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改性塑料: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
2020年8期 发行日期:2020-04-16
作者:■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

  改性塑料是通过增强、增韧、填充和共混等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对树脂进行加工或改造,以提高树脂在阻燃性、耐老化、力学性能,以及电、磁、光、热等方面的特性,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塑料制品。在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基础上,改性塑料的生产过程也引入了纳米技术、凝聚态物理和节能环保等前沿科学,使得塑料制品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


改性塑料的中坚力量


  我国改性塑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北京市化工研究院、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和理化所、兵器工业部第五十三所、上海涤纶厂、上海赛璐璐厂、江阴三房巷、苏州塑料一厂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分别开展了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不断推进,工程塑料和改性塑料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已经初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了产品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精品化的转变。改性设备、改性技术不断成熟,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成为塑料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涌现了一批以改性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代表了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中坚力量,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内制造业的需求。


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国内改性塑料品种主要集中在PP、ABS、PS、PC、PA、PBT、PET和POM等,以PP和ABS为主,消费量占改性塑料总量的60%左右。近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不断提升,已由2010年的705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约1750万吨,改性化率也由16%增长至20%。
  国外主要树脂生产商同时均为改性树脂企业,他们大多是集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化工企业,在原料供应和生产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巴斯夫、杜邦、拜耳(现为科思创)、SABIC、普立万、朗盛、宝理塑料等跨国化工巨头均已在国内设立了改性塑料生产基地。
  国内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众多,预计超过3000家,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处于模仿阶段,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产品多处于中低端市场。从产能上看,国内企业占73%左右,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比约为27% ;但国内高端产品对于国外企业依赖的现象严重。
  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30%,而国外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0%。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以上4省改性塑料产量约占全国改性塑料产量总量的80%,其中广东省改性塑料产量约占全国改性塑料总产量的40%以上,在市场环境、科技力量、物流条件和政府支持等方面较其他省份有更大的优势。
  汽车轻量化、家电轻薄时尚化,以及近年来无人机、VR、机器人、高端消费品、体育用品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改性塑料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改性塑料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就当前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改性塑料行业仍然任重道远。

当前评论