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炼油能力达到8.3亿吨,全年原油加工量6.04亿吨,开工率73%,远低于83%的全球炼厂平均开工率。我国炼油行业已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过剩产能约9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将达到9.0亿吨,届时过剩产能将达1.1亿~1.3亿吨,产能过剩态势将进一步加剧。部分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竞争力差的炼厂将被迫关停,而部分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项目或将存在延期甚至取消的可能。
我国炼化行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较量——中石化宣布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大基地,中石油启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海油加快步伐做大惠州石化基地;外资企业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和沙特阿美等加速高起点抢滩中国市场;民企大连恒力、浙江石化、连云港盛虹石化等启动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国内炼化行业即将迎来全新的市场环境,这将是一场规模实力、管理模式、生产运营等全方位升级的较量。从长远来看,民企、外资等资本的集中涌入,国营、地炼、外资等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态势将重塑国内石化行业市场格局,改写行业运行逻辑。
七大石化基地的老牌竞争力
2015年由发改委制定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40%。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炼化项目基本上都是炼化一体化项目,详见表1。
大连长兴岛石化基地
大连长兴岛具有发展石化产业的深水岸线,离岸400米即可达到水深20米条件。港口工业岸线总长达到120公里。已经建成30万吨原油码头3个,原油罐区1100万吨。随着恒力石化等大项目顺利推进,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的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近期规划炼油产能4000万吨级、乙烯800万吨、丙烯400万吨、PX 1000万吨、乙二醇180万吨。
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
2019年5月,恒力石化产业园中的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达产,2019年产业园可实现年产值1800亿元。10月23日晚,恒力石化发布2019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763.28亿元,同比增长74.14%;实现归母净利润68.17亿元,同比增长86.64%;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23亿元,同比增长368.70%。
2019年10月22日,中国民航局向恒力炼化颁发了《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和《民用航空油料检测单位批准函》,正式批准恒力炼化生产的3号喷气燃料通过适航审定,并可投入商业使用。这标志着恒力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航空油料生产、出厂资质的民营炼化企业,取得首张民企航油市场准入证。
2019年9月恒力石化的乙二醇、聚烯烃、苯乙烯等装置投料开车,10月20日乙烯装置、PTA4号线投料;2020年2月PTA 5号线将安装结束,3月初投料开车。
华阳集团与福佳集团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2018年11月9日下午,中国华阳经贸集团与福佳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长兴岛合资建设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并将引入外资10亿美金。项目主要生产芳烃、乙烯、丙烯及其高端、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形成从原油到化工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关于该项目目前无最新报道。
广东惠州石化基地
2000年,当时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签约落户惠州大亚湾,开启了广东乃至全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新纪元。今天,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不仅成为广东唯一的国家重点建设石化产业基地,还集聚了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化工巨头。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随着2018年5月中海壳牌化工二期项目投产,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
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
该项目由埃克森美孚独资建设,总投资约100亿美元,主要建设120万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和下游聚合物装置以及配套设施。采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及先进、环保、成熟的专有工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聚烯烃产品。项目预计于2020年6月开建,2023年底建成投产。
2019年11月初,埃克森美孚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获广东省发改委审批通过,主要建设120万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和下游聚合物装置以及配套设施,主要装置有579万吨原油脱盐、120万吨乙烯裂解、85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万吨低密度聚乙烯、45万吨抗冲共聚聚丙烯、40万吨均聚聚丙烯、20万吨丁二烯抽提、14万吨二异丁烯、10万吨丁烯-1、145万吨裂解汽油加氢、60万吨芳烃抽提、60万吨化工清洁燃料、5万吨硫磺回收联合装置等。
中海油惠州炼化一体化
2013年7月,中国海油在惠州石化一期1200万吨炼油工程基础上,新建二期1000万吨炼油和120万吨乙烯工程,于2018年建成投产。2018年5月2日,二期项目第二套乙烯裂解装置及其衍生品装置正式投产。据了解,该项目可能会有第三期的筹划准备。
福建古雷石化基地
2006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福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古雷确认为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并赋于台商投资项目核准特殊政策,古雷开发区成为海西两大石化基地之一;2014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古雷石化基地被列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由福建古雷石化建设,福建古雷石化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台方旭腾投资有限公司以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成立。
2019年9月16日,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30万吨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装置开工,这是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继80万吨蒸汽裂解装置、60万吨苯乙烯装置开工后,又一重要开工装置,是该项目十分重要工程节点。11月27日,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最高最重的设备-2#丙烯塔在古雷港顺利运送上岸,它是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乙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乙烯装置中高度最高的塔器。
江苏连云港石化基地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主要布局炼化一体化、乙烯、丙烯、聚酯、多元化原料加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产业规模达4000万炼油、300万吨乙烯和400万吨芳烃。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烷烃资源深加工和炼化一体化基地。
盛虹石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盛虹石化于连云港石化园区规划建设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775亿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推动盛虹集团形成完整的“原油-芳烃-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和“原油 醇基-烯烃-精细化工”特色石化产业链。该项目已于2018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
