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龙盛:培育硬核创新能力 铸就染料金字品牌 ——访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阮伟祥
2020年3期 发行日期:2020-02-02
作者:■ 朱一帆

    2019年11月28日,“2019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榜单发布,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盛”)蝉联榜首。凭借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龙盛从4间平房农药厂起步,发展成为全球染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当前,我国染料行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如何补齐短板?当前阶段染料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龙盛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创新发展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近日,龙盛董事长阮伟祥就这些热点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大而不强 补齐短板
    

   【CCN】您如何看待国内染料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该行业整体差距体现在哪里?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阮伟祥】
全球染料产业已完成了从欧美向亚洲的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染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染料产量达90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但产业整体却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的染料生产虽经过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开式、间歇式和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作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对环保、安全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反应控制不够精准,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以达到要求。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一是修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指导目录,限制或禁止低水平落后染料及中间体项目的重复建设和转移;
    二是严格染料行业安全环保标准,整改、关停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
    三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染料行业今后要加大力度开发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性能环保染料产品。产品设计开发应侧重生态安全和功能性,工艺设计开发应注重经济性和循环利用。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产品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服务作用,助力培育世界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技术管理双创新,护航安全与环保
 

   【CCN】您认为在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染料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龙盛公司如何培育这些竞争力?
   【阮伟祥】
伴随着安全和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一些排放未达标准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不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和产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场。因此,未来安全和环保就是染料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国内染料生产长期依赖传统技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特别是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很大,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龙盛自主开发了世界首创的分散染料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将原来每吨染料产生90~120吨酸性废水的工艺,改造成了废水接近“零排放”,“三废”减排量达到95%以上的绿色生产工艺。该技术解决了困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废水、废渣治理的瓶颈问题,是分散染料技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为打破欧盟技术、贸易壁垒,龙盛致力于开发高性能、低能耗的环保型生态染料,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改变了我国高端产品过分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技术创新和成熟经验的反复优化过程中,龙盛建成了国内首个加氢工艺装置,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间苯二胺、间苯二酚、还原物等染料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做到了生产过程基本无“三废”排放。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龙盛在上虞生产基地成功构建了一个以染料等精细化工产品为龙头、硫化工艺为支持的物质和能量共生网络——“染料—中间体—硫酸—减水剂”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生态园,开创了国内精细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先河。   
    龙盛在安全管理方面也下了很大气力,引入了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DSS项目),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使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完成从“严格监管”到“自我管理”的转变。龙盛从行为安全和工艺安全两方面进行管理改进提升,从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控制风险源两方面来防止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控制高危风险、夯实安全基础,强化执行能力、深化安全变革,形成先进安全文化、构建长效机制”的安全管控目标。2019年3月,龙盛再次与杜邦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促进 DSS 项目在公司的扎根,计划通过3年的两化融合及安全改进,形成“生产装置自动化、安全生产数字化、数据集成一体化、经营管控智能化”的两化管理目标,打造一个安全数字化发展的透明工厂。
    传统的化工企业都是以设备为单位进行管理,龙盛则是以车间为单元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智能控制,在基础控制层面率先实现了智能化。龙盛采用过程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报警提示、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等手段,加强过程控制系统自主处置异常工况的能力,提升过程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特别是针对间歇、半间歇过程操作,采用顺序控制,实现全流程的全自动化和一键开停车;针对连续过程,采用逻辑控制(选择或循环),实现连续过程的稳定操作。

把握创新发展两大着力点
    
   【CCN】龙盛的创新能力备受业内关注,可否分享一下龙盛公司的创新经验?
   【阮伟祥】
龙盛的创新经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人才建设。
    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为聚集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和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创新研发能力,龙盛于2011年成立企业研究院。研究院承担着龙盛的产业规划、项目研发、工程建设、产品试车等工作,下设绿色化工研究中心、染料生态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化工安全技术中心、分析中心和产业转化平台等六个研发中心及下属实验室。龙盛研究院的建立,使龙盛实现了从“消化创新”到“自主创新”、从“掌握一般技术”到掌握“核心技术”的转变。近5年来,研究院共开展实施重大科研项目75项,开发高性能染料新产品55个。2018年,龙盛研发的新项目产业化所创造的销售额达到了39.1亿元,占龙盛化工业务当年度总销售额的26.8%。2018年4月,龙盛研究院北苑基地启用。新研发基地既致力于开展高性能助剂、功能性染料、新型树脂、电子化学品、化工中间体等产业领域研究,又开展节能环保、绿色清洁工艺、安全控制、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也开展反应过程控制、微通道反应、工程提效优化等核心工程技术研究。同时,也开放创新创意项目引进投资研发和孵化,开展一揽子专业技术团队的流动引进创新活动,还可为外部中小企业提供独立的研发硬件环境。
    人才建设 龙盛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有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传统。在企业内部,全力推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把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举措,培养了一大批行业技术人才。目前,龙盛有博士8人,硕士13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68人,中高级技能或实用人才341人。这些年来,龙盛每年投入技术开发的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
  
   【CCN】公司特殊化学品、染料、中间体业务板块未来的布局重点是什么?
   【阮伟祥】
在未来几年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公司将继续立足于快速发展特殊化学品领域,战略上高度关注新材料、重污染产品的清洁生产工艺研发等领域,通过“内生性技术开发和外延式购并并重”,融合规模化、技术化、品质化以及品牌化的优势,以“产业延展”、“技术延伸”为主业拓展路线,实现产品与业务的多元化、国际化,成为“世界级特殊化学品生产服务商”。
    在特殊化学品业务上,龙盛将重新规划现有的产能分布,通过技术突破,完善产品和产业链,重点将上虞基地的规模在不增加土地等要素的情况下实现翻番,最终产品覆盖分散染料、活性染料、蒽醌染料、酸性染料、苯系中间体、萘系中间体、杂环中间体等,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强化清洁生产工艺和综合循环利用。在染料业务上,龙盛将继续以安全标准提升、环保治理升级为契机,通过技术改造使染料总产能规模达到 35 万吨,确保核心业务继续领先全球;利用下游印染行业集聚升级的契机,积极推进下游印染方式的变革,尝试、探索下游全新环保工艺和柔性生产等领域,为下游提供全方位的印染产品、印染技术和环保支持,推动建立染料、印染、服装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产品生态链。在中间体业务上,龙盛将继续扩大间苯二胺、间苯二酚市场份额,今后规划逐步将间苯二胺产能扩大到 10 万吨,间苯二酚产能扩大到 5 万吨;同时,以一体化为核心向相关中间体方向拓展,开发新的中间体产品;整合和延伸染料供应链上游,继续完善与提升产业链,强化战略性中间体原料的控制地位。

“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CCN】对于国内染料企业走出国门,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合作,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阮伟祥】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想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染料企业不仅要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自身改革,也要有战略性眼光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内纺织企业加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跨国经营成为我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考虑到我国染料行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容量等多方面的因素,要鼓励有实力的染料企业走出去,通过合资、合作、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并推动本土化进程,培育更多的跨国染料企业。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去海外开拓市场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业务、研发的国际化布局,同时能有效利用海外企业的全球化销售和服务网络,为拓展企业国际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练好内功之后,龙盛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全球发展战略。继2004年在香港建成龙盛第一个“海外运作”的国际平台、2005年与世界500强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正式合作、2007年与印度当地企业合资建厂后,龙盛于2010年成功收购国际染料巨头德司达,一跃成为世界级纺织用化学品生产和服务商。此次收购案引发了全球染料行业的地震,标志着我国染料企业真正登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