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工市场:2019遇寒冬 2020盼复苏
2020年1期 发行日期:2020-01-04

  受环保检查、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相比2018年、2019年化工市场走势遭遇寒流,明显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化工市场以高位震荡为主,二至四季度价格逐步下挫,虽然期间出现反弹,但仍难以抵消市场走低带来的颓势。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收于4093点,全年跌幅为11.2%。其中上涨产品共计37个,占产品总数的23.1%;下跌的产品共119个,占产品总数的74.4%;持稳的产品共4个,占总数的2.5%。详见表1、表2。




                         涨幅榜产品


  乙腈  2019年乙腈市场表现十分亮眼,一直处于上扬态势,年底收于23800元(吨价,下同),涨幅高达50.6%,详见图1。2月英力士英国28万吨及美国54.5万吨丙烯腈装置相继遭遇不可抗力,导致全球丙烯腈副产乙腈供应大幅收紧,年内供应紧张的情况一直未有缓解,国内出口总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今年浙石化等多套丁二烯装置需要备料试车,对乙腈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供不应求,乙腈价格节节攀升。
  环氧氯丙烷  2019年环氧氯丙烷市场波动猛烈,在经历了多次的大幅震荡后,年底收于14500元,涨幅为48.0%。主力厂家山东海力及江苏海兴装置一直处于停车状态,截至年底也仍未重启,加之年内部分装置检修,场内可流通货源不多,厂家封盘不报,市场强势拉涨。当价格涨至过高时,下游厂家开始抵触,环氧树脂厂家采购减少,环氧氯丙烷价格有所回落。但供应紧张对环氧氯丙烷的引导作用仍然较大,导致市场涨势十分明显。
  丙酮  2019年丙酮市场走势喜人,年底收于5400元,涨幅高达47.9%。2019年11月涨势最为凶猛,月内扬州实友32万吨酚酮装置装置停车,加之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市场流通货源减少,对市场走势形成有力推动。此外,下游重庆奕翔9万吨MMA装置和青岛海力加5万吨异丙醇装置投产,入市采购原料的量较大,是造成丙酮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丙酮价格在2019年11月底达到6350元的年度最高位后因港口库存增加,下游厂家亏损等原因逐步回调,但年内涨幅仍然十分抢眼。


                     跌幅榜产品


  己二胺  2019年己二胺市场连续下挫,年底收于36000元,跌幅为55.0%,详见图2。2018年巴斯夫、索尔维、英威达等装置遭遇不可抗力,导致全球市场供应大幅收紧,冲高至8万元以上,价格虚高。进入2019年,前期利好因素消散,加之下游需求放缓及对原料价格存在抵触心理,己二胺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临近2019年底,己二胺价格已经跌至3万元左右,基本与2018年上涨前水平一致。
  碳酸锂  2019年碳酸锂市场一直处于下行通道,年底收于53700元,跌幅为36.2%。今年国内碳酸锂产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盐湖类碳酸锂的产量增长明显。此外,碳酸锂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而财政部发布通知下调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缩减,成为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最重要的原因。
  甲基丙烯酸甲酯  2019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市场经历了多次下跌,虽然第三季度价格有所反弹,但整体仍呈跌势。MMA 2019年底收于10550元,跌幅为34.1%。市场下游需求薄弱,供应方面,江苏斯尔邦9万吨、万达宏旭5万吨及重庆奕翔9万吨装置投产,同时进口货源充裕,整体社会库存高位,市场心态悲观,行情阴跌不止。下游PMMA跟随下跌,年内跌幅为32.1%。