卫星石化400万吨烯烃综合利用项目
卫星石化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拥有400万吨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30亿元。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一阶段主要生产装置包括轻烃裂解联合、HDPE、LLDPE、EO/EG;二阶段主要生产装置包括轻烃裂解、LDPE、EO/EG装置、丙烯腈联合装置。一期将于2020年投产,届时公司将成为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国内第一家。二期投产后,将贡献收入约336亿元,利润总额107亿元。
河北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
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以炼化一体化为主体,以原料多元化加工为补充,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促进芳烃-乙二醇-聚酯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提高有机原料的保障能力。
2018年5月4日河北省政府日前批准了《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30年,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将形成年产4000万吨炼油、400万吨乙烯、550万吨芳烃的规模。
旭阳石化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项目总投资502亿元,主要建设1500万吨炼油、200万吨PX、120万吨乙烯,年产满足国Ⅵ排放标准的要求汽柴煤产品715万吨,化学品及其他产品659万吨。
2019年6月11日,曹妃甸区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唐山旭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第二次公示)”。
河北新华联合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由河北新华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建。主要建设两个系列,系列一主要建设:300万吨延迟焦化装置,16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硫醇装置,32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200万吨芳烃装置,130万吨连续芳构化装置,50万吨异构化装置,20万吨烷基化装置等。系列二主要建设:330万吨渣油加氢脱硫装置、31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硫醇装置,225万吨芳烃装置,120万吨连续芳构化装置,30万吨异构化装置,25万吨烷基化装置,60万吨丙烷脱氢,以及80万吨聚丙烯装置等。2019年2月3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除此之外,此前公布的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和河北一泓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近两年来均无实质性进展。
上海漕泾石化基地
高桥石化漕泾炼化一体化项目
高桥石化漕泾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金山、奉贤区交界处的上海化学工业区的西区,计划建设2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项目。早在2012年就已经进行了环评公示,201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示之后正式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无实质性进展。
浙江宁波石化基地
宁波石化基地已聚集了数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韩国爱敬、德国林德气体等百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近500亿元。重点发展原油炼制、新兴石化产业、高端专用化学品。
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炼油项目
镇海炼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炼化企业,也是园区的主要依托企业之一。目前镇海炼化已形成23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并计划发展到炼油4000万吨、乙烯200万吨。2018年12月20日,“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扩建15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实施。
新兴炼化项目的火热布局
除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外,浙江舟山、广东湛江、辽宁盘锦等地也掀起了建设炼化项目的高潮,化工大省山东也谋划布局裕龙岛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详见表2。
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
由荣盛控股、巨化集团、桐昆控股、舟山海投等四家单位合资创建,总投资1730.8亿元,分两期建设总规模为4000万吨炼油、800万吨对二甲苯、280万吨乙烯。2019年,推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面建成并安全运营、二期全面开工、三期启动报批工作。
2019年11月25日上午,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一期工程320万吨延迟焦化装置顺利投产;11月26日,煤焦制气装置成功产出合格氢气并外送,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工程驶入全面投产的快车道;12月20日,75万吨乙二醇的乙烯环节投料,24日产出产品。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威特国家石油有限公司,按股比50∶50合资建设。项目一期共投资400亿元,建设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系列装置等。12月28日项目建成中交。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
2018年底,地炼能力最集中的山东省政府率先提出了地炼整合方案,力争到2022年将300万吨以下的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到2025年,将500万吨以下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
2019年8月19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发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详细披露了项目信息。项目(一期)建设工期3年,拟建设2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配置10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和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轻烃回收、渣油加氢等炼油工艺装置,以及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丁二烯抽提等化工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
2019年10月底,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公示”,标志着这一承载地炼行业转型升级愿景的标志性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未来展望
由山东的行业整合动向进而推及全国,在我国炼油能力过剩严重的形势下,300万吨乃至500万吨以下的不具特色、区域市场饱和的炼厂最终恐难逃关闭整合的命运。未来,炼化产能将面临结构性调整,首先是炼油产能淘汰带来的如粉料小聚丙烯的产能关停;其次,装置规模效益不足,将加速小产能的退出,如MTO/MTP等成本劣势路线将关停、降负荷,30万吨左右的进口乙烯EO和苯乙烯装置也将面临降负或者关停;最后,安环督查和产业园区政策将使诸如天津、江苏、广州等多地企业面临关停搬迁风险。炼化行业如何转型升级,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至关重要。
“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炼化一体化项目产能集中释放期,长兴岛恒力二期、舟山浙江石化二期、连云港盛虹石化、揭阳中石油、烟台裕龙岛、曹妃甸旭阳科技、辽东湾华锦阿美以及古雷石化、泉惠石化、湛江石化、钦州石化和镇海炼化、大亚湾中海壳牌三期等拟建和扩建的产能将投产。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超过9亿吨,乙烯总产能将超过5000万吨,丙烯总产能将达到5600万吨;聚乙烯产能将达到3300万吨,聚丙烯产能将超过3500万吨;PX产能将达到4400万吨,乙二醇产能将达到2200万吨;聚碳产能将超过520万吨。
炼化企业如何在大变局时代,直面挑战与机遇,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