。 2019年11月,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Verbund)项目正式在广东湛江启动,并开始建设首批装置,实现了该项目自2018年宣布筹建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额将达100亿美元,并将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从基础化学品到消费品的上下游生产装置将形成整合的价值链,为消费品和交通等增长型行业提供支持。新基地将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华南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多个增长行业的客户需求。
巴斯夫是最早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化工企业之一,现在又率先成为在中国独资建设世界级规模一体化石化项目的跨国企业,这个巴斯夫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落户广东体现了巴斯夫对于中国未来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及相关下游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巴斯夫将继续在中国不断投资与发展,在中国市场不仅创造利润,还要为经济、环境和社会带来价值。
朗盛:稳健奋进 臻于质善
——朗盛亚太区总裁 钱明诚
2019年是朗盛发展历程中稳健奋进的一年。虽然外部环境充满挑战,而朗盛第三季度的业绩依旧平稳,全年预期可达到与2018年持平。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尤其亮眼,更是进一步增强了朗盛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
2019年9月,朗盛常州新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将帮助公司抓住中国汽车电动化、电子和电气产业的发展机遇。同样在9月,朗盛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签署合作备忘录,预留了20公顷土地来建设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朗盛还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综合的亚太区应用开发中心,进一步强化在本土的发展和研发能力。这也是我们更好服务中国客户的承诺,也将加强朗盛在亚太区的竞争力。
耕耘与收获相辅相成,朗盛助力中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绿色工厂”认证之后,2019年朗盛宁波工厂被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评为“环保诚信企业”。同时,朗盛青岛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塑解剂获评“青岛市2018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
可持续发展对公司的业务、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益的,朗盛希望为《巴黎协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基于此,朗盛设立了在204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严苛气候目标,也是市场上第一家设立这样一个积极目标的化学品公司。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工品市场,是朗盛最看好的市场之一,我们希望能与中国市场实现共同的发展。展望未来,朗盛将继续秉持“质·臻”理念,更多关注本地销售、创新以及团队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高价值解决方案,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霍尼韦尔:发挥跨业务协同优势,深耕中国本土市场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 刘茂树
作为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一直致力于让世界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可持续发展,将企业的成功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中国,霍尼韦尔长期贯彻“东方服务于东方”和“成为中国式竞争者”的战略,推动业务发展。
2019年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激烈,但是霍尼韦尔依旧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我们牢记初衷,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取得了更为广泛的协作,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发展道路。
作为霍尼韦尔业务集团之一的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2019年在持续推动行业互联、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在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同包括中化集团、中石油、浙江石化在内的合作伙伴签署了11个合作协议,涉及互联工厂、先进炼化技术和环保型制冷剂、发泡剂等。
2019年,我们发布了首份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白皮书,阐述了在中国“智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利用工业物联网 (IIoT) 提升制造企业绩效的深刻见解。我们还带来了“未来炼厂”战略,发布了“未来炼厂”白皮书,以应对炼化行业当下遇到的系列挑战。
展望2020,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霍尼韦尔的各项战略。作为集团的新一代掌门人,我也期待为集团发展带来新变化。我们将聚焦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绿色发展、工业安全和数字化转型。中国将以绿色新共识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与霍尼韦尔的增长战略以及竞争优势不谋而合。与此同时,数字化正深刻而快速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和生活,着眼于客户的需求,我们将继续创新并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同合作伙伴一起成长。作为工艺技术、自动化解决方案和特性材料的全球领先供应商,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有着很多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同业难以比拟的组合优势。因此,我们将发挥横跨集团三个业务的协同优势,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0,我们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与客户一起,创造未来。
亨斯迈:持续赋能循环经济,
助力美“化”中国
——亨斯迈集团聚氨酯亚太区总裁 潘律民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制造商,亨斯迈集团始终恪守“人、地球、效益”三大可持续发展维度,凭借深入不同领域的创新技术及应用,服务于广泛多元的消费品和工业品终端市场,引领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亨斯迈集团一直致力于在华的长期发展。自2018年以来,亨斯迈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四大可持续发展创新解决方案——保温解决方案、汽车解决方案、复合木质品解决方案、以及环保无溶剂解决方案:铺设了超过150公里的节能保温管道,惠及了1000万城市居民的清洁供暖;减少5000根燃煤烟囱,打造了1500万个无异味的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座椅,呵护1500万个车主的驾乘体验;生产了50万立方米的无醛添加复合木制品,为20万个家庭改善空气质量;制造了40亿个无溶剂软包装,保障5000名生产线工人的健康。以持续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基石,亨斯迈集团赋能中国消费者的可持续美好生活,为客户和行业伙伴提升价值。
