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项目集中投产气相二氧化硅产能过剩行业遇冷
2020年7期 发行日期:2020-03-31
作者:■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中心 梁雅婷

  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大国,其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过去10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平均开工率几乎都在50%~60%之间。2018年由于市场景气度提升,原料供应充足,开工率有较大提升。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行业面临较大的过剩压力。


新产能集中投产  产量增速放缓


  气相二氧化硅,又名气相法白炭黑或气溶胶二氧化硅,是由硅的卤化物(主要是四氯化硅、三氯氢硅和甲基三氯硅烷)在氢氧火焰中高温水解生成的带有表面羟基和吸附水的超微细无定形的纳米级白色粉末,常态下为白色絮状半透明固体胶状极微粒子,堆积密度在50~100g/L,是一种白色、松散、无定形、无毒、无味、无嗅,无污染的非金属氧化物。
  它具有粒径小(小于100nm)、BET比表面积大(一般为100~400m2/g)、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等特征,由于其纳米效应,在材料中表现出卓越的补强、增稠、触变、绝缘、消光、防流挂等性质,因而广泛地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胶粘剂、密封胶等高分子工业领域。
  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产能达15.43万吨/年,同比增幅20.0%(2018年产能扣除了长期停产产能1.01万吨/年);新增产能2.82万吨/年,停产产能0.25万吨/年。据估算,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产量约为9.43万吨,同比增长2.1%,开工率为61.1%。图1显示了2002—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的产能、产量及开工率走势。
  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新增产能2.57万吨/年(扣除停产产能后),是近年来最高水平。企业集中投产,对市场构成压力。新投产企业有协鑫高科纳米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和宁夏福泰硅业有限公司,扩产企业有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宜昌汇富硅材料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气相二氧化硅产能统计见表1。


消费稳步增长 增速略有下滑


  气相二氧化硅主要作为有机硅弹性体的补强剂使用,目前其在硅橡胶领域的使用量占其总消费量的60%以上,在其他有机硅产品,如硅树脂中也有少量应用;涂料油墨工业目前是国内气相二氧化硅的第二大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8%左右;在非硅粘合剂/密封胶、复合材料、化学机械抛光(CMP)行业,应用也保持增长。此外,蓄电池、医药、橡胶加工、食品、农业、化妆品、日化、造纸、润滑油等领域对气相二氧化硅也有一定需求。
  根据SAGSI统计,2019年国内气相二氧化硅消费总量约为8.30万吨,同比增长6.8%,消费增速较2018年下滑了1.1个百分点。2012—2019年中国气相法二氧化硅消费结构见图2。
  2019年消费增速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其最大的下游消费领域——有机硅行业增速下滑。2019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由于检修情况较多,整体开工下滑较大,产量增速约为4.4%,对中国气相二氧化硅消费影响较大。
  2019年,有机硅领域消费气相二氧化硅占比依旧最大,达到65.4%;油墨涂料领域、复合材料领域、粘合剂领域、CMP领域及其他领域对气相二氧化硅的消费分别占比6.7%、5.9%、6.8%、6.1%、9.0%。

国外产能投产 出口严重受阻


  2019年,国外气相二氧化硅新增项目陆续投产导致国内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19年6月,瓦克化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查尔斯顿的1.3万吨气相二氧化硅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投资额为1.5亿美元;2019年7月,赢创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亲水疏水气相二氧化硅项目顺利投产,投资额不少于1000万欧元。这两大项目的投产对中国气相二氧化硅的出口贸易产生了重大利空。
  同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气相二氧化硅出口也有一定影响。
  据SAGSI统计,2019年1—11月,中国气相二氧化硅出口量为1.66万吨,同比下降20.8%;进口量为0.65万吨,同比下降13.9%;净出口量为1.01万吨,同比下降24.5%。2002—2019年11月中国气相法二氧化硅进出口量及金额见图3。
价格同比下滑19.3% 企业在盈亏边缘徘徊
  相较于2018年中国气相二氧化硅的景气行情,2019年的国内气相二氧化硅市场面临重重困境。
  从供给面来看,2019年由于新增产能集中投放,企业开工在下半年不断走低。同时,几个进口品牌开始实施低价策略,价格直逼本土品牌,市场竞争惨烈,部分企业出厂价格在成本线徘徊。
  而从上游原料来看:一甲基三氯硅烷延续2018年底的超低价,直至2019年下半年才有所回升,四氯化硅价格则全年在较高位波动。因此,两种工艺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厂家之间的成本差异被拉大。在行业走低的情况下,以一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尚有一定盈利空间,而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的企业运行非常吃力,低负荷运行甚至暂时停产。
  从需求面来看,有机硅作为气相二氧化硅的第一大消费市场,其产量增速的下滑对气相二氧化硅的消费影响很大。同时,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不仅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对中国气相二氧化硅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间接对其下游市场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其整体需求面走弱。
  据SAGSI统计,2019年国内市场气相二氧化硅200#均价为25816元/吨,同比下滑19.3%   


价格将长期低位波动 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气相二氧化硅下游应用也大多涉及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气相二氧化硅在中国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预计国内消费量将长期处于增长趋势。
  但在整体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及国际贸易局势的不断紧缩又限制了国内气相二氧化硅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5年,全球仍有不少新建和拟建项目计划投产,在这种供需格局下,中国气相二氧化硅产品的价格预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位波动。
  目前,龙头企业仍在通过扩充产能来降低单位成本和巩固龙头地位,国内环保安全政策的趋严对落后企业产生不小淘汰压力。与此同时,上游原料市场的变动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的生产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气相二氧化硅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结构调整,想要在当前的局势下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努力挖掘新的下游需求,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