                   其他重点产品


  芳烃  2019年芳烃市场涨跌互现。纯苯、甲苯、溶剂级二甲苯和异构级二甲苯分别收涨29.4%、15.4%、6.9%和6.3%,对二甲苯下跌12.5%。原油市场表现坚挺,据统计,WTI及布伦特原油涨幅分别达到了35.8%和26.2%,对芳烃产业链成本支撑较大。2019年国内甲苯歧化装置的大量投产挤压了国际产品的市场份额,日韩等地多套装置降负或停车,使得纯苯外盘价格大幅上扬,国内纯苯涨幅相较于其他芳烃产品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纯苯港口库存持续低位,也对市场的上涨形成了支撑。2019年纯苯进口量较上年下降,1—11月纯苯进口183.5万吨,同比减少17.9%。对二甲苯的跌势集中在上半年,恒力石化450万吨新PX装置投产,福海创2号80万吨PX装置也已经重启,市场供应压力大幅增多,下半年恒逸文莱等PX装置投产,进一步打压市场价格。
  C3 产业链  2019年C3产业链除了上文提到的环氧氯丙烷及丙酮外,其他产品均较为疲软。丙烯市场弱势走低,年内收跌20.9%。年内南京诚志、内蒙古久泰MTO等装置投产,加之进口量增加,市场供应有所提升,价格逐步降低。下游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烯腈和环氧丙烷分别收跌23.5%、22.1%、3.4%和1.6%,环氧氯丙烷和丙酮分别收涨48.0%和47.9%。江苏响水工业园爆炸事件后,国内对于安全检查更加重视,导致丙烯酸及酯部分终端降负甚至停车,市场需求大幅降低。而上海华谊丙烯酸装置投产,使得市场供应进一步增加。
  甲醇  2019年甲醇市场弱势下调,年底收于1990元,跌幅为13.5%,其中第二季度跌幅较大。供需基本面偏弱,4—5月进口货物集中到港,导致港口库存处于高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而下游方面,在环保检查等影响下,甲醛等产品表现疲软,需求十分有限,贸易商纷纷下调报价,市场价格跟随走低。
  聚酯原料  2019年聚酯原料市场较为低迷。PTA年底收于4880元,跌幅为18.0%。原料PX市场走低,对PTA成本支撑减弱。5月PTA跌幅较为明显,当时福海创等部分计划检修的装置推迟时间,整体装置开工仍处于高位,加之四川晟达100万吨装置即将投产,市场供应充足预期较强。虽然6月价格大幅反弹,但7月再度遭遇回调。乙二醇价格小幅走软4.4%,年底收于4950元。3月开始,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下游需求走弱,聚酯库存累积,而华东港口库存持续上涨,市场利空云集,价格弱势下行。8月和12月乙二醇市场供应压力减小出现反弹,但很快回落,导致年内走势以跌为主。
  塑料树脂  2019年塑料树脂市场走势低迷。PE价格震荡走低,LLDPE、HDPE和LDPE分别收跌21.2%、18.7%和11.0%。期货走势较为弱势,年内内蒙古久泰28万吨、中安联合35万吨和宁夏宝丰二期30万吨PE装置投产,而与此同时PE进口量不减反增,1—11月HDPE进口量达到725.9万吨,同比上涨17.2%, LLDPE进口量达到475.5万吨,同比上涨19.6%,整体供应压力十分明显。PP市场同样走低,据统计,年内拉丝级PP和共聚级PP分别下跌了14.7%和9.1%,市场供过于求情况较为严重,下游买家按需采购。PVC方面,进入2019年内蒙古东兴化工、陕西恒瑞相继发生事故,导致PVC装置开工受限,市场供应收紧,价格小幅上涨,据统计,乙炔法PVC涨幅为6.0%。
  橡胶  2019年合成橡胶走势不佳。2019年内丁二烯下跌21.8%,南京诚志和内蒙古久泰丁烯氧化脱氢法装置投产,北方厂家外销量持续较多,加之华东地区进口增多,市场价格承压下探,对下游合成橡胶形成拖累。据统计,主要下游顺丁橡胶及丁苯橡胶分别收跌9.2%和5.0%。相关产品天然橡胶有所反弹,烟片胶3#、标准胶3L和标准胶1#涨幅分别为21.0%、16.3%和14.3%,四季度市场涨幅较为明显。受真菌病影响,印尼、泰国等橡胶主产国产量减少,加之主产国2019年内多次出台限制出口的措施,使得天然橡胶供应压力有所减少。此外,2019年四季度大量资金进入期货沪胶,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上扬。


                   凛冬过后迎暖春


  后市来看,国际海事组织规定从2020年起,全球船舶所使用燃油硫含量不得超过0.5%,将促使船运公司增加对低硫燃料的使用量,使得以布伦特为代表的轻质原油需求将会提升,同时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年底宣布将加大减产力度,对原油市场利好。但与此同时,主要原油消费大国中国的需求增长速度预计有所减缓,国际能源署(IEA)在其8月报告中将2019年的石油需求增长下调了10万桶/日至110万桶/日,2020年油市谨慎看好。
  临近年底,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这对2020年国内化工市场不失为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的一年里需求面有望提高。
  安全环保同样对2019年化工市场影响深刻。进入2020年,国家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将继续加大,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危化品生产维持受限,从而影响市场供需面。
  2020年化工行业将进入产能投放期,浙石化、恒力石化、中化泉州、万华化学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投产。据悉,2019年12月底浙石化乙烯及下游装置已经开始试车,国内聚烯烃、芳烃等产品产能有望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将有所减产,市场供应增加可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此外,经过2019年的大幅下挫,很多化工产品价格目前正处于多年甚至于十年来的新低,2020年存在一定反弹需求。综合而言,在经历了2019年的凛冬,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缓和及原油向好等因素支撑,2020年化工市场有望迎来暖春。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