凭借创新聚酯技术,亨斯迈集团每年可有效回收10亿个500mL PET塑料瓶,并将其转化为聚氨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解决方案,变废为宝,提供能够平衡商业利益与环保价值的长久可行路径,助力中国市场的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亨斯迈集团不断扩大在华投资,2019年年底,亨斯迈集团亚太区总部正式落户上海,成为落户上海闵行开发区的第一个跨国集团区域总部。这将助力亨斯迈集团继续立足中国市场并辐射亚洲,持续开展多项可持续发展的研发落地工作。
展望2020,亨斯迈集团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以“融入者”的角色继续深化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研发落地,助力实现美“化”中国,并充分发挥区域总部的优势,促进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聚氨酯工业的同步发展。2020年初,亨斯迈复合材料天津工厂将投产运营,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建于中国台湾地区的新工厂预计将于2020年中竣工,产能全部释放后,每年可消耗3亿6千万个回收PET塑料瓶,赋能更广泛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巨化股份:不忘产业报国的初心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金铭
巨化股份2018、2019年连续入选中国精细化工百强,这是我们的荣誉,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上市20多年,巨化股份始终坚持产业报国、争创一流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守底线、创造价值,回报股东、服务社会,为民族产业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巨化股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发展成为以氯碱、石油、煤化工为基础,以特殊化学品为补充的先进氟化工和新材料的制造应用领先企业。
作为国有企业,巨化股份的发展一直与国家的产业、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除了企业的增值保值,更多考虑维护市场、引领产业、回馈社会。目前中国精细化学品的品种与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资高、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在去产能、淘汰落后过程中,主动担当责任,深入开展技术改造、科技攻关、新品开发,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制冷剂,并通过20多年的研发开发出新型包装材料。为了助力“中国芯”发展,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共同成立中巨芯科技有限公司,与其他企业共同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公司,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材料业务平台,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践行国家产业战略。不仅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也发挥了企业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精细化学品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巨化股份愿与国内同行一起,致力于功能性、绿色化的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促进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新的发展和提升。
盛虹石化:创新驱动 绿色循环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汉根
黄海之滨连云港,盛虹石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盛虹石化产业园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集生产研发、物流配套等功能于一身,坚持炼化一体、高端石化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是国家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极具竞争力的支柱品牌。
十年深耕,投资超300亿元,我们建成了斯尔邦石化240万吨醇基多联产、虹港石化150万吨PTA,以及化工仓储码头、热电联产等配套项目。从一片滩涂到装置林立,盛虹石化产业园迅速崛起。盛虹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发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龙头带动作用,链条延伸,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公司正在建设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项目建成后,盛虹将形成独有的油制烯烃、醇制烯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模式,为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盛虹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两年公司开展自主研发及合作开发项目百余项,成功开发出EVA光伏料新牌号等系列新产品,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19年6月,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平台正式成立,将以实现人才、项目、专利、产业汇聚为目标,建成围绕石化产业链发展的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虹创新”品牌。
盛虹秉持“高效、生态、循环、安全”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公司在项目建设中全面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引进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招引国际一流的管理人才,建设国际一流的安全环保设施,擦亮绿色发展底色。通过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提升效益,逐步形成了“环保-运营”的良性互动。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低碳经济模式,促进产业区域互补,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严格的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型、智能型、安全型石化企业。
浙江中控:
只为坚守一个初衷
2019年是中控成立的第26个年头,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成为国内流程工业唯一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国内流程工业领域工业软件应用规模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中控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初衷,那就是“中控是一家有使命感的企业,中控就想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一点点事情”,这个信念让中控在自动控制领域矢志不渝坚守了20多年。
经过26年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中控已经拥有从现场检测仪表、执行机构到控制系统等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先进控制、实时优化、生产执行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系列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有40000多套系统应用于17000余家国内外工业企业。
2019年的中控,结合流程工业智能自动化、InPlant智能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PLANTMATE高端服务运营平台的建设,开启再创业征程。连续第8年蝉联DCS中国冠军;排名中国市场份额第二SIS,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取得了2100多套项目业绩;与中国石化资本签署的战略投资协议;神华宁煤百万吨级烯烃智能工厂项目的顺利验收;连续中标6套大型乙烯控制系统项目,为国家的重大项目关键控制、国家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工业软件创新走在行业前列,赋能并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年,中控荣获了“2019年度中国工业控制系统行业发展成就奖”, “TCS-900研制与应用”被评为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入选“2019中国智造十大科技进展”;智能压力变送器入围中石油甲级供应商和中石化采购框架,并荣获“2018—2019年度中国石油化工品牌供应商”;再次入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单等等,这些都是对中控雄厚科技创新实力,以及对其在工业控制及智能制造行业所做的技术进步和贡献的认可。
未来的中控将深入挖掘流程工业领域的用户需求,持续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每一步。为用户打造从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到方案实施一条龙服务,赋能用户,推动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让一个个高效、节能、安全、绿色的智能工厂不断崛起,让中国智造的恢弘故事持续诉说。
索尔维:创新驱动 实现在华长期发展战略
——索尔维大中华区总裁 孙立宏
索尔维在华发展40年,始终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19年11月,比利时公主阿斯特里德殿下参加了索尔维上海研究与创新中心扩建项目奠基。中国研发中心的扩建,将进一步拓展索尔维在高性能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加强特种化学品在工业应用及消费品应用方面的研究。伴随着研究与创新中心的扩建,该中心将新增50名全职研究人员,进一步加强索尔维本地化研究以及创新的能力。同期,索尔维宣布将增加常熟工厂PVDF的产能,以满足包括锂电池市场在内的各个市场对PVDF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投资都是索尔维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的具体体现。
2019年全球的经济形势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艰巨环境下,索尔维在中国的业务依然表现良好。中国市场在环保、资源、消费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在互联网、智能设备、智能终端和5G技术的崛起都给索尔维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索尔维的特种化学品及高级材料为中国市场和客户在尖端的电子、航空航天、医疗、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诸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020年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了挑战,但是索尔维在中国的发展步伐不会放缓。伴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索尔维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全面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共同面对经济增长所遇到挑战,以创新为驱动,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赢创:持续深耕中国,蓄力增长
——赢创中国总裁 夏赋良
2019年是充满变化、机遇和挑战共存的一年,全球市场增长放缓,贸易冲突和紧张的政治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然而,赢创没有让挑战成为阻碍。我们全力以赴,通过发掘、开拓新市场和严格的成本控制等多项举措,实现了良好的盈利目标。
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要求我们主动地持续进行自我完善,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更智慧、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共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赢创在过去一年继续发展壮大。我们积极管理产品组合,更加专注于特种化学品业务;我们开展组织架构调整,推进新的企业价值观,使赢创变得更高效、更迅速;我们不断贴近本地客户,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应用,开设新工厂并提升了产能;我们持续聚焦绿色环保等中国发展大趋势,将全球领先的HPPO生产技术进行本地分享,助力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升级;我们进一步深化与多家中国本地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风险投资了本地的3D打印医疗植入物初创企业……
在2019年,我们特别提出了“聚焦亚洲,蓄力增长Asia – Empowered for Growth”计划,旨在通过优化区域组织架构、职能及流程的各个方面,支持赢创在亚太区域的营利性增长目标。亚洲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到2030年其份额更有望占到全球化工市场的2/3。中国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只有加大对亚洲、对中国市场的关注,赢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目标。
迈入2020年,赢创将继续深耕中国,为本地客户以及我们客户的客户贡献高效的智慧解决方案,助力人们享有更美好的生活。基于此,我们将持续聚焦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解决方案,例如绿色环保、5G、健康生活、消费升级等。我们还会加强在本地的资产投入,以提高现有产能、现存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本地需求。更加重要是,我们将着力推进产品、应用的创新,加快前沿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从而为客户带去更大的价值,蓄